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塊錢的風油精,顧客嫌貴,店員這樣化解……
01
顧客進店購買風油精,在收銀台附近就有陳列,顧客順手拿起1瓶,準備交款。
店員:這個風油精10塊錢。
顧客:10塊錢,這麼貴?風油精不是都兩三塊錢嗎?
店員:這個是大瓶的,相當於4個小瓶,小瓶的3塊一瓶。
顧客:那還是拿個大瓶的吧。
在這個案例中,店員在回答顧客時,運用了對比原理——相當於4個小瓶。小瓶的風油精是顧客熟悉的,當店員說4個小瓶時,顧客就能瞬間建立起大瓶風油精與小瓶風油精之間的鏈接。因此,能夠快速判斷出大瓶風油精的價格並不貴,從而作出購買決定。
倘若店員這樣回答——這個是大瓶的12ml,小瓶的3塊一瓶。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樣,雖然描述的事實是完全一樣的,但是,從顧客角度來說,理解起來不一樣,顧客對於12ml可能沒有概念,對於小瓶是多少毫升,也沒有概念,那麼,在固有認知的影響下,顧客就會選擇購買小瓶。
為什麼兩種不同的表達,會有如此的差異?這個緣於人的知覺對比。在第一種表達中,店員運用對比原理,改變了顧客的心理認知,讓顧客從一開始覺得大瓶風油精貴,到後面感覺到便宜。
知覺對比,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對比影響人們的認知。比如,如果你先舉20公斤的健身器械,再舉10公斤的器械,就會覺得很輕鬆;但是,如果先舉5公斤的,再舉10公斤的,你就不會這麼想了。10公斤的重量沒變,變的是你的認知。
02
知覺對比還可以這樣應用,在不改變產品的情況下,通過變換產品的對照物就能帶動銷售。
在藥店零售中,保健品的單價相對來說較高,有的顧客在購買的時候,感覺一下子花這麼多錢,不太能接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給顧客做個對比,從而改變顧客的心理認知,感覺這個保健品並沒有那麼貴。
以鈣片為例,假如顧客是一位愛抽煙的大爺,你就可以把鈣片的每天支出「1元錢」(舉例),換算成「1根煙」來對比,這樣,描述性的語言,就會以一種畫面感呈現出來。
因為人類是視覺性的,當我們跟顧客說「煙」的時候,他的腦子裡快速閃現的是煙這個實物,而不是「煙」這個字。因此,「畫面感」的說服力要強於平鋪直敘的語言,用「1根煙」來對比,能更加突出產品價格的優惠。
假如顧客是一位經常買菜做飯的大媽,你就可以把「1元錢」換算成饅頭來對比;假如顧客是位媽媽,準備給孩子買鈣片,你就可以把「1元錢」換算成棒棒糖。
參照物對比的目的,就是讓顧客能夠快速get到價格的優惠。
03
在運用對比原理的過程中,選取合適的參照物很重要,不同的參照物,對於顧客的心理認知影響程度是不同的。
美國有學者曾提出過「可得性偏差」這個概念,意思是說,人們由於受記憶力或知識的局限,往往根據認知上的易得性來判斷事件的可能性。
簡單理解就是,我們總是習慣於用自己熟悉的或容易想像的信息,去解釋和理解新事物。
所以,同樣是「1元錢」,針對不同的顧客,要選取不同的參照物來對比。有的顧客可能更熟悉「煙」,有的顧客更熟悉「饅頭」,有的顧客更熟悉「棒棒糖」。選取顧客熟悉的參照物,讓顧客的認知改變會更加容易。
※風油精的新作用,睡前滴兩滴在肚臍上,可能會給身體帶來這些好處
※睡覺時不妨將風油精塗抹在肚臍周圍,會發生3件意想不到的「好事」!
TAG:風油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