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探秘系列之愛新覺羅和宋徽宗

歷史探秘系列之愛新覺羅和宋徽宗

邸永君先生的文章:《清朝皇族後裔,傾心滿學研究——我社作者愛新覺羅瀛生先生訪談錄》,里是這樣說的,愛新覺羅瀛生先生,名文蓬,字瀛生,筆名常瀛生、安吉。滿族。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人。滿學家,民族學家,民俗專家,滿語口語專家,日語專家。1922年12月25日生於日本國橫濱市。清太祖努哈赤之十三世裔孫,清代八大鐵帽子王順承郡王的後人,最後一代多羅順承郡王愛新覺羅文葵之胞弟。啟字輩。愛新覺羅瀛生先生素持「愛新覺羅家族乃宋徽宗後裔」說,認為愛新,即滿語aisin,是金的意思;覺,應讀jiao,即趙,連起來就是歸附金邦的趙氏的意思。因此愛新覺羅瀛生先生堅信自己是大宋皇族趙氏的後裔,還刻有一方歸化金邦涿郡趙氏的篆印,經常用於落款,就是表達對此問題的看法。

宋徽宗

「覺羅」作為滿族姓氏,是以努爾哈赤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覺羅」(今黑龍江省伊蘭一帶)開始的,發源地在寧古塔舊城東門外三里。「愛新覺羅」這一姓氏的含義是,像金子般高貴神聖的覺羅族。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是從努爾哈赤開始使用的,在他之前,努爾哈赤家族原來的姓氏伊爾根覺羅,伊爾根這個詞在滿語裡面是有貶義的,是賤民的意思。據《皇朝通志·滿洲八旗姓》載,女真後裔中的「伊爾根覺羅」姓,其漢姓即為「趙」。《黑龍江志稿·氏族》也稱:「覺羅者,傳為宋徽、欽之後。」也就是說,滿清的某些皇族望族,自己也不排除是北宋皇室後裔的可能。

宋徽宗趙佶一生有兩多,一是多才藝;二是多子女。據《宋史》記載,北宋滅亡之前,「徽宗三十一子」(《宗室傳》,「三十四女」(《公主傳》),北宋滅亡,除第九子南宋高宗趙構逃跑外,其餘子女均被掠入金國。入金後,據《靖康稗史箋證·宋俘記》稱,宋徽宗「又生六子八女」,「別有子女五人,非昏德胤」。也就是說,宋徽宗被俘後,他的女人們共生了十九個孩子,其中「六子八女」是宋徽宗的骨血,而「別有子女五人」則是金人的種。如此算來,宋徽宗被俘前後,生三十八子,四十二女,共計八十個孩子,基本都流落在了金國。

徽欽二帝與趙氏宗室以及那數千名被俘官員,作為金人的俘虜,被安置在五國城(依蘭)、寧古塔(寧安)一帶為奴,稱呼他們為賤民伊爾根。而那時的金人則大部分遷移到了生活條件較好的中原。到了元滅金以後,在中原的金人已經融入了漢族,而帶有北宋宗室血統的那些賤民,因為條件艱苦,後代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反而以伊爾根為姓氏,並且和當地民族融合,形成了滿人的祖先。努爾哈赤起事後,大概是覺得伊爾根這個姓氏不好聽,遂按諧音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愛新覺羅。後來伊爾根覺羅改漢姓,大部分又都是改成了姓趙。順治年間,伊爾根覺羅的家譜上就出現了「趙」這個姓氏。

據調查,東北地區和河北的滿族同胞老姓『覺羅』的沒有一家改姓金,全部都改姓『趙』。而且老話里傳說是宋朝皇族之後。滿清皇族改姓『愛新』完全是為了統治女真人的需要。 所以,老趙家的仇已經報拉!

滿族話覺羅的確就是趙,滿人捲舌。

他們老輩人都有這傳說:金亡後,趙宋宗室後裔聚集成一族。

據傳「金」(愛新)是在努爾哈赤這一代或上一代才加上的,主要是為了號召女真人反明的戰鬥情緒。而且「趙」(覺羅)這個姓漢味太濃,必須改。

事實上只有努爾哈赤這一趙姓分枝才加上了金,其他趙姓沒加,很明顯是政治目的。因為女真人不會容忍俘虜的後代統治自己。而已經徹底女真化的努爾哈赤心理上對趙姓也可能有自卑情緒。

至於「滿洲」這一不倫不類的稱呼和滿人都是什麼女神下凡生的鬼話主要還是皇太極或他爸編的,哄沒文字歷史的女真人的。漢族有文字歷史他騙也騙不了。

從愛新覺羅家族對漢文化的熟悉我決不相信努爾哈赤只讀過三國演義,漢(百度)人的許多鬼計他都很熟,包括與蒙古和親。我認為至少到康熙這一代皇族還是知道這故事的。康熙的某些舉動很難只以統治需要來解釋,裡面有感情問題。至於以後為了統治需要沒人敢說了,但在民間的趙姓滿人還是口耳相傳下來。總之老趙家有清二百年,讓女真人自稱了二百年的「奴才」,娶了無數的女真MM,足可以光宗耀祖一雪前恥了。

