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議手沖咖啡

小議手沖咖啡

開始之前

     我經常說手沖的技術含量比較低,建立在手沖的容錯率確實遠遠大於濃縮,遵循基本規律沒有較大的失誤,衝出咖啡都不會太差,豆子越好容錯率越高

用於比賽,追求極致那又是另外一件事了,萬事追求極致都是無止境的,需要遵循規律不停實踐找到最佳參數組合

如果是剛開始學習,或者是需要做到極致,我們做手沖的目的就不只是喝一杯就好,你需要從每一次的沖煮中得到一些東西,那麼首先你需要做好記錄:1豆子的具體信息,包括烘焙度和養豆時間等;2手沖參數,包括研磨、水粉比、水溫,注水曲線等;3最後的杯測信息

這些大量的實際經驗的記錄,會讓你以最快的效率成長

除了理清楚基本規律,手沖必須要練習的水流的控制能力,1.持續的穩定,不能忽快忽慢,忽左忽右 2 流量的自由控制,從最快的大概每秒7-8g到慢慢的點滴法注水,都能隨心所欲,舉例子來說,假如需要在下個10秒注入70g水,再下個10秒注入30g,你都能穩定的保持均勻的流速完成

1 器材

1.1 濾杯的設計:為什麼我偏愛V60,因為錐形大口徑的孔徑能給予更高的自由度,其他的小孔設計或多或少都限制了水流的速度,而扇形和平底的設計減小了壓強,更容易產生後期流速過慢的現象,當然還有更大孔徑的錐形濾杯,不過比較小眾和沒有必要了;還有肋骨(龍骨)的設計,不同濾杯也都有比較完整的說法,但是我不認為這會有絕對的影響,即使有,也可以在參數和手法上略修正,一般需求情況下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1.2 濾杯的材質:除了耐用度,裝B度,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是熱容和導熱性,這個會影響整個萃取過程中的溫度變化,我沒有實驗得出具體結論,網上有人用溫度計測量粉中心在萃取過程中的溫度變化,你也可以設計實驗方案,研究一下不同材質的情況,我偏愛陶瓷類,因為它的熱容高,導熱性一般,那麼能保證整體萃取溫度的穩定性

1.3 濾杯的容量極限:濾杯有大有小,不同粉量要選擇合適大小的濾杯,可以參考粉層厚度,我個人建議粉層厚度在2.5cm左右是比較合適的,就V60來說,01適合15g以內的粉,02適合15-30g的粉

1.4 其他器材:手沖壺不重要,能保溫和維持我上面所說的隨心所欲的流量就可以;濾紙差距不明顯,能買到的合格品都可以;磨豆機很重要,按預算買最好的,一般的電動磨豆機還不如品質比較好的手磨

2 研磨

2.1 粗細:等級好的豆子細一點,水洗處理法的豆子細一點,烘焙度較淺的豆子細一點,短時間的萃取方案細一點

2.2 篩細粉:一般情況下不考慮,盲目篩粉只會起反作用,追求極致的話,需要專業的篩粉設備,去掉可能出現的雜味,需要多做實驗找到最佳方案

3 水

3.1 水質:PH值偏弱鹼性,8左右;TDS125左右,有條件可以用TWW粉劑配;一般情況下,乾淨無異味,口感好的水就行,不要純水,也不要硬水。

3.2 水溫:建議大家穩定一個值,萃取時間在2分15秒以內的,建議93度左右,如果萃取時間定在3分以上,建議90度左右;另外需要明亮風味的建議高水溫,需要溫和醇厚的口感,建議較低水溫(水溫完全是個建議值,僅供參考)

4 準備

4.1 水粉比:這個會影響萃取率,合適的水粉比範圍能保證萃取率合理,假定1:5的粉水比,那其實就很難做到高萃取率,水粉比在1:5-1:20都有可行性,比如深烘焙就可以1:5萃取在加水稀釋,好的瑰夏就可以做1:20,讓風味層次更明顯

4.2 濾紙是否需要打濕不重要,隨你願意或者習慣

4.3 濾杯的溫度控制:如果我想壓制咖啡酸味的部分,我會保持濾杯比較低的溫度,讓萃取過程中的溫度曲線是一個更明顯的拋物線,如果需要增加前段明亮的酸質,我會用熱水把濾杯溫到一個較高的溫度

5 萃取三段理論

5.1 咖啡中最容易也是最先被溶解的部分是果酸和有機鹽(活潑、明亮的水果風味)

5.2 接下來是梅納反應和焦糖反應而產生的芳香類物質(如堅果、焦糖、香草、巧克力、黃油等風味)

5.3 最後是重有機物(木頭、灰燼、麥芽、煙草等風味)

6 悶蒸

6.1 需不需要悶蒸:當然需要,悶蒸至少沒有壞處,極細粉的萃取方案可以不悶蒸

6.2 悶蒸水量:能打濕所有粉就好

6.3 悶蒸時間:理論上20-30秒比較合適,30秒之後影響就不大,建議定死30秒,方便整個萃取流程一致性的控制

6.4 悶蒸方法:一般最快打濕所有粉,讓悶蒸均勻一致,日式的點滴手法因為長時間的悶蒸,所以也OK

6.5 級細粉的不悶蒸萃取一定需要攪拌讓所有粉均勻萃取

7 萃取要點

7.1 研磨粗細控制整體的萃取

7.2 比較重要的是攪拌,包含我們用攪拌棒和用水流去攪拌,攪拌的力度會影響當時的萃取效率,攪拌的時間影響整體的萃取,所以我們要以三段理論來控制攪拌的力度和時間點

7.3 接著要思考的是濃度,高濃度的情況下萃取效率會低,所以注水的量和時間點也需要綜合考慮控制

7.4 然後是溫度,隨著注水量增加,整體萃取溫度會上升

7.5 攪拌棒的作用也是增加萃取效率

7.5 綜上所述,當我們注水時,當時的萃取效率是增加的,當我們停止注水時,萃取效率會慢慢降低;變化主要取決於注水的流速,水流(攪拌棒)對粉的攪動力度,注水的水溫等

7.6 所以,打圈還是中心點注入,重要麼?一刀流還是分段注水,重要麼?掐尾還是不掐尾,重要麼?攪拌法還是點滴法,重要麼?

8 具體怎麼做

8.1 建立一個或者幾個基本的萃取模版,沖煮完之後根據口感微調,萃取模版要盡量簡單化,才能保證適應性和可執行性

8.2 同樣的豆子其實可以有多種不同的風味表現

8.3 較高的溫度和較低的濃度會更加有利於香氣的萃取出來

8.4 常見萃取缺陷

8.4.1 如果有明顯的刺激的酸,可能是萃取不足,需要調整手法

8.4.2 如果有明顯的刺激,乾澀,可能是萃取過度,需要調整手法

8.4.3 如果苦味一直停留在舌根,可能需要調粗研磨度

8.4.4 如果風味不足,水水的,可能需要調細研磨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 的精彩文章:

牛奶加咖啡冰塊會更香
限量88杯的「魔都咖啡之王」,一杯158元到底貴在哪?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