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為發展走向高速化,賬務集中管理是亮點

華為發展走向高速化,賬務集中管理是亮點

近日,全球最大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發布其2018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華為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32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上半年營業利潤率為14%。

這如此亮眼的增長情況,離不開華為先於其他企業管理模式及理念。特別是15年前建立的 「賬務集中管理」 讓華為打破法人實體概念,重新建構了公司運行邏輯,為集團財務管理樹立了典範。

實現統一會計核算

重塑財務管理形態

華為在幾年前就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財務管理,支撐未來1000多億美金的收入目標,因此華為會計核算便不同於一般集團公司。據悉,一般集團公司採用鏈條式管理,每個法人實體都有自己的財務部,報表自下而上、層層上報。華為卻打破了傳統法人架構局限,將旗下各子公司融合為整體,讓其數據核算在統一維度之上,從而實現各子公司財務報表與區域財務報表、產品線財務報表、客戶群財務報表和合同利潤表等基本等價。

目前,華為整個財務職能大體被分為三塊:會計核算(賬務)、財經管理和審計監控(內審)。華為財務負責人認為,只有保障內審的賬務數據準確,財務管理決策才值得信任。因此華為在賬務集中管理模式中數據處理方面提出「每個數據應該進行多維度運算,儘可能把所有數據維度體現在核算中,從而根據不同需要生成各類報表。比如向稅務報稅時,可以根據數據維度提取法人實體報表;而當內部考核時,可以提取出相應區域報表、產品線報表、客戶群報表。」

截止2018年6月,華為賬務核算已經實現了全球7*24小時循環結賬機制,24小時系統自動滾動調度結賬數據,170+系統無縫銜接,每小時處理4000萬行數據,共享中心「日不落」地循環結賬,以最快的速度支撐著130+代表處經營數據的及時獲取。

內審體系嚴格

財務集中優勢凸顯

近年來,華為不斷推進核算體系、預算體系、監控體系和審計體系流程的變革,構建高效、全球一體化的財務服務、管理、監控平台,有效支持公司業務發展。

首先,通過落實財務制度流程、組織機構、人力資源和IT平台的「四統一」,以支撐不同國家、不同法律業務發展需要;其次,通過審計、內控、投資監管體系建設,降低和防範公司的經營風險;最後通過「計劃-預算-核算-分析-監控-責任考核」閉環的彈性預算體系,利用高層績效考核的宏觀牽引,促進經營目標實現。

除此之外,從2007年開始,華為更是建設了內控管理體系,將其內控意識、內控機制、內控能力已浸入到各個業務活動之中,形成了以「流程責任和組織責任」為基礎的全球內控管理體系,讓華為具有完善的會計監控和內部審計監控。

加強財務集中管理

合力中稅有絕招

從上述所介紹的華為賬務集中管理模式可知,集團企業財務集中管理的第一步必然是建立集中、統一的集團財務核算平台,利用科學合理地規範財務核算流程,貫徹和執行統一的會計核算制度和會計政策,規範基礎數據,確保會計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及時性,從而滿足各級分子公司獨立應用、核算的特性。

北京合力中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國內最早的的財稅供應鏈協同解決方案提供商和國內首家電子票據綜合服務平台服務商,旗下供應鏈票據協同平台是打通企業業務、財務、稅務數據,為企業提供智能稅務服務,幫助企業做最佳稅務決策,建立具有連接、高效、智能新特性的財稅服務雲平台。

合力中稅供應鏈票據協同平台在幫助集團型企業建立統一的財務核算平台時堅持以實現數據集中、數據規範、核算統一為目標,通過統一會計核算政策、規範會計核算基礎信息等財務核算管理手段,實現集團戰略財務信息集中管理。並以總部為主導,從多組織、多法人、多層次、跨區域的特徵出發,滿足集團在財務管理主體、目標、對象、方式以及財務管理環境等方面的要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合力財稅雲資訊 的精彩文章:

TAG:合力財稅雲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