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與8個女弟子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北京。畫家齊白石與家人。(赫達-莫理循Hedda Morrison 攝)
齊白石出身貧寒,作過農活,當過木匠,後以民間畫工為生。57歲時,齊白石到達北京,住在法源寺,以賣畫度日。他的一個扇面,定價銀幣兩元,比平時一般畫家的價碼還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問津。可見齊白石當時生意落寞得很,生活何等慘淡!
一天,在一個無人理睬的場合,梅蘭芳跟他寒暄了幾句,使他稍微挽回了一點面子。為此他心存感激,回去用心畫了一張《雪中送炭圖》送給梅蘭芳,並題句云:「而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可見梅蘭芳也並不能改變齊白石在畫壇的地位。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北京。畫家齊白石。(赫達-莫理循Hedda Morrison 攝)
齊白石認識了陳師曾後,齊白石的藝術生涯才得以轉變。陳師曾雖然比齊白石小13歲,但其時已名滿天下,是吳昌碩之後革新文人畫的重要代表。他鼓勵齊白石儘快自成一體,走藝術的創新之路。於是齊白石開始了「衰年變法」。用他自己的話說:「掃除凡格實難能,十載關門始變更。」
天朝六年(1955),齊白石。(鄭景康攝)
從1920年到1929年,他「十載關門」大膽突破,艱難探索,終於「掃除凡格」,「變更」了面貌。他在美術史上可以自立門戶了。然而,他在北京依然是知音寥寥。正像他自己說的:「懂得我的畫的,除陳師曾外,絕無僅有。」
陳師曾於1923年便英年早逝了。失去唯一知己的齊白石遭到了同行們的口誅筆伐。北京畫壇保守派們罵齊白石的畫是「野狐之禪」、「俗氣熏人」,「不能登大雅之堂」等,極盡攻擊之能事。
但絕望中亦孕育著希望。齊白石在 「十載關門」的最後一年----1929年,被到北京不久的徐悲鴻慧眼識珠,一眼就發現了「衰年變法」之後的齊白石。此時的齊白石年已66歲。在徐悲鴻看來,齊白石絕對是大師級的畫家。在反對派的鼓雜訊中,徐悲鴻大聲疾呼:齊白石「妙造自然」;齊白石的畫「致廣大,盡精微」……徐悲鴻在不僅在展覽會上貼條預定齊白石的畫以提升其地位,而且為齊白石編畫集,親自寫序,送到上海出版。除此以外,徐悲鴻還請齊白石到自己任院長的北京藝術學院做教授,並親自駕馬車接齊白石到校上課。徐悲鴻對學生說:「齊白石可以和歷史上任何丹青妙手媲美,他不僅可以做你們的老師,也可以做我的老師。」
齊白石曾在一封寫給比自己小32歲的徐悲鴻的信里說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齊白石的成名,主要得益於徐悲鴻的慧識與提攜。
952年的一天,詩人艾青前來拜訪已是88歲高齡的齊白石,艾青還帶來了一幅畫,請他鑒別真偽,齊白石拿出放大鏡,仔細看了看,對艾青說:「我用剛創作好的兩幅畫跟你換這幅,行嗎?」
艾青聽後,趕緊收起這幅畫,笑笑應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你換。」齊白石見換畫無望,不禁嘆了一口氣:「我年輕時畫畫多認真呀,現在退步了。」原來,艾青所帶來的這幅畫正是齊白石數十年前的作品。
艾青走後,齊白石一直愁眉不展,一天夜裡,兒子起來上廁所,發現父親沒再房間,正要四處尋找時,卻發現書房裡的燈是亮著的,走進一看,原來父親正坐在書桌前,一筆一畫地描紅。
兒子不解,便問道:「您都這麼大年紀了,早就盛名於世了,怎麼會突然想起來要描紅,而且還描這般初級的東西?」
齊白石搖了搖頭,不緊不慢地回答道:「現在我的聲望高,很多人說我畫得好,覺得我隨便抹一筆都是好的,我也被這些讚譽弄得有些飄飄然了,無形之中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直到前幾天,我看見年輕時畫的一幅畫,才猛然驚醒——我不能再被外界的那些不實之詞蒙蔽了,所以還要重新認真練習,要自己管住自己。」
