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子與愚朴人格

老子與愚朴人格

愚是老子哲學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老子曰:「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三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六十五章)據此,有人認為老子有愚民思想;有人認為所謂的愚民只是返璞歸真的代名詞;有人認為愚民其實是娛民的意思。劉笑敢《老子古今》說:「現代人常把『非以明民,將以愚之』中的『愚』字當作『愚弄』,這是不準確的。『愚』在先秦不等於『愚弄』……這裡的『愚之』大意是使之愚鈍、遲緩之義,沒有愚弄之意。」我們贊同「愚」既不是愚弄也不是愚昧的看法,但這種「使之愚鈍、遲緩」的說法也不夠確切。這裡的「愚」與「知」「欲」相對,「愚」即真朴自然,它「無知無欲」。老子自謂:「我愚人之心也哉!」(二十章)所謂的愚人就是依道而行者,他們是俗人眼裡的愚者,是得道者眼裡的高士。

「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云云,是說統治者要減少民眾的智慧,減少民眾的慾望。同時老子希望統治者和普通民眾都要自我「愚之」,即自我主動減少世俗的智慧和慾望,減少一切人為之偽。表面看起來,老子說到「愚」的地方並不多,但《老子》全文有很多與「愚之」相呼應的章節,這些地方所使用的「不」「去」「絕」「棄」等詞語都是「愚之」的另一種說法。老子提出了二無三去:「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六十四章)「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二十九章)「甚、奢、泰」正是知和欲的代稱。老子還提出了三絕三棄:「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偽棄詐,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十九章)也提出了三不:「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三章)老子否定了一切世俗的聰明才智:「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二十四章)這些自我感覺良好的自炫行為,在老子眼裡全是「餘食贅形」。老子反覆強調不爭的觀念:「夫唯不爭,故無尤。」(八章)「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二十二章)「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六十六章)「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八十一章)與不爭相似的還有知足知止的思想:「咎莫大於欲得;禍莫大於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四十四章)老子告誡世人,只有剪除了、減少了世俗的聰明和慾望,才可能達到「愚人」的境界。

愚和朴本是一體兩面,它們的核心都是道。如果說愚強調了減少,那麼朴則強調了保持。老子曰:「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三十二章)道有很多名字,大、遠、逝等都可以作為道的名字,朴也是其中之一。老子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五十八章)統治者無事無欲,民眾自然會進入「朴」的世界。「淳淳」也就是淳樸之意。老子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四十五章)這裡的「拙」「訥」是愚朴的代名詞。「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十五章)在常人眼裡,體道之士就是平常人,而且是小心謹慎的平常人,他們做事謹慎,有才藝也不敢展示,他們示人以渙散、敦厚、含蓄、低調的表象,其實他們都是道的踐行者。

在愚朴觀念之外,老子還提出了所謂的三寶:「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六十七章)在堅守愚朴之道的同時,老子要求士人還要堅持和保有慈愛、節儉和謙讓的精神。三寶是愚朴思想的延伸和細化,它們都是道的投射。老子的「慈」,與孔子的「仁」,與墨子的「兼愛」,意思相近又各有不同。仁者愛人,是一種從血緣關係出發的有等差的愛,兼相愛是一種等距離的平等之愛,而老子的慈,是一種得道者對人間世的慈悲和憐憫。「儉」是一種強烈的自律精神,與「儉」相似的還有「嗇」:「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五十九章)通常我們把嗇理解為吝嗇,在老子哲學中「嗇」是正面的積極的。「儉」和「嗇」是獲得天道的重要手段,也是「治人事天」的基本原則。「不敢為天下先」強調謙虛和退讓。老子曰:「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六十一章)「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七十三章)老子把謙讓的思想貫徹到了外交和軍事領域。

所謂的愚朴人格,也可以說是一種厚道人格。面對各種投機取巧、鉤心鬥角的手段,面對私慾的泛濫,老子呼喚重建那種厚重敦厚的愚朴人格。

老子和孔子的理想人格雖然都稱為聖人人格,但其內涵是完全不同的。《老子》中28次提到了「聖人」。老子曰:「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二十七章)「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四十九章)「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六十六章)道家的聖人泛指體道之士,他們是天道的體現者,也是人道的引領者,聖人是溝通天道和人道之間的橋樑。《論語》也多次提到「聖人」,但與老子的泛指不同,孔子則常常與具體的歷史人物聯繫起來。《論語·雍也》:「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顯然,在孔子眼裡,聖人有德有位,博施於民,廣濟天下。這樣看起來只有堯、舜、周公等區區數公才達到了或基本達到了聖人的標準。

《論語·述而》:「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所以孔子對聖人用心不多,他更加關注建構一種君子人格。這種君子人格的主要內涵是仁義禮智信。《孟子·公孫丑上》:「昔者子貢問於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雖然弟子和孟子都把孔子看作聖人,但孔子自己並不承認,他堅持把仁義禮智信看作君子人格的主要品格。其實不論是儒家還是道家,他們的理想人格與現實人格皆有一定的相通之處。

儒道兩家都講道德,但道家的道德以自然為宗;儒家的道德則以仁義為本。在帛書本和竹簡本問世之前,我們看到的《老子》通行本中把仁義放在道德之後,認為大道廢弛、六親不和、國家昏亂的根源就在於仁義道德的禍害。如此說來,老子對孔子的君子人格是不屑一顧的。然而,帛書本和竹簡本中有不同的記載,王弼本《老子》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竹簡本和帛書本為:「故大道廢,安有仁義。」王弼本《老子》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帛書本為:「絕聖棄智,而民利百倍。絕仁棄義,而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竹簡本為:「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亡有。絕偽棄(慮),民復(孝慈)。」按照出土文獻特別是依據竹簡本來看,老子與儒家的對立不像後世宣講的那麼尖銳,似乎老子的愚朴人格與孔子的君子人格並非水火不容。即便如此,老子的愚朴人格在前,孔子的君子人格在後,兩種人格顯然是各有側重的。當然,其中也有交匯融通之處,這樣正符合儒家提倡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概之,老子的愚朴人格是以愚朴慈儉謙為目的,意在培養一種厚道謙和的品格;孔子的君子人格是以仁義禮智信為鵠的,意在培養一種文質彬彬的君子。在中國文化史上,老子首先提出了愚朴人格範式,繼而孔子也提出了他的君子人格範式。此兩種人格範式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補充,共同對後世士人的人格結構的構建產生了巨大影響。

(孫明君,系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STRO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