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機器人也是相由心生嗎?

機器人也是相由心生嗎?

你相信人是「相由心生」的嗎?那機器人呢?

你也許覺得,機器人明明就是由人設計製造的,樣貌怎會隨著「心」來改變?但從歷年來科幻影視作品看來,人類想像中的機器人似乎也符合「相由心生」的原則。

機器人「面相學」:越「人性」,越危險?

幻想家和創作者,近乎無一例外地,都會為他們認為最高級的機器人賦予像人一樣的外觀。

隨著影視特技越來越強大,故事中呈現的未來機器人也越來越逼真了。

《西部世界》劇照, 圖片來自 Randeedawn

然而,外貌並不是他們和人類相似的唯一方面。在大部分故事中,他們也擁有和人一樣的情感和優缺點,更重要的,「覺醒」的他們也對自身存在——「生命」執著。

《銀翼殺手》中的仿生人,圖片來自 Merovee

他們的故事,雖憂傷得美麗,卻大多成為了流芳的警世故事,畢竟,他們要消滅的,是我們。

《太空堡壘卡拉狄加》中的 Cylon 進化史,圖片來自 Quantum Mechanix

去到另一個極端,那些長得就像工廠機械臂般冷冰冰的機器人,甚少能成為故事的主角(H.A.L 9000 除外)。

按恐怖谷理論來分析,擬人逼真度極低的工業機器人,並不能引起人類的情感反應。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但在這兩者之間,存在這一個微妙的階段。

以「星戰爸爸」喬治 · 盧卡斯的話來說,在冰冷的機械和覺醒革命間,「在一段很長的時間,它們看起來都會是蠢萌蠢萌的,這是好玩的一面。」

盧卡斯一直認為機器人是人的夥伴,圖片來自 The Real Deal

有趣的是,在各種作品中,這種「蠢萌」派機器人,大多都是具有一定人類特質,但卻是明顯能看出機器人身份的存在,它們在「智力」和外觀上的「不完美」成為了「蠢萌感」,成為了為人類帶來快樂的夥伴。

譬如,雖然 C3PO 五官模糊,全身裸露著金屬 ,走路還非常僵硬,但它卻是史上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機器人 / 人工智慧角色。

《星球大戰》中的 C3PO,圖片來自 Star Wars

從虛構跳回到現實,驟然發現其實我們就處於這樣一個歷史性的「蠢萌」階段。我們愛「調戲」Siri,喜歡「逗」人形機器人。

忽然「放屁」的「悟空」

因為機器人 / 人工智慧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愛好者和專業人士共同推進著機器人的發展,「蠢萌」的背後,是這階段獨有的開放和輕鬆氛圍,以及充滿創造力的大環境。

於是,我們也選擇在這個時間推出了第一期「未來實驗室」,發起對未來的討論,以共創形式構建機器人的未來。

你心目中的「悟空」是什麼樣子的?

一塊來自外太空的隕石落在地球上,被優必選的科學家發現,並雕塑成現在「悟空」的模樣。

這就是原始「悟空」的故事由來,它既呼應了《石頭生出美猴王》的故事,又融入了未來的主題。在外觀設計上,我們也能看出這個理念。

但在眾多共創研究員眼中,未來的「悟空」又是怎樣的?愛范兒(微信號 ifanr)和其中幾位參賽者聊了聊,嘗試發掘外觀設計背後的故事。

未來的機器人,承載著爸爸的赤子之心

28 歲的啟梵是一位平面設計師,在這次比賽中,他選擇以「鐵臂阿童木」為「悟空」外觀的設計主題。

阿童木的形象符合我對小型機器人的展望,而且,它還代表著希望。

誕生於冷戰後的阿童木,曾經是將原子能用作和平用途的形象代表,幫助日本人民「接受一個新的時代來臨。我希望悟空也能承載同樣的希望,幫助人們接受超級信息時代的來臨。」

他坦言道,自己對阿童木的了解,其實更多來自於父親的分享。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爸有個阿童木的開瓶器。有天,我問他那是什麼,他就開始興高采烈地給我說阿童木各個部分的功能,還有自己抱有的赤子之心。以至到了現在,凡是遇到腳下能噴火的,我都挺感興趣的。

