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篆刻的十三點心得

關於篆刻的十三點心得

導 語

來楚生(1903—1975),原名稷,號然犀。別號很多,有負翁、一技、木人、非葉、楚鳧、懷旦等,晚處易字初生,亦作初升。書齋名有然犀室、安處樓。浙江蕭山人。書法拙中寓巧,草書和隸篆最為人稱道。篆刻遠師秦漢,近踵吳熙載、趙之謙、吳俊卿、齊璜等大家,而能不落前人窠臼,自出新生意,開創了一代印風。西泠印社副社長,當代書畫篆刻大家錢君陶先生曾云:「來氏刻印七十歲前後所作突變,樸質老辣,雄勁蒼古,得未曾有。雖二吳(按:指吳熙載、吳俊卿),亦當避舍,齊白石自謂變法,然斧鑿之痕,造作之態猶難免誚,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能獨立稱雄於印壇者,唯楚生一人而已。」可謂最恰當的評論。

(一)——篆與刻

印學稱刻印叫篆刻,其實篆與刻是兩回事,兩者是相得益彰的,所謂篆刻,顧名思義,篆在先,刻在後,就說明篆的重要性,刻猶其次,所以學刻,首先要習篆,篆得好,刻得好,那就相得益彰了,不然,篆不好,刻就不容易刻得好,相反,篆得好,刻得不好,影響了篆,也會使整方印遜色,所以兩者要很好結合,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篆更居首要地位。前人論篆印,謂:「秦漢印之能為萬世法則,亦字法耳,故制印者,必先習篆,不然,尺幅之中,尚難平穩,況方寸之間乎,其欲求妥貼者難矣。」也就說明篆的重要。

大多數總是經過一番經營部署書寫上石而後奏刀的,也有不經過書寫,就直接鐫刻在印面上,那是少數的,有些白文印,文字簡單,是可以直接刻上去的。篆文有許多種類,如大篆、小篆、篆、鳥篆以及摹印篆等等,所謂摹印篆,就是篆隸之間的一種字體,把圓轉的篆文,部署到方的印章上去,在不違反篆文的原則下,使它如何適應方形的型體,也就是說,怎樣把圓的變成為方的,這種字體,就成摹印篆。

(二)——鑄與刻

秦、漢印,是印學的宗匠,歷代治印的人,沒有不取法秦、漢的,正像詩的宗唐,書法的宗尚晉人一樣。秦漢印多數是鑄的,是用模型翻造鑄成的,和刀刻截然不同,鑄印線條圓渾,刻印往往有刀刻痕迹,因此,學習傳統,首先要了解傳統,知道古印多數不是用刀來直接刻成的,現在是用刀來直接鐫刻,以刻來摹擬鑄,方式方法不同,因之所產生的效果,就會兩樣,鑄,換句話,就是製造,是經過一番製作的,所以前人在署款上,也有署某某人制字樣,就是這個道理。

例如:摩擦、敲擊,已不完全等於刻,似乎有些近似製作,傳說印人前輩,有的將刻成的印,在鞋底上輕輕摩擦一回,有的用食鹽在已成的印面上輕輕揉擦,其事雖未目睹,但是可以理解的,主要的是想把印文線條,有一種圓渾的感覺,減少些刀刻的跡象,用鐫刻參以製作,來追求鑄印的神韻,是很有可能的。也有人說:印要見刀,那是要充分表達刀的特點,不是從秦漢鑄印來談印的,西泠八家如:陳曼生、趙次閑等,較為見刀,要尋求刀法,當不無可取,但圓渾之感,已遠離秦、漢的優良傳統面貌。

(三)——臨、摹

篆、刻是兩回事,前面已經提過,所以學習篆刻,須從書、刻兩方面入手,先學書而後習刻,書較刻尤難,刻雖較易,但也與學書一樣,須經過一番學習過程,首先是臨,其次是摹,臨摹到家,然後才可談創作。臨是臨刻秦、漢古印以及歷朝人印,首先是秦、漢古印,因為秦、漢印是印的模範,後世都以為法,初學刻者,應以此作基礎,其次到歷朝人印,因為歷朝名刻,都是根據秦、漢而創出自己面貌的,通過臨刻,為將來創作作基礎,二者都須做到。

