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皇帝耗資203萬兩白銀建陵,盜墓賊炸開第4道石門後,下一秒驚呆
原標題:此皇帝耗資203萬兩白銀建陵,盜墓賊炸開第4道石門後,下一秒驚呆
乾隆皇帝是清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生於康熙五十年,卒於嘉慶四年,享年89歲。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實際掌權達64年之久,締造了無數文治武功,去世之後,乾隆帝被葬在了清東陵中的裕陵。
裕陵是整個清東陵中建築最為華美和精緻的帝陵。裕陵自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開始修建,到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完工,歷時9年,耗資203萬兩白銀。作為清進國力最鼎盛時期的建築,裕陵的質量實屬上乘。多年來,乾隆皇帝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而埋葬他的裕陵中也充滿了各種撲朔迷離的謎團。
第一大謎團:神道上「新生」的3對石像生之謎。
順治帝孝陵的神道上有18對石像生,而康熙皇帝為了表示對先祖杠敬仰,在修建景陵時,只保留了5對石像生。乾隆帝為自己的建裕陵的時候,增加了麒麟、駱駝、狻猊這3對石像生,使得總數量達到了8對。
乾隆皇帝為什麼要增加這3對石像生,這3對石像生究竟隱藏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呢?這個問題至今還是個待解之謎。
第二大謎團:地宮的偏移之謎。
裕陵的地宮修建完全是在風水理論指導下進行,整個地宮共有9券。前8券連成了一條直線,與陵園的「風水線」相吻合,但是最後一券號稱「金券」,其位置卻偏離了「風水線」,與風水線形成了一個大約15度的夾角。要知道裕陵是平地起建的,工匠要把握準確的方向並不是件難事,為什麼會產生如何離奇的偏離呢?
有人解釋說,前8券是按照風水線排列的,最後1券則是和子午線吻合。子午線是正南正北方向,「金券」與子午線吻合,寓意著坐北朝南的正統地位。然而,人們經過驗證發現,第9券與子午線並不吻合。因此,此說法並不成立。
看來最後1券的偏離是「有意為之」了,但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樣做究竟有什麼寓意呢?至今還無從知曉。
第三大謎團:乾隆帝棺槨移動到石門之後之謎。
乾隆裕陵也遭到了盜墓賊的劫掠。但盜墓賊進入地宮後發現這樣一個奇怪現象:乾隆皇帝的棺槨不在棺床上。
據史書記載,1982年,當盜墓賊打開了前3道石門後,第4道石門卻怎麼也打不開了。最後,盜墓賊無奈之下,只好用炸藥炸開了石門。進去之後,他們才發現,原來是一口巨大的棺槨在後面頂住了石門,這才使得盜墓賊怎麼也打不開它。考古家們後來考證,這口巨大的棺槨就是乾隆皇帝的棺槨。
按照入葬的習俗,帝王和后妃的棺槨計程車以棺床上後,都會用巨大的龍山石固定。龍山石又稱卡棺石,一組4塊,分別卡住棺木的一角。龍山石 和石棺床之間以鉚榫方式相連,極為牢固,絲毫不能動彈。而且,棺槨內都是裝有大量的金銀珠寶,異常沉重。那麼,究竟是誰將這既牢固又沉重的棺槨移動到了石門後面呢?這依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第四大謎團:孝儀皇后屍體不腐之謎。
盜墓賊洗劫了裕陵地宮後,聽聞消息的清朝的遺老們悲憤交加,便來到裕陵收拾殘局。當他們整理凌亂的現場時,在棺床西邊的兩棺之間發現了一具奇特女屍。只見她身穿龍袍,皮膚仍有彈性,面容清晰,牙齒也沒有完全全脫落,年齡大約在50歲左右。
地宮中一共埋葬了5位后妃,這具完好的女屍究竟是誰呢?專家們考證得知,她極有可能是嘉慶皇帝的生母孝儀皇后。孝儀皇后死於乾隆四十年,卒年49歲。裕陵地宮埋葬的5位后妃,有比孝儀皇帝先入葬的,也有比她晚入葬的,為何其她的屍體都腐爛得只剩下白骨,而孝儀皇后屍體還保存完好呢?
專家們查閱史料得到,在清代,皇帝並不刻意追求地宮和棺槨的密封,也不注重屍體的防腐。皇帝、皇后的棺槨外面雖然刷漆達到了49道之多,對棺槨的密封和屍體的防腐有一定的作用,但其主要的用意還是為了顯示皇帝的尊貴。
此外,皇帝、后妃去世後,要先停靈,然後再入葬。停靈少則數月,多則數年。那些先葬入皇帝陵的后妃,即使已經入葬,地宮的大門也興地關閉,墓道口也不封,以便於以後皇帝入葬。如此一來,有些后妃的屍體在地宮封閉前就已經腐爛了。
而孝儀皇后在死後一百多後,屍體居然還不腐爛,令在令人費解。更讓人奇怪的是,當孝儀皇后的屍體重新入殮後不久,很快也腐爛得只剩下白骨了。她的真容世人已經無緣再見,實為可惜。
※官員上任要向此土司拜碼頭,商隊插此旗才能通行,後因暴動被槍決
※此鄰國內訌後,騷擾中國的邊境,此皇帝只寫了封信,奇蹟誕生了
TAG: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