以前看了一篇學者60年代訪問吉林趙姓滿族老人的文章(那時知道典故的還倖存了幾位) 據老人講:滿人的姓前頭一般都加個外號,就象漢(百度)人的剪刀張,豆腐李一樣,用來說明身份地位。

而愛新覺羅的本來全稱是「依耳根覺羅」。『依耳根的意思是「賤民」和「窮鬼」的意思。沒人喜歡用這姓,這是金朝皇帝為了嘲笑羞辱趙姓宗室強行給他們加上的!這姓一直叫了幾百年,直到努爾哈赤當政,覺得大家老是窮鬼窮鬼的叫太沒面子,於是就改成了愛新(金)。單只允許他自己這一脈改金,其他趙姓支脈也有改的,一般都根據自己所在的旗改成紅覺羅,藍覺羅等等。

只有那老人家那一脈不肯忘本,仍然用依耳根覺羅,以表示不忘祖先所受的苦難!

學者問:那這兒的好多姓覺羅的滿胞為何姓肇?老人說:改民國那時大家都不識字,登記員寫啥我們也不知道。反正是那個音。(據我現在分析:那登記員一定是個漢族憤青!才挑了這古怪的字,暗諷他們是幹壞事的。)

學者又問:那不會是辛亥革命後,滿族同胞害怕漢人報復才編的故事吧?

老人講:絕對不會,那時候東北偏僻小山村誰知道什麼革命?他們是根據老話才改的。

這話絕對了,好多滿族所謂搞民族研究所謂學者出於某種病態的自尊心,他們不願承認當了幾百年他們的主子的人竟會是宋室後代,他們胡拉亂扯,搞出很多不倫不類的解釋來,其實他們自己都不懂滿語(更加不懂清代那種多音節老滿語),亂找個發音相似的就亂下結論,十分可笑!

他們一會說『覺羅』是『北方人』的意思,一會又說『覺羅』是『山羊』之意,

一會又說『覺羅』是『姓氏』的意思(這說法最可笑,誰會姓「姓」呢?),一會又說『覺羅』是『狍子』的意思,

一會又說『覺羅』是『窮人』的意思(其實這是誤會,老的姓『依耳根』才有這意,而覺羅是趙,可見他們懂一點就亂下結論)。

總之他們堅決不承認是趙,可是東北地區的民間姓覺羅的滿族同胞可不認同他們這些說法,他們堅信自己姓趙,是宋室後人!雖然懂點歷史的老人們都故去了。但歷史不會消亡!

從歷史上看,我認為順,康二帝是有可能還知道這故事的

比如說,二帝都曾下令將大批的旗人和漢軍旗人改姓趙,他們為何對趙情有獨鍾讓我很難理解。要知道漢(百度)人帝姓多了,比如朱,李等等。

又比如說:順,康二帝對漢文人的態度。

伊爾根覺羅一族,很早就改姓趙了,至於什麼原因,不太清楚,記得當時問過,現在記不清了。愛新覺羅改姓趙,最早始於何時,不太清楚,但在乾隆年間就已經很盛行。當時許多皇家子弟都以趙老幾自稱,以效仿宋朝的趙氏王朝來顯示在中原的正統性。乾隆皇帝為此還下過詔書,予以制止,但並未止住。這種風氣也傳到了民間,把老姓改為趙姓的人日漸增多。

2012年,我去北京圓明園遊玩,意外的看了一場書畫展,發現有很多愛新覺羅家族後裔畫的畫,居然和宋徽宗的畫有很多神似之處。可以說,這方面是一脈相承啊。以下是愛新覺羅畫派的畫家資料。

近、現代時期愛新覺羅畫派中產生了100多位蜚聲海內外的書畫巨匠、大師、名家,愛新覺羅家族書畫藝術逐漸形成一種具有皇室烙印的獨特文化,這種文化的傳播與發展,不僅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更造就了一個由家族成員及衣缽傳承弟子組成、新老世代相承、獨具典雅秀逸風格的書畫藝術派別,其藝術特色鮮明,在中國畫壇上卓然一家。其山水畫「結景幽深,氣韻靈動,清和淡泊,雅逸悠然」;其畫馬「線條穩健,毛膚潤澤,風骨清逸,生動渾成」;其花鳥畫「亦工亦寫,工寫結合」;其花卉畫「鉤皴點染並用,靈活寫意」。如今,愛新覺羅家族一批後起之秀在老一輩溥心畲,溥松窗、溥佐、啟功等已故名家的帶領下日臻成熟,特別是以當代名家毓駿、啟貴、毓峋、恆鈦先生等為代表的書畫家,功底紮實、技藝精湛、已成為愛新覺羅畫派新一代中堅力量和新一代的領軍人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一先 的精彩文章:

TAG:蘇一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