「悟空」的故事本已很豐富,再來點中國元素就更好了

92 年的朱仕欽則認為,一個角色背後必須得有故事的支持,而「悟空」背後的《西遊記》原本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大家一聽到名字就會覺得很有親切感。」

於是,他直接為「悟空」設計了「西遊記版」、「花果山版」、和「新年特別版」,將中國元素糅合其中,讓「悟空」成為傳播傳統文化的載體。

此外,他還設計了一個「街頭版」,讓「悟空」穿上「運動裝或球衣,然後再搭配 Air Jordan 球鞋。」不難猜,朱仕欽本人就非常喜歡街頭流行文化。

社交機器人,是每個人都不一樣

昵稱為「頭號藍貓」的 29 歲設計師在設計「悟空」外觀時經歷了一個小挫折。

最開始,沒想過會擁有人形機器人的我,覺得靈動的「悟空」很與眾不同。但是,當我參與共創研討會,看到現場幾十個「悟空」的時候,我意識到個人性化的重要性。

於是,他設計了「勇者」和「惡魔」兩個版本,分別代表「正義善良」和孩子「頑皮和愛惡作劇」的個性。

在他看來,設計最關鍵的,還是要讓「悟空」更有靈性,「讓人一看到就有代入感」,並賦予每個「悟空」機器人獨特裝扮,「才能體現社交機器人的獨立性」。

「悟空」HERO X 就是我的故事

今年 25 歲的王陳正志不僅擁有獨立的機器人工作室,同時根據自身經歷,打造了一個原創的 IP 形象 HERO X。

HERO X 從小被人否定,但他沒有放棄。眼鏡上的「X」是過去傷痕,但漆黑墨鏡下,是一顆純潔善良的心。

HERO X 承載著的理念是,在殘酷的現實下,仍堅持自己的夢想。

一不小心,也許就改變未來了

機器人的功能和作用固然重要,但講究外觀,從來都不是因為「膚淺」。

人,是直觀感性的動物,由外觀組成的第一印象或多或少決定著我們對事物的情感和態度。作為設計師的啟梵認為好的外觀設計就是一種競爭力:

當機器不再那麼冰冷,讓你覺得我們之間有相似性,那就會讓人更願意去了解它。

而且,地球人都知道,顏值高的「小朋友」(泛指新事物),犯錯了被寬恕的可能性都更大。

此外,從科幻作品來看,今天的暢想,不僅僅反映著我們對未來的想像。當這些想法以任何形式被呈現 / 實現,它還有可能影響著未來的樣貌,尤其當我們正處於一個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的時代。

當庫布里克拍攝《2001 太空漫遊》時,他也許沒有想到,電影中出現的場景,會成為今天的日常。電影中太空船上的娛樂系統,成為了今天飛機的標配。

《2001 太空漫遊》劇照,截自愛奇藝

電影中邊吃飯邊看桌上「平板」的情景,是不是也特別熟悉?

《2001 太空漫遊》劇照,截自愛奇藝

這也是「未來實驗室」成立的初衷。誰又能確定,今天的共創產品不會成為明天機器人的新標準?

對於未來,我們不被動等待。通過共創,我們向內心探索,以創作進行創想實驗。

讓我們感到尤其驚喜的是,就一個「命題作文」,大家創造出的成果卻如此不同,帶來了很多驚喜,而以上提及到的作品只是參賽產品中的冰山一角。

正處於時代轉折點的我們,在探尋內心,也在設計未來。這,就是我們共有的時代。

題圖來自 Skeptic Magazin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vivo NEX 發布:最高屏佔比的全面屏手機,售價 3898 元起
三星手機簡訊功能現莫名 Bug?用戶:整個相冊被發到女友那了…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