印面須與擬臨印的印面大小相等,用拷貝紙把擬臨印詳細影摹下來,複寫於石上照刻,不在形似,要能得其神韻。摹是以內容文字與欲摹印相似,或僅有數字相同,而摹擬之。通過反覆臨摹,則古印法度,歷朝人技巧,都已了解,以古印、歷朝人印之長,融會貫通,才可創出自己的面貌。

(四)——章法

畫有章法,印也有章法,因為同是在一個面積上經營布局的,不過畫幅的面積比較大,是以畫作內容的,印面的面積比較小,是以文字作內容的大同小異而已。構成章法的主要因素,概括地講,就是虛實,也就是疏密的問題,因此印要講究章法,首先要研究虛、實、疏、密,虛實明顯,章法就靈活生動,反是,就會散漫、塞實、呆板。

虛實是怎樣構成的?大致可分二類,自然的虛實和人為的虛實。

何謂自然的虛實?印文文字筆畫有多少,虛實已原來存在,不需人為的安排,例如四字方印,將印面用十字劃分,形成四個小方格,不論文字筆畫的多少,每字各佔一格,筆畫多的,盡量擠緊,不擴占別字地位,少的隨格放鬆,不讓別字擴占,如此,則疏、密的感覺,就會更加明顯,否則,筆畫均勻排列,線與線之間的距離,使它相等,一定會形成文字筆畫少的佔地少,多的佔地多了,那麼全印只有線條勻稱的感覺,沒有疏密的現象了,沒有疏密,虛實就不明顯,文字原來存在筆畫多少的自然虛實,反成均勻,則弄巧反成拙了。

什麼是人為的虛實?例如印文文字筆畫均勻,則文字本身,就沒有虛實存在,這類印文,就靠人為的部署和安排,使其虛實明顯,或將一字的筆畫,部分擠緊,有的部分放寬,或將字與字之間的距離,有的寬闊,有的緊密,或將一字放大,一字縮小,有的整個或部分字線粗肥些,有的細瘦些等等,方法很多,不能盡舉,主要是人為地使它變成有疏密,有虛實。(疏密虛實,可參閱《秦漢窺管》——渾樸自然、整齊勻稱和疏密虛實)秦漢印在章法上非常注意,因之於疏密虛實方面,安排尤為著力,後人曾有「疏處可以容身,密處似難間發」的比喻。

(五)——呼應與變化

做文章有呼應法,就是先在某處提一筆,也稱伏筆,到後面再來申述,這就是前後相呼應,篆刻在古印中有很多地方也運用這種方法,目的就是要把全印的格式,調和統一,例如印文文字,有二字或數字,上部都是宀頭,倘把它寫作一方一圓,作,格式就會感覺不調和,應該兩者都方或都圓,那就是要適當地運用呼應法,是全印調子,調和統一(參閱《秦漢窺管》——呼應得體),又如同一印內文字,有兩子或三字都有口,例如「若合若離」四字,其中三字下面都有口,倘把它寫成一方一圓或一尖,作,就有些不調和的感覺,如能適當地運用呼應法,則全印就會感覺統一調和,但是,「若合若離」四字,其中有兩字重複,則此兩重複之字,又須做適當的變化,倘兩字一樣寫法,會覺呆板重出,兩字上部,可以變化,應盡量變化,下面的口,仍可用呼應來統一,因此,呼應與變化,兩者似相抵觸而矛盾,但呼應不等於重複,變化不等於沒有呼應,應該以全局來考慮,需要變化的,還是要盡量變化,需要呼應的宜呼應,應該把矛盾統一起來。