此後,即便是年齡越來越大,但齊白石卻依然堅持每天必畫畫,從不敢慢怠,甚至有時為了畫一幅畫,往往要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
不被讚譽沖昏頭腦,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也許正是這位畫家成功的原因。
齊白石是我國近現代的一代宗師,
治藝立論之外,
栽培後學也是其人生的燦爛亮點,
人稱他的「弟子三千」,
只是一種尊崇的說法。
他的男弟子中以李苦禪、李可染為翹楚,
後來都已成為大師級的中國藝術家;
他的女弟子似乎更多,
而且這些女弟子都有一個鮮明的特點:
在當時的都是社會名媛,
年輕時均可謂才貌雙絕。
·據目前所掌握資料,她們是
孫誦昭(1878-1968)、劉淑度(1899-1985)、
胡絜青(1905-2001)、楊秀珍(1907-2008)、
郭秀儀(1911-2006)、吳瑞臻(1915-2003)、
郁風(1916-2007)、新鳳霞(1927-1998)等人。
1
孫誦昭(1878-1968)
在齊門弟子中,年齡最大的,
要首推孫誦昭女士。
孫誦昭出生在無錫大戶人家,
她的祖父是滿清津浦路二品總督。
孫誦昭她自幼隨父親學習書法、國畫,
同時也經常得到母親的教誨,
因此她少年時期便在國學、書畫方面
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29年拜齊白石為師學畫。
1952年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是國家的一種榮譽性待遇,
而孫誦昭被聘為館員的時候,
她的老師齊白石先生仍還健在,
這就足以說明
孫誦昭女士在齊門弟子中的社會地位。
孫誦昭女士早年的作品多為工筆,
晚年所作花卉大都兼工帶寫。
2
劉淑度(1899-1985)
劉淑度是1927年春末正式拜齊白石為師的。
她的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篆刻方面。
齊白石曾讚賞她為:
「門人劉淑度之刻印,初學漢法,常以印拓呈余,篆法刀工無女兒氣,取古人之長,舍師法之短,殊閨閣特殊了。」
劉淑度曾為魯迅治過兩枚印章,
一枚白文「魯迅」,一枚朱文「旅隼」,
魯迅十分喜愛,經常使用。
她的許多篆刻作品現在已經被國家收藏。
3
胡絜青(1905-2001)
胡絜青是著名作家老舍的夫人。
她是於1939年通過楊秀珍的引見
在北平結識齊白石的。
她穩重大方的言談舉止
使白石老人對她的第一印象極好,
當即請她為自己兒子物色補習詩詞的女教師。
· 老舍胡絜青夫婦拜會齊白石
在以後的交往中,由於她的聰慧與能力,
使得白石老人對她十分欣賞,
很多家事也不避諱於她。
新中國成立後,
郭秀儀女士在老舍先生家中
看到白石老人的丹青妙筆後頗為傾心,
便相約與胡絜青一同於1951年正式拜師齊白石,
二人遂成為
白石老人晚年所收的兩位正式女弟子。
胡絜青在繪畫道路上共有兩位老師,
一位是極具寫意功底的齊白石先生,
一位則是以工筆見長的于非闇先生。
胡絜青集合二位大師的真傳,
加之自己的悟性,
使其作品氣韻深厚,深受好評。
經過年復一年的努力,
胡絜青成為了中國畫壇上一位傑出的女畫家。
她還較早地把蘋果、鴨梨、穀物等
國畫沒有表現的事物引入到國畫的繪畫題材中,
拓展了國畫的表現領域,
賦予了作品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時代特點。
這成為她對國畫藝術的一個獨特貢獻。
4
楊秀珍(1907-2008)
楊秀珍是西北大學校長靳極蒼先生的夫人,
楊秀珍1934年以優異成績
考入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
為該校主要教授之一,對楊秀珍十分賞識。
1937年8月,在楊秀珍即將畢業時,
即正式將她收為入室弟子。
1957年,靳極蒼先生被打成「右派」,
厄運從此開始,
她被迫草草辦理退休手續。
其後「文革」接踵而來,
她又隨老伴被下放陽曲縣。
直到1980年,靳先生平反重返山西大學,
她才又拿起久違的畫筆。
楊秀珍擅長大寫意花卉和工筆草蟲,
