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韓國離散家屬68年後再重逢:「我可以抱抱70歲的兒子嗎」

韓國離散家屬68年後再重逢:「我可以抱抱70歲的兒子嗎」

「我可以抱抱我70多歲的兒子嗎?」

當得知自己被選中參加8月20日起舉行的朝韓離散家屬團聚活動時,92歲的韓國人李金石一時不知道該作何反應,她和自己的兒子已經68年沒見。

當初決定從朝鮮一路南下之時,李金石的兒子尚哲(Sang Chol)才4歲。「當我剛來到南方(韓國)時,我以為這輩子都不可能再見到他們了,」李金石後來想,「可能只有等到戰爭結束我們才能團聚,但我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個想法。」

朝韓離散家屬團聚 澎湃新聞 王煜 製圖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李金石起初是和丈夫帶著一雙兒女逃往半島南部。在成千上萬逃跑的人群中,帶著女兒的李金石與丈夫和兒子走散。李金石和女兒繼續南下,最終跨過了如今的朝韓非軍事區。後來她才發現,丈夫和兒子仍留在朝鮮半島的另一邊。

19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講述了李金石一家的故事,而他們只是成千上萬支離破碎的家庭之一。

8月20日-26日,朝韓離散親屬團聚活動將在朝鮮金剛山旅遊特區舉行。早在今年4月,韓朝領導人會晤並簽署《板門店宣言》中就定下了這次活動。經過篩選和抽籤,李金石有幸成為為數不多的被選中的幸運兒。在韓國,約有57000人有資格參加此次活動,但僅有0.16%,即93人最終如願。

而那些未能得到此次探望機會的人,或許將面臨再也無法與家人團聚的痛苦。迄今為止,已有超過75000人還沒來得及與親人團聚就已離世。

李金石與兒子重聚擁抱

走散

李金石在位於朝鮮的咸鏡南道長大。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當時,她和丈夫所住的房子在偏僻的鄉村,消息閉塞,李金石一家是從逃亡途中的難民口中才得知事態的嚴峻。於是,他們把食物和行囊裝上牛車,一路南下。

「我們都沒來得及回到自己的房子,就帶著可供更換的衣物逃走了,然後就不停地趕路,」李金石說,「途中,我需要母乳餵養我的寶寶,但周圍的人太多了,我根本無法進行。」為了找到一塊隱蔽的地方,李金石和女兒穿過一條小溪,讓丈夫照顧當時年僅四歲的兒子尚哲。但當她回來時,父子兩人都不見了。李金石走了一整天都沒能找到他們,她越來越焦慮,但仍決心繼續尋找。

李金石以為丈夫帶著兒子已經往前趕路了,她也顧不上停下來吃飯睡覺,繼續前行,直到遇到了她的姐夫。

李金石從姐夫那裡得知,丈夫並沒有南下,而是原路返回去尋找她了。這次南轅北轍之後,他們最終在擁擠的人流中走散。從此,李金石再也沒見過丈夫和兒子。

同樣是在1950年,金光浩(Kim Kwang-ho)開始往南方逃亡時,自己才14歲。當時,他和父親、兩位兄長和一位胞姐選擇南下,而母親則帶著10歲的弟弟選擇留守,準備等待戰爭結束後再轉移。但那次離別,卻讓他們分別了68年。

72歲高齡的金光浩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對他兒時在朝鮮的經歷還如數家珍。

他記得,兒時自己時常攀上屋外的杏樹、哼著歌望著遠方的蘋果園;或是坐在火車頂上就一路跑到興南口岸,路上打著盹,讓雪花堆上了肩頭。

再婚

但南下之途並不平坦,金光浩的記憶中,還有小山坡上不時傳來的轟炸聲,以及遠方炸彈在火車軌道旁連片開花的情景。

同樣保留著這份記憶的還有李金石。一天晚上,他和家人正在一個廢棄的房子里避難,李金石被子彈聲驚醒。「我們當時的處境非常不利,」她說,「我們都躺在那裡避難。」她在黑夜中聽著槍彈的聲音久久不能入睡。

儘管和丈夫走散,李金石卻一直沒有放棄希望,南下的路上,她總覺得丈夫還會趕上來的。

那次炮火聲停止後,李金石和親戚把行李扔到白雪覆蓋的車頂上,登上了駛向南方的火車。一夜過後,火車到達了一個港口,在那裡他們被告知可乘坐渡輪前往巨濟島。混亂中,李金石再次與夫家的親戚走散,獨自抵達巨濟。

獨自帶著孩子的李金石記得,當時她發現了一堵牆,「靠在牆邊,抱著孩子就睡著了。」

在巨濟島,難民們獲得了少部分供給,他們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賴於當地人的慷慨相助。李金石非常思念丈夫和兒子,想知道他們當時怎麼樣了,甚至做了最壞的打算。