(六)——刀法

講刀法須先講執刀,前人多以寫字作比喻,寫字首先要講執筆,刻印當首先講究執刀,這一例子,自很恰當,但執筆有多種多樣,執刀也不能以一種法則來概括,前人謂執刀同寫字一樣,應由外入內,由上而下,刀鋒向己,不可向外,出學往往如執鋼筆式樣,刀鋒自內而外,實大謬誤,此種說法,僅從傳統古法來講,古今條件不同,方法自有變易,古無印床,刻時全憑左手執持,所以有一手執刀不動,以石就刀的說法,甚至斜躺在沙發上,也可從事,後來用具改進,以印床代手,自較省力,且不致漏刀傷手,則又何樂不用,但傳統古法,自有其優點,仍應保持,要知今古異勢,一成不變,也不盡善,法須活用,甚何方法都可,主要是如何把印刻好。傳統執刀法式:是以拇指、食指、中指撮定刀干,無名指抵於刀後,小指輔於無名指後,用大拇指壓下食指、中指,無名指向上抵住,使刀鋒角,一起一伏,無名指徐徐輸送,力量集中在腕指間,而尤得力於無名指(見孔雲白《篆刻入門》),其實這種方法,就是古刀法十三種中的一種切刀法,刀法多樣,一印之成,不僅用一種刀法而已,執刀之法,也隨時變換,例如沖刀,就與執鋼筆式樣同,刀鋒自內而外,他如單刀印,不可能一印中全用單刀,一刀未妥,往往救以復刀,不過切刀在治印上自是一種重要方法,多用切刀,線條波折多,靈活不呆板,西泠八家的陳鴻壽、趙次閑等就是慣用切刀的,不過過分地把切刀公式化了,沖刀一味向前沖,就容易光滑板刻,也可如切刀的時起時伏,線條就生波折,他如舞刀,刻時刀向左右擺動,於膩性的印石(如昌化石一類)比較有用,石膩不易推動,刀動易於前進深入,還有所謂單刀、復刀,單刀者,一刀即妥,一刀未妥,再補一刀,就是復刀,他如正入正刀法、單入正刀法、雙入正刀法、澀刀、遲刀、留刀、埋刀、輕刀等諸法,名稱看似兩樣,而實際相同類似。

(七)——線、邊、面

印的主要內容是文字,文字又是筆畫組成的,所以線是印的主要部分,和印有密切重大關係,而且印的線條美,不等於書畫線條的美,印的線條,是用刀刻成的,刀和筆有不同,要能表達刀刻的美,刀為金屬,線條中,自會有種金石氣。線條大致有二類:一種是方平的,一種是圓渾的,如書法之有方筆圓筆一樣,各有他的優缺點,怎樣是方平,怎樣才算圓渾咧?試舉個淺近的例子:例如用兩根棒頭來比擬,一根是方的,有稜角的,一根是圓的,像筆桿樣的,假使把這兩根棒的線條,各蘸上印泥,像蓋印樣的蓋到紙上,則這兩條線所示的跡象,截然不同,可以說:前者是方平的,後者是圓渾的,因為線條原來就不同,平的表現平,圓的表現圓,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作者在落刀前宜細心體會,無論白文朱文,如要求印的跡象圓渾,在線條本身,應該怎樣?反是,欲求方平,又應怎樣?

邊是指印面的邊緣而言,不是印的邊線,凡是平面的面積,都是有邊緣的,印面的邊緣,有的圓渾,有的方整,例如新經打磨的印材,邊緣整齊稜角,舊的印材,經過長久的碰撞、摩擦,邊緣已不如新磨的那樣整齊有稜角,微有圓渾的感覺,這是兩種不同的邊緣,邊緣有不同,因此,內容和邊緣,是否能調和統一,就生問題,邊緣方整稜角的印,如文字線條,方平規整,自然容易調和,如內容放縱流走,就會感覺內外不相稱,在這種情況下,陰的邊緣,是否應作適當的處理咧?