筆墨精妙蒼潤,剛柔相濟,畫風清新典雅。
5
郭秀儀(1911-2006)
郭秀儀女士
是我國知名愛國民主人士、社會活動家,
中國婦女運動的先行者之一,
農工民主黨中央名譽副主席,
著名愛國將領和政治活動家、
中國農工民主黨創始人之一黃琪翔先生的夫人。
·宋美齡、郭秀儀在抗日前方慰勞傷兵
在抗日戰爭時期,
郭秀儀與當時婦女界和其他各界知名人士
發起組織了「婦女抗日救國委員會」
和「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
慰勞傷員,組織募捐,累計救助難童三萬餘名。
她還慷慨捐出自己多年積蓄,
負擔了400多名難童的常年生活費用。
由於功績卓著,她於1945年榮獲抗日戰爭勳章。
解放初期,郭秀儀接受周恩來總理的囑託,
在生活上給予齊白石老人很好的照顧,
受到了周總理的表揚,
同時,郭秀儀在跟隨齊白石學習國畫時,
進步很快,是白石老人的最著名女弟子之一。
·黃琪翔夫婦與中國國畫大師齊白石合影
郭秀儀師從國畫大師齊白石,
追隨齊師杖履 , 侍奉筆硯達6年之久。
除專註領悟齊派精髓, 苦練大師技法外,
還善於博採名家之長,
向溥雪齋學蘭石, 從王雪濤習花卉,
並常與胡絜青, 婁師白切磋研討畫技,
多有合繪之作。
郭秀儀天資聰慧,
加之後天勤奮, 故進益頗快。
她筆下的人物、山水、禽鳥、走獸、魚蝦、花卉能得齊翁之奧妙,栩栩如生,
既有靈氣又富創意,深得恩師之喜愛讚賞。
6
吳瑞臻(1915-2003)
吳瑞臻的父親吳湘浦出身舉人,以詩書鳴世。
她自幼能歌擅唱,儀態端莊,
曾被校刊選為「校花」。
在省立師範讀書時,其繪畫才能初露頭角,
在美術老師賈麓雲指導和鼓勵下,
於一九三一年考入北平藝術專科學校,
受業於李苦禪、侯子步,
稍後與王雪濤在同一所中學執教。
1940年在老師李苦禪陪同下拜見了齊白石,
並成為了她的門人。
磕頭拜師那天,
齊白石破例留她和家人共進晚餐,
引得齊府看門的「太監」也連聲稱奇。
因為齊氏通常是用:
鐵櫃取出硬如磚石的糕點待客。
黃苗子回憶五十年代去齊白石家買畫,
受到水果罐頭的優渥,
臨走「買單」時,筆潤之外還加上罐頭錢。
由此可見白石老師對她的厚愛。
齊白石在她青年時代畫作上題跋不少,
都是讚歎溢美之詞,
如在其一幅畫上親題:
「瑞臻女弟子若作男子,要算門中高足。」
其年輕時筆精墨妙大氣自然,出手不凡。
沉寂幾十年後,70歲以後復出,
創作了一批作品,一時很受關注。
7
郁風(1916-2007)
郁風,齊白石入室弟子,
著名畫家、美術評論家、散文家。
她的叔父是著名作家郁達夫先生。
郁風女士少時
受到叔父、著名作家郁達夫先生的影響,
愛好新文藝。
早年入北平大學藝術學院
及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學習西洋畫。
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常務理事,
中國美術館展覽部主任,北京市政協委員,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她的夫君就是我國著名書法家黃苗子先生。
8
新鳳霞(1927-1998)
著名評劇演員新鳳霞是齊白石的關門女弟子,
而且被認作義女。
成名後,經老舍介紹,認識了劇作家吳祖光。
1951年夏天,新鳳霞與吳祖光正式結婚。
·吳祖光和新鳳霞夫婦
1952年吳祖光和新鳳霞夫婦
在自己家中舉辦「敬老」宴會,
招待文化藝術界的一些名流,其中就有齊白石。
這是齊白石和新鳳霞
兩個年齡相差六十餘歲的藝術家第一次相見。
但是,彼此的相知,卻是在多年前。
新鳳霞早就酷愛齊白石的畫;
齊白石聽到新鳳霞甜美的唱段和響亮的名字,
也自然比這次會見要早好多年。
青出於藍勝於藍,
長江後浪推前浪。
齊白石的部分弟子們,
雖從大師的羽翼下「掙脫」出來了,
卻終沒能超越齊白石,
這是人的局限,也是歷史的局限。
但他們都沿著老人生前努力的方向,
在開拓國畫藝術平民化的發展道路上,
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TAG:前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