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直被罵的拼多多,背後的營銷邏輯是什麼?

一直被罵的拼多多,背後的營銷邏輯是什麼?

網上不斷有關於拼多多的文章出現,雖然上市首日股票大漲近40%,但接下來卻遭到國內網民幾乎一邊倒的攻擊。拼多多創始人黃崢大發感慨:「剛敲完鍾,才休息了半天,輿論就井噴式出現。」

- 01 -

「山寨」、「假貨」

而網民攻擊拼多多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它的「山寨」和「假貨」上。例如,在拼多多上市之後,網友接連發出:

對於拼多多,說實話,本人沒什麼好感。首先是因為太懶,其次就是因為朋友分享幫忙砍價的太多,感覺是在浪費時間,會有很多的抵觸。

最主要的是曾經買過一次東西,但正如網友所說,質量確實不怎麼樣。我也痛恨山寨、假貨,並且始終認為,企業發展要符合社會法規,尤其是平台型企業更不能對山寨造假行為放任自流。

但今天,我們不談這個問題,拼多多上到底有沒有假貨,有多少假貨,我們暫且擱置一邊,單純地將它作為一個營銷案例來討論。

- 02 -

「你關心的,才是頭條」

對於拼多多挨罵這件事,其本質上就是一場新中產的道德自嗨,雖然我也覺得它的拼團手法過於低劣,但需要看清,罵的是什麼人,買的又是什麼人。

基本上罵的人不會買,而買的人根本不在乎它假不假,山不山寨,他們在乎的僅僅是便宜。這就是圈層,兩個圈層如兩個平行的世界,相互看不懂,只不過其中一個掌握了話語權。

關於圈層,我們上一篇文章中專門有過分析。圈層化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人群分布的主要特徵,互聯網看似打破了信息不對稱,其實事實正好相反,我們獲得信息的渠道正在被身邊人的朋友圈和大數據演算法牢牢掌控。

正如今日頭條說的「你關心的,才是頭條」,這意味著,你關注之外的世界正在被你慢慢遺忘和忽略,甚至根本看不到。

- 03 -

圈層邏輯

在拼多多這件事上形成如此尖銳的對立陣營,可能在很多媒體和新中產看來是不可思議的,畢竟在他們的認知中,打擊假貨和山寨是一個社會正義所在,是應當全民同仇敵愾的。

起初我也這麼認為,但當有一天,深夜12點回到家,在小區門口偶遇一位送外賣的小哥,他的電動車後面還載著年幼的兒子時,那一刻我徹底懂了。

生活在不同的圈層對於「艱辛」的定義是不同的,消費理念和層次也是不同的,喝著茅台談生意的老闆可能永遠無法理解一位載著孩子半夜還在送外賣的父親,為什麼要在拼多多上發動幾乎全部的親朋好友拼團購買一台400塊錢的大彩電。

他不知道是山寨嗎?知道,但不在乎,因為便宜、性價比是他考慮的首要因素。

不管營銷有多少高深的理論,也不管對於價值的追捧達到什麼樣的地步,便宜、性價比永遠是最強大的武器。

當然,這裡不是要為拼多多洗地,只是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說明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圈層決定了你的認知

圈層邏輯已成為當下最強大的商業邏輯之一。江小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來自圈層認知的準確,它牢牢鎖定了情懷滿溢的文藝青年。

所以,每當有人質疑它的產品時,江小白從來都是同一句話反駁:你不是我的目標用戶

永遠記住一點,人群是圈層化的,消費是分段位的,有些人的消費降級,恰恰是另一群人的消費升級。

內容整理:趙 敏

津城·趣味·舞台·百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晚粉絲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TAG:今晚粉絲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