邊緣是否可以敲擊摩擦,是否每印都需如此,不能一概而論,主要是看印的內容和外緣,是否調和,全印神韻,是否完美一致來決定的,就是流走放縱的印,倘然神韻已足,內外統一,沒有不調和的感覺,盡可原封不動,否則,反會畫蛇添足,又如工整一路的印,有時碰到邊線與字線並行,或者感覺印文有些板刻獃滯的時候,也許將邊輕輕敲擊,使整方印的氣氛,活潑生動,也不是極對不許敲擊,所以印的敲邊,是起著內外統一調和的作用,達到神全韻足,臻於至善的目的,不是所謂摹古的問題,古印不儘是斑斕剝蝕的,完整的也很多,不是支離破碎就是古,如此地來體會古,僅是從表面來觀察傳統而已。

印在磨的時候,印面必須平正,不能有一角或一邊不平,不平了,蓋時就不容易蓋得清楚,低下處,往往不能蓋到,但在刻成以後,有時感覺獃滯,不夠生動,虛實不足等等,可以部分的使之不平,或用刀口平刮,或以銼刀輕銼,或以鈍錘敲擊等等,方法不一,各隨其用,印面有不平,蓋時著紙自有輕重,有輕重,就有濃淡出現,有濃淡,虛實就會明顯起來,刻板也就會變成靈活生動,書法是很注意濃淡濕燥的,也就是要求氣韻生動,印是書法的另一種形式,不過是用刀刻成的,不是用筆來寫的,工具的不同而已,原則要求,都是一樣的。

(八)——中、偏鋒

論書有中鋒、偏鋒的區別,刻印也同,前人曾經說:寫字宜用正筆中鋒,但刻印又不盡同,鋒能正而刀干不可正,干正而刀痕自細,不能成字,又說:古人作畫,每苦中鋒不易成畫,有側筆中鋒的說法,刻印也如此,所以刀宜稍側,以鋒的一角著石,用鋒的角,不用鋒的刃,這兩種說法,似乎有些矛盾,其實不難理解,所謂正筆果然可以成中鋒,側筆又未嘗不可以成中鋒,換句話說,就是所謂中鋒、偏鋒,並不在於筆的正側,主要要看效果,不論書、畫、篆刻,它所表達在紙上的跡象,是圓渾,還是平扁,有立體的感覺,還是平面的感覺,圓渾立體感,可說是中鋒,平扁平面感是偏鋒,如此理解,矛盾就可統一。前面在談線條上不是舉過兩根棒頭的例子,一是方而稜角的,一是圓同筆桿樣的,兩者所示的跡象,前者是方平的,後者是圓渾的,以中偏鋒講,前者可說是偏鋒,後者是中鋒。

(九)——內容

印的內容,不外二大類,即書與畫,亦即文字與圖像兩個方面,傳統以文字作內容的比較多,圖像的較少,間有文字與圖像兩者結合在一起的,如龍虎、龍鳳姓名印,四靈姓名吉語印,以及姓名生肖印等等,內容非常廣泛。

以文字來講,一切文字,都可入印,不僅限於撰文一體而已,宋代以八分入印,元代以蒙古文、楷書入印,清代以滿州文入印,以開先例,且在傳統上是有時代風貌而能別開生面的作品,尤其是楷書、八分印,渾、雄、庄、重,落落大方的風格,實不少遜篆文,與秦漢篆文印同是傳統中的優良範例,他如唐、宋、金、元官印,九疊文印等,盤旋摺疊,但求平滿、勻稱,流入板刻、獃滯之境,成為傳統中的渣滓。因此,傳統不是盡善,有好的,也有壞的,而且不是一成不變的,一時代興盛,一時代衰退,是隨時代文化的改變而改變的,內容因隨文化而改變,這是很自然的。要改變的內容,首先要能推陳出新,陳的傳統,不盡都可用,先須熟識傳統,哪一種對新內容能吻合,可以採取,哪一種不合,盡可摒棄不用,例如元人押印,在當時,內容可說是新的,它就不用白文,專用朱文,這不過僅舉一端而已,他如線條的肥、瘦,風格的雄健和秀整,都須善於取捨,創出新的風貌,今之新內容、新風貌,也就是未來的傳統。文字體裁很多,前在篆與刻中以大略提過,此處不再重複,總之,無一不可入印,主要是安排得宜,篆、刻俱臻神化,都能作出好的作品。他如龍書、穗書、雲書、龜書等等,所謂十八體、三十二體,文字既屬杜撰,形體又甚繆妄,篆先不立,遑談鐫刻,好奇從事,只會徒勞無功。

