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元里大捷」打得英軍磕頭求饒,是不是真的? | 問答

「三元里大捷」打得英軍磕頭求饒,是不是真的? | 問答


問:在知名的「三元里大捷」中,英軍畢竟是正規軍隊,就算來的全是印度僱傭軍,應該也不至於被以鋤頭為主要武器的民眾打到求饒。請問當時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



文 | 楊津濤




1841年5月,即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三元里等地民眾和廣州城外的英軍發生衝突,隨後民眾將英軍圍困在營地之內。衝突過程中,雙方各有死傷。




在中國,此事件被稱為「三元里大捷」或「三元里抗英鬥爭」,長期出現在教科書中。




中方材料顯示,民眾大敗英軍



有關事件發生和結束的原因,向來爭議不大。




簡單來說,就是當地民眾認為英軍有「開棺暴屍」、劫掠財物和強姦婦女等罪行,於是聚集了一萬多人,圍攻英軍。最後,英軍方面請廣州知府余保純出面勸解,將三元里民眾驅散,為英軍解了圍。至此,事件結束。





圖:三元里抗英路線示意圖




存在爭議的問題,主要是三元里抗英事件的戰績及影響。




陳錫祺1956年所寫《廣東三元里人民的抗英鬥爭》,是一部開創性著作。書中說,三元里一役後:





「在廣州城西北一帶十幾里的戰場上……所有三元里、牛欄岡……大小雙塔等地方,到處都倒著敵人的屍體,據當時公私記載,人數在200以上,校級軍官就有畢霞和福克斯兩人,士兵傷者不可數計,此外還生獲俘虜十餘名……中國農民方面雖然也死了22人,但比起敵人來,損失是輕微的。」




該書認為,三元里抗英事件後:





「英國侵略軍如漏網之魚,不敢在廣州多作停留,第二天即悄悄地退出虎門。」




意即,英軍懾於三元里民眾的戰鬥力,自動解除了對廣州的圍困。




以上說法,其史料依據基本來自中國方面的記載。




如林福祥(時為水勇頭目)所著《平海心籌》說:





「予水勇砍得逆夷兵頭首級一顆,殺斃夷兵十二名,

鄉民殺得夷兵二百餘名

,而水勇鄉民戰死者共二十名。蓋是日夷兵之在四方台下者,無一脫生去。」




又如梁廷柟(時為兩廣總督幕僚)著《夷氛聞記》,說:





「……夷目畢霞領其兵與村民戰……村民但送圍之……及天明,入林內,搜殺幾盡……有叩首流血得死者,伯麥、畢霞同時殞命……」




大略言之,即是三元里民眾和水勇一道,不僅殺死了200多名英軍士兵,還讓英軍指揮官伯麥、畢霞斃命當場。



除英軍200多人被殺的主流觀點外,還有其他多種說法。




比如,清軍統帥奕山奏報朝廷,稱義勇殺敵10餘人。鍾琦在給自己詩做的注中說「殪其渠帥伯麥、副帥畢霞,斬首七百四十八級」,即三元里民眾殺死英軍多達748人。




從「10餘人」至「748人」,這種差異簡直匪夷所思。僅依據中方材料來,英軍究竟死傷多少,實可謂不得而知。




事後流傳的《盡忠報國全粵義民諭英夷檄》,更是對英軍「喊話」:




「爾若不早退出虎門,或有千百燒船妙法,燒爾片帆不返,不但現在船上畜類全行燒盡,並要滅爾英邦……」




按這份檄文的意思,如果不是余保純勸解在先,英軍又主動撤離的話,那三元里民眾必定全殲英軍。





圖:表現三元里抗英的畫作




英方材料認為,只是遭遇小挫




英軍的記錄,和中國方面的說法大相徑庭。




首先,中方人士聲稱,在此次抗英事件中,擊殺伯麥(J.J.G.Bremer,英國遠征軍海軍司令)、霞畢(當指荷伯特Thomas Herbert,英軍前鋒艦隊指揮官)。

事實上,三元里抗英事件發生時,伯麥在印度,荷伯特在軍艦上,自然不可能被民眾殺死。

唯一死亡的軍官畢秋(Beecher),是一名陸軍少校,英方稱其死於過度勞累。




至於傷亡人數,英國遠征軍陸軍司令郭富(V.H.Gough)在給印度總督奧克蘭伯爵的報告中稱,在三元里事件中,

英軍有5人死亡、23人受傷



隨軍軍醫麥華生的回憶略有不同,他說,





「在此次小戰鬥中,第二十六團喪失了三個人,一個軍官、十個士兵受傷」,「(另外一個走失的連有)三個人被害,一個軍官和三十個士兵受重傷。」




加上勞累而死的畢秋,即是7人死亡、42人受傷。那麼,按照英國方面的統計,死亡5或7人,受傷23或42人。




中方資料認為,如果沒有餘保純勸解,雙方繼續對峙,那麼英國人會很慘。但英方有著和中方截然不同的判斷。英國人賓漢姆( J.E.Bingham)在《中國遠征記》一書中說:





