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欲知筆法先知筆(三)晉管過硬之萬歲通天

欲知筆法先知筆(三)晉管過硬之萬歲通天

啟明按:從行筆軌跡看快速書寫下兔毫筆的劣勢。

啟功先生認為唐摹《萬歲通天帖》不但沒有誤摹之筆,即原跡紙邊破損處,也都鉤出,這在《初月帖》中最為明顯,如此忠實的摹寫更增加了我們對這個摹本的信賴之心。

《姨母帖》作為《萬歲通天帖》里寫得最凝重沉穩的帖子,欲露還藏。但是在一個這樣小心收拾的帖子里我們還是能在為數不多的幾處細節上找到兔毫的蹤跡。

易開叉,出鋒或露鋒呈多層坡狀都是兔毫筆觸的典型特徵

硬易散

入筆銳利,下按後毫崩,呈不規則多邊型,而不是平滑的三邊型。

兔毫由於過硬快速按下時不能在短時間相互排列整齊到一個方向,就出現了向不同方向支開的態勢。我經常稱這種現象為兔毫的躁動。在排列整齊以前有一個躁動期。這種筆觸在唐寫經里大量存在。

在一些轉折上能看到一種被綁架似的不自然,不順暢,不輕鬆。

看完了寫得謹慎小心的姨母,再看看速度要快一個數量級的初月,而初月我們看寫得最肆意的最後兩行。

在快速書寫下兔毫易叉易散的特點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兔毫偏硬不擅圓轉帶來線條的不平滑,書寫的過程增加了一些不確定性的調鋒動作,導致線條出現不規則波動。

書寫過程中線條出現不規則波動。

王薈《翁尊體》帖

不可否認,這種帶有不規則波動的線條比起現在很多一滑而過的單薄的線條要有看頭得多,這應該是二王書風最動人的方面之一。

但是這種由於早期工具的不完美帶來的調鋒動作的增多導致線條的耐看度的大大的提升不得不說是一種意外的驚喜。而在對筆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筆的缺點越來越沒耐心的今天,還試圖用好用得多的筆(我說純狼毫,化纖棍子不在此列)無病呻吟式地重複這些古人可能是迫不得已而弄得很複雜的運筆過程是否必要?

如果真的想回到二王時代,可能要多用點耐心去適應一下純兔毫。

曾經看到一篇微信文章談初月帖說看看古人的筆力有多強。我當時一看,我沒看出筆力有多強,我只看出筆有多硬。如果你自己弄張A4紙用硬毫在上面胡亂刷幾筆,那筆力想必也是杠杠的。

不得不說,現在總有那麼一些人希望把書法神秘化,妖魔化,無視工具對線條帶來的影響而一味的誇大書家的手上功夫。

名詞解釋

萬歲通天帖:《萬歲通天帖》又稱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王氏寶章集》。《萬歲通天帖》目錄如下:第一帖:王羲之《姨母帖》,行書;第二帖:王羲之《初月帖》,草書;第三帖:王薈《癤腫帖》,行草書;第四帖:王薈《翁尊體帖》(《郭桂陽帖》),行草書;第五帖:王徽之《新月帖》,行書;第六帖:王獻之《廿九日帖》,行楷;第七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王琰牒》、《在職帖》),行楷;第八帖:王慈《柏酒帖》,行草書;第九帖:王慈《汝比帖》,草書;第十帖:王志《喉痛帖》(《一日無申帖》)行書。共七人十帖。卷尾有「萬歲通天二年王方慶進呈原跡」的銜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啟明書法 的精彩文章:

(二)不知有漢(上)

TAG:啟明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