(十)——取材

石的種類很多,不下數百種,其最著名的有青田、壽山、昌化等處所出產的,就其性質來講,有的脆、嫩,有的堅硬,有的膩,有的爽,有的質純,有的質雜,就其形式來講,有方有圓,有大小長短,多種多樣,不勝枚舉。

一印之成,與篆、刻兩方面果屬重要,但於印材的性質和形式,亦有很大關係,材料的性質和形式,既有多種不同,因此,印於未刻之前,先須對材料的性質和形式,仔細審查考慮一番,隨後來確定內容,不能貿然從事,例如文字的多少,用白文或朱文,字體尚圓,還是從方,以及整方印的方向(參閱後面署款一則)等等,他如石性膩的,粗線白文較宜,性爽的,朱文或單刀白文較宜,形大文簡,容易鬆弛,反之容易塞實,巨印尚氣魄,小印主靈活,要各得其宜,古印於形體、內容,思慮周詳,隨形布局,渾成自然,真是天衣無縫(參閱秦漢窺管——隨形布局一則),不然,故意造作,削足以適履,未免蹐跼而難安。

(十一)——署款

印的署款,歷來多數是署在印的左邊(在使用時向左的一面),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印在使用時,印的向外、內、右三面都被手遮住,只有向左的一面,未被遮住,露出外面,籍便觀察款文是否在左,隨時能發覺其橫、側或顛倒,所以款署左面,是有相當作用的。因此,印在平時置放,應該將署款面向上,是作者名姓,一目瞭然,用時容易檢得,隨手拈起,不用另掉方向,款識就在左面,否則,向下,款文且容易磨擦剝蝕,所以印如裝匣,裝匣店總是把印的署款面向上裝置的。一印的署款面,最多有五面,即內、外、左、右以及頂上(紐印、圓頭印例外,此僅指平頂方印),那麼應該選擇那一面為左面來署款咧。雖然並無固定的一面,面面都可署款,但也有兩種標的,可作決擇,就方正平頂的印來講,署款面雖有多面,石質不一定面面都是精美純凈,應該取其最精美純凈的一面為左面來署款,意思就是要把美好的部分,給人欣賞,這是一種選擇標的,有的為了珍惜名貴石質,相反地檢其最差的一面來署款,如印側四面,都覺可惜,僅可刻在頂上,也是一種選法。他如紐印,則署款面,又各不同,動物紐如螭、龍、獅、虎等等,形象總有向背,應該則其朝向的一面為署款面,有孔穿帶紐印,可就其有孔的兩面中任擇一面來署款,還有歪頭斜角印,先將印石輾轉反覆,觀察研究,尋求在使用時哪一方面捏手最舒適便當,然後來決定署款面,又如圖像花紋印,印的四周,都有花紋圖像,要取其花紋圖像較美好的一面,同時要考慮印面空白地位大小與署款字數多少合適來決定的,地寬字可多,地窄字宜少,要能量情機變,印有花紋圖像,等於一幅小畫,印款等於畫款,款署得當,錦上添花,還能夠增加圖象花紋的美。

(十二)——磨印與磨刀

磨印一般用沙皮,取其迅速輕便,沙皮有粗有細,刻放縱一路的印,沙皮可以粗些,印面即有沙粒紋路,也無妨礙,有時在行旅中,一時找不到沙皮,即就水門汀上磨平,也常可用,工整一路的,就大不同,沙皮細的較宜,最好具備多種沙皮,有的較粗,有的較細,最工整印,印面最後打磨,愈細愈好,能磨成同鏡面一樣光滑細膩則更好,風格不同,取材因之也互異。