「……他們能夠聽從道理,服從知府和知縣的勸誘,對於他們自己來說是最運氣的了。因為假若我軍迫不得已而行動時,其破壞必然要可怕極了。」




言下之意,英軍若想擊敗三元里民眾,是易如反掌的。





圖:義律,時為英國全權代表




英軍的自信,來源於他們優良的訓練和裝備。




三元里抗英事件發生時,英軍在廣州附近約有2700多人,只有三元里民眾的1/4,但全是訓練有素的正規軍。英軍當時裝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伯克式前裝線膛燧發槍(射程約200米,射速2~3發/分鐘)、布倫茲威克式前裝滑膛擊發槍(射程約300米,射速3~4發/分鐘),此外英軍還裝備有大炮。




相比之下,三元里民眾「攜帶著長矛和盾,以及刀劍等物」,「他們沒有旗幟,只有幾枝火繩槍而已」。





圖:兩次鴉片戰爭中,英軍使用的槍支(引自《17-19世紀中歐槍械比較研究:以兩次鴉片戰爭為重點》一書)




之所以英軍在衝突中處於守勢,主要是因為突發的暴雨,使他們的火槍被淋濕,很多都不能打響。




按照英軍方面的說法,即使如此,幾千名村民圍攻英軍一個走失的印度連,也僅殺死3名士兵。對峙時,這個連的官兵用「刺刀排成的堅固的防線」,並趁著降雨稍停,拿擦乾的槍偶爾打幾發子彈,且戰且走。直至趕來救援的英國「水兵們向膽小的敵人放了幾發準確的槍,馬上使敵人受到重大損失而潰散……」




顯然,一旦英軍配備的火槍、火炮被擦乾恢復使用,圍困炮台的三元里民眾雖然人多勢眾,但憑藉大刀、長矛,是難以對抗的。





圖:郭富報告的傷亡情況,其中5月25日是廣州之戰,5月30日是三元里事件




至於三元里抗英事件結束後,英軍從廣州撤圍的原因。郭富在報告中說:





「我知道作為我軍撤出廣州的代價的六百萬元賠款已經交付了五百萬元,女王陛下的全權代表對其餘的一百萬元的保證已經完全滿意,並有一萬四千五百以上的軍隊已經依照協定偃旗息鼓開出城外,另有三千人已經由水路開走,餘下來的一俟交通工具準備就緒即行離開。因此,我遵從女王陛下全權代表的願望,撤兵回船……十二時正,英國國旗從四個炮台降下,陸軍和水兵隊開回繒溪。」




意即,英軍是在中國遵守之前約定,開始撤出城內清軍、交納600萬兩白銀「贖城費」後,依約從廣州城外及虎門撤軍的。這種撤退,與三元里抗英事件無關。




通過對比,發現真相




對於三元里抗英事件,中方不同人的記敘相差很大,讓人無所適從。英軍方面的記錄則相對一致,可信度更高。




另外,英方的說法也比中方的記載更符合常識。如茅海建所言:





「如果以裝備落後、缺乏訓練、組織不嚴的三元里等北郊各鄉民眾,強攻擁有先進武器的英軍陣地……若不是余保純及時勸解,民眾的攻勢將會付出重大代價而不得不敗退……這一推論,當屬軍事常識,無需深論。」




畢竟,清朝正規軍在關天培、陳化成等名將率領下,面對英軍,依舊不堪一擊。




即使如此,按照英軍的官方記錄,三元里抗英事件使其傷亡28~49人,在鴉片戰爭中,也是僅次於鎮江之戰、廣州之戰和乍浦之戰的一次重大傷亡,給英軍留下深刻印象。




三元里抗英事件的殲敵人數、歷史影響,會在中國不斷被以訛傳訛,

主要原因在於:該事件極為獨特,包含著無可替代的隱喻性。

在清朝官紳看來,三元里抗英的勝利,表明在官軍不能有效禦敵的情況下,尚有廣大民眾可資利用,立刻振奮了信心。在現代史家眼中,三元里抗英的結果,證明並非中國人打不過侵略者,只是清政府腐敗賣國,才致一敗塗地。




170多年後,回頭再看三元里抗英事件,已可以通過史料,大致還原當時的真實情況,即:





三元里民眾藉助山林的地利及暴雨的天時,一度讓英軍無力組織有力的還擊,且給敵人帶來較大人員損失。其後,若不是余保純勸解,三元里民眾不免被英軍重創。那樣的話,自然就不會有後世所謂的「三元里大捷」或「三元里抗英鬥爭」的勝利了。





圖: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





參考資料


①廣東省文史研究館編《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中華書局1978年。


②茅海建《三元里抗英史實辯證》,《歷史研究》1995年第1期。


③曾維《三元里民眾抗英事件新探》,四川師範大學2010年。


④陳錫祺《廣東三元里人民的抗英鬥爭》,廣東人民出版社1956年


⑤宋海龍《17-19世紀中歐槍械比較研究:以兩次鴉片戰爭為重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






推薦閱讀




偷看織女沐浴、盜人衣裳,牛郎是什麼時候變成猥瑣男的? 





撒切爾夫人,為何會摔倒在人民大會堂的台階上? 





20萬銀元買一篇文章?梁啟超污衊了袁世凱 





1884年,兩廣總督在臨終奏摺里說真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勃列日涅夫保管核密碼箱的方式,太危險了 | 短史記
中國人是如何看上世界盃直播的?

TAG:短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