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文史:向歷史借智慧
歷史就是一座智慧與思想的寶庫,它用生動的史實,向人們講述著王朝更替、社會演進、盛衰興退的發展過程,用歷史的經驗和智慧照亮著人類未來的行程。
公元前1100年前後,在今天陝西省寶雞市境內的渭水河畔,周王朝的奠基者周文王與姜太公之間發生了一場精彩的對話。這是一場決定中華民族歷史命運與走向的對話,也是一場在思想與理論上,為興周伐商注入正義的對話。這場對話突破了克殷伐商的理論束縛,使這場革命具有了正義性。正所謂,名正則言順,言順則事成。
殷周之際,紂王無道。七十二歲的姜太公垂釣於渭水之濱的磻溪,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行獵至此,於是一場思想智慧的大對話就此產生。文王問曰:「天下何以歸之?」姜太公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仁之所在,天下歸之。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義之所在,天下歸之。道之所在,天下歸之」。文王聞聽,大為振喜,遂拜姜太公為太師,共謀興周伐商之大計,奠定了周王朝八百年的江山。
西漢初年,天下大定,在河南洛陽南宮的慶功酒宴上,漢王朝的締造者劉邦與他的群臣之間也發生了一段精彩的對話。劉邦問:「我何以得天下?項羽何以失天下?」大臣回答:「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所以失天下」。劉邦對曰:「你只知其一,未知其二。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劉邦的這番對話與智慧,確立了漢王朝四百年的天下。
東漢末年,在今天湖北襄陽的隆中又一場精彩的對話呈現於歷史之上。當時,兵敗於曹操的劉備,投靠在荊州劉表的門下,屯兵於新野,苦於無計重振大業。在徐庶的推薦下,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請他出山。劉備說:「漢室傾頹,奸臣竊命,我志未已,該出於何計?」諸葛亮對曰:「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曹操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若跨有荊、益二州,保其岩阻,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劉備聽後大讚,力邀諸葛亮出山相助。於是天下大勢,三分定矣。
貞觀年間,京城長安的朝堂之上,唐太宗李世民正在與群臣討論治國之策。李世民問:「應如何平息盜賊?」有大臣說,要用重法來治。李世民不以為然,對曰:「百姓偷盜皆因貧困,所以才不顧廉恥。朕應該去奢省費,輕徭薄賦,任用廉潔的官員,使百姓衣食無憂,自然就不會偷盜,焉用重法?」數年之後,唐朝大治,海內生平,路不拾遺,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盛世。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各股勢力之間群雄逐鹿,朱元璋也是起義隊伍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各股勢力紛紛稱王稱帝之時,朱元璋卻默默地微服私訪,去拜會了一個名叫朱升的隱士,親臨其室訪問大計。隱士朱升知其來意後,為朱元璋獻出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三個計策。朱元璋聽後,非常高興,如獲至寶。正是在這一方針的指導下,朱元璋避免了成為各支起義軍的眾矢之的,默默地發展自己的實力,最終打敗所有對手,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帝業。
歷史的精彩,就在於它像一部充滿智慧的人生秘籍,告訴著人們進退輾轉之策。通過讀史,可以讓自己的人生和事業走的更穩、更准、更有智慧。但歷史的智慧又非常地隱晦,常常讓人難以尋味。智者明,愚者昧,這大概就是歷史的魅力吧!
TAG:威海市東魯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