磨印面的檯子要平,最好把沙皮放在玻璃板上磨,因為玻璃比較平正,磨時,手的下按力量要均勻,不平均,就容易歪斜,最好像磨墨的樣子兜圈子磨,則下按力量,比較均勻,方印有四面,磨時要時常換面(調換方向),而且兜圈子的次數要平均,例如一面兜十圈,其它三面,也須平均兜十圈,如此不斷均勻換面兜圈磨,至印面磨平,就不會歪斜。

印面磨時大都要求平,也有取四角下垂,中央突起的印面,則磨時在沙皮下面,襯以適當厚的襯紙,仍如前法換面兜圈子磨即得,這類印面,是適應一般人在用印時往往喜歡用書籍或厚紙作襯填,襯填厚了,下按時,紙的四角,必然翹起,恰與印面的四角下垂相吻合,則印面平均著紙,印泥就不致外鋪,有其一定的作用。他如雞血石一類,石中常常會含有鐵釘、沙粒等雜質,磨時需先將鐵釘、沙石設法取出而後磨,否則,含有雜質部分,會突起不平。磨刀與磨印面相仿,主要是磨時下按力量要均勻,則刀鋒不致歪斜,刀有兩面,鋒在兩面之中,則刻時力量集中,而且磨時上下推移,來回次數,也須平均,例如一面來回磨十次,其另一面也須十次,則刀鋒才不致欹側,如此不斷反覆推移,至刀鋒鋒利為止。

工整一路的印,刀需常磨,刀鋒越利越好,放縱的可不常磨,有時鋒鈍也可用,就是鈍刀勒石一路,刀鈍不易深入,輕行取勢,流走自然,別具風格。

(十三)——鈐印

鈐印就是用印,用印好象是很便當的事情,人人都會用的,但是用印有用印的常識,沒有用印常識,胡亂瞎用,好印往往會變成壞印,失去它原來的精神面貌,這關係不是很重大嗎?因此在最後提一提。已刻成印的面,不一定都是平的(參看面與磨印),尤其是古印,經過長時間的磨擦剝蝕,很多印面是不平的,甚至也有中間高四角低落的,所以印在未用之前,先須對印面仔細審查一番,然後決定襯紙的厚薄多少,印面平正的印,襯紙宜薄,不平正的,襯紙可以稍厚,因為印面平正的印,四角容易蓋到,襯紙過厚了,反而因印泥的向外鋪張,失掉它原來的神韻,不平正的,如上所說的中間高而四角低落的印,襯紙薄了,四角蓋不到,往往會把方印蓋成圓印模樣,如用力把印的四角轉動,四角雖然蓋到了,但中間高起的部分,因印泥外鋪的關係,往往會把朱文的字線,變得粗肥而臃腫,白文又會變得纖巧而細弱,失掉它原有的面貌,所以這類的印,襯紙稍厚相宜,因重心的關係,襯紙厚了,蓋時紙的四角,一定向上翹起,不用把印四面轉動,自然會使印的四角,全部蓋到。(參閱磨印)

他如蘸朱的問題,蘸朱就是蘸印泥,蘸時主要使印泥均勻佔滿印面即可,過多過厚,印泥容易鋪張,相反,不足,不均勻,印就蓋不清楚,過與不及,都不恰當,同時還有印泥的濕、燥和蘸朱的多少以及蓋時下按力量的輕重,都有相當關係的,新制印泥比較濕,蘸朱時間可少些,下按力量,也宜輕些,一按即得,否則,就容易外鋪模糊。

文章摘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亭書會 的精彩文章:

阮繼良 草書十問
李白罕見書法作品《愛酒帖》,果然是仙人氣質!

TAG:蘭亭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