「我每天醒來後都會帶著女兒到空曠的田野,然後坐在岩石上。我回想起往事,就忍不住流淚。」李金石說,「就這樣,我哭了整整一年。」

隨著時間的流逝,李金石放棄了與丈夫兒子團聚的希望。後來,她與一個同樣是逃到韓國的男子再婚,這名男子帶著女兒在逃亡路上與妻子走散。

這麼多年過去了,李金石發現自己對兒子的記憶越來越模糊,只知道他是個好孩子。

金光浩同樣也已經不大記得清自己的母親和弟弟。實際上,他的母親已經在1967年過世,在韓國的兩個兄長也已經不在了。他被選中參加這次離散家屬團聚活動,金光浩很慶幸自己等到了這一天,終於可以和已經78歲的弟弟見面了。

抽籤

赴朝之前,金光浩精心準備了禮物,禦寒外套、襪子、香皂和一些化妝品,以及在朝鮮國內尤其受歡迎的巧克力派。

金光浩和弟弟被安排在了不同的酒店。在3天的時間裡,他們將有機會參與集體團聚、午宴晚宴以及將在周二舉行的3小時私人會面環節。

68年後,李金石終於又見到了兒子尚哲,當年4歲的娃娃已經是個72歲的老人了。

此前,當李金石得知自己被選中參加此次家庭團聚活動時,她甚至無法相信這一幕會發生。

對於大多數在戰爭中走散的家庭來說,他們的親人在記憶中變得越來越模糊。然而,分離所帶來的創傷和痛苦依舊存在,渴望團聚的心情也是如此強烈。

韓成燦(Hahm Seong-chan)也是參加此次家庭團聚的93人中的一員。他上次見他的兄弟時,對方大概只有6歲。兄弟二人各在南北長大,「我時常在想,如果能在死之前見到我兄弟一次,那就太好了,」他說,「當我接到紅十字的電話,得知在5萬名申請者中,我成為獲得參加資格的500人中的一員時,我也沒想到會進入最終人員的名單。」

這位86歲的老人告訴CNN,他並不指望自己能認出他的兄弟們。在他僅有的記憶中,除了那位經常打架的兄弟之外,對於另一位兄弟,他只記得他很安靜。

「也許我們能認出彼此,因為我們身體內流淌著相同的血液,」他補充道,「即便他記不清我的長相,也肯定能記住我的名字。」但在見面之前,他卻感到更緊張了。

鄭克鉉

老去

更多的離散家庭遲遲未等來最終確認團聚的電話。

現年85歲的鄭克鉉已經與他的兄弟們申請了21次。他告訴CNN,「我多想再次見到他們啊!當人們再次與家人重逢時,他們都泣不成聲。見此場景,我也忍不住流淚。」

「只有當你親身經歷過,你才能體會到這種感受。」 鄭克鉉覺得,沒有經歷過和家人的分離,就很難理解他的心情,「想像一下,我已經六七十年沒有見到他們了。」

即使那個人是他現在的妻子,也難以體會這種感受。鄭克鉉說,他也曾試圖向自己現在的妻子講述這種創傷,她的妻子是首爾本地人,「如果她也來自北方,我可以和她談談這件事。但現在毫無意義,因為她無法體會我的感受。」

每逢秋夕(韓國中秋節),韓國人都會回到家鄉與親人一起享受盛宴,祭拜祖先。然而,對於鄭克鉉和許多人來說,這個快樂的團聚時刻卻是一個分外令人心碎的時刻,因為他無法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幾十年來,他儘可能地靠近非軍事區,在那附近的板門店神社進行傳統儀式。

「與家人分離之痛是無法想像的,」鄭克鉉說,「我想要的不是一次會面。我只想知道他們誰還活著,或者我們是否可以書信往來。」

然而,對於南北兩邊的許多離散家庭來說,他們能團聚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了。自韓國紅十字會和韓國國家廣播公司(KBS)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幫助離散家庭團聚以來,已有超過75000名申請人離世。

據報道,上一次的家庭團聚還是在三年前的2015年。現在很多人已年老體弱,許多家庭擔心他們將永遠不會被列入名單,或者,即便他們有機會見面,他們也可能因為身體狀況無法前往朝鮮。

「被選中的幾率非常小,」組織團聚的韓國紅十字會會長Park Kyung-seo表示,「我能深刻體會到那些未被選中的人的失望的心情,因此我正在與朝鮮的合作夥伴一起努力,尋找其他解決途徑。」

「73年了,他們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家人是否還活著,沒有一點消息,」Park Kyung-seo說,「這真是一場無法想像的人類悲劇。」

金光浩14歲南下時,搭乘的是一艘名為SS Meredith Victory的美國商船。當時船上載有14000名難民,同船的還有現任韓國總統文在寅的父母。《華盛頓郵報》稱,2004年,文在寅曾陪母親參與同在朝胞妹的團聚,而這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

「即便戰爭結束了,半島的分裂也導致對戰爭的恐慌紮根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文在寅上周表示,「它奪走了無數年輕人的生命,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其實,即使是有幸被選中的離散家屬,在11個小時的短暫相聚後,他們也將再回到南北兩側。對於暮年的他們來說,這幾乎將成為他們的最後一次團聚。

金光浩說,他期待日後能通過書信、電話、視頻等形式繼續聯繫,但再次團聚難以奢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