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品讀大連 — 走進博物館

品讀大連 — 走進博物館

原標題:品讀大連 — 走進博物館


有人說「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會客廳」,當步入這座文化的殿堂,城市的歷史便被濃縮成了一幅幅穿越時空的風情圖畫。此刻,你若在這裡坐一坐,享受下凝固的瞬間,用心去品讀城市過往的榮耀和落寞,那麼,這裡的魅力真的會讓你捨不得離開!


我國第一座有人類居住的海島


早在六七千年以前,長海縣廣鹿島的小珠山上升起了大連地區第一縷炊煙,這也是目前考古發現的中國第一座有人類居住的海島。更讓我們感興趣的是,展示在小珠山遺址陳列館中,帶有符號性質的石質墜飾、原始宗教起源的神秘人面飾等史前遺存,正在為世人講述著獨一無二的遠古海島文明。


小珠山遺址發掘出土遺存


陳列館距離小珠山遺址僅有五六百米遠,館藏的文物展品都出土於遺址發掘現場,雖然它們歷經了幾千年的封存,但依舊能夠呈現出當時的精彩與細緻。



大連市廣鹿島小珠山遺址陳列館


極具意義的還有,在陳列館中介紹了小珠山遺址考古發掘時出現的大量蕎麥種子,這是目前我國最早的蕎麥遺存,為解決蕎麥起源和傳播這一世界性問題提供了最新的材料,同時也見證了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創造的耕種文化。


陳列館的另一區域則介紹了,發現於遼東半島迄今年代最早的制骨作坊,距今6500餘年,其中作坊北牆附近出土了大量鹿科動物骨骼,房址內還發現鹿角製作的骨器、角製品以及各類加工骨器用的石器,這些遺存為研究史前時期人類的社會分工和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提供了珍貴資料。



陳列館展板資料


走進小珠山遺址陳列館,彷彿穿越到了那個遙遠的石器時代,先民們在山林中狩獵、在海岸邊捕魚、在農田間耕種、在聚落旁織布……,大連地區同樣具有悠久的史前文化歷史。


東北地區漢墓編年序列的坐標

時光荏苒,歷史的車輪不斷前行,將所有的記憶碾在車轍之上。兩千年前的大漢王朝在中原地區強勢崛起,而大連地區始於燕秦的建置,在漢代得以正式完成。


以遼寧省北鎮市境內的醫巫閭山為界,醫巫閭山東側為遼東,西側為遼西,大連地區即歸屬燕遼東郡轄地。漢武帝廢燕王后,沿襲燕秦時期建置,大連地區仍為遼東郡所轄。兩漢時期,大連地區長期是遼東郡沓氏縣和文(汶)縣的轄境,這一時期,大連地區呈現出一派繁榮興盛的景象。可以說,當時的遼東郡政治中心處於郡治所在地襄平(今遼陽),那麼還有一個文化、經濟中心,那就是大連地區,眾多的漢城遺址見證著這裡千年前的城市文明。



大連漢墓博物館


古代城址和墓葬往往是相伴而生,大連漢墓博物館坐落在市內的甘井子區營城子鎮,展示有營城子漢墓原址和大連地區兩漢時期墓葬出土的各類文物,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2號貝磚木合築墓


大量的漢代墓葬考古成果證明,大連所處的遼東半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中原地區是密不可分的。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在遼東半島區域內所發現的漢墓已達數十組群,計千餘座,其範圍之廣、規模之宏偉、殉葬和隨葬物品之豐富,均表明遼東半島在漢代已經是人口稠密、文化發達、經濟繁榮的遼東地區交通樞紐。



營城子漢墓群出土 金質「十龍」帶扣(複製品)

如果說洛陽燒溝漢墓群和廣州漢墓群的發掘基本建立起中原地區和嶺南地區漢墓編年序列,那麼,大連地區漢墓群的發掘和研究將成為東北地區漢墓編年序列的坐標,具有深遠的意義。


唐代冊封管轄東北邊疆的見證


東漢末年,天下分裂,大連地區也未能躲避割據勢力的混戰。至唐王朝對東北諸部族採取恩威並施的固邊政策後,大連地區才隨當時的東北邊疆進入到一個較為安定的長期發展階段。


1300餘年前,大唐帝國冊封東北渤海國王的「委任狀」,被立於遼東半島南端的黃金山下。僅僅的二十九個刻石文字蒼勁有力,「敕持節宣勞靺羯使、鴻臚卿崔,忻井兩口,永為記驗,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成為中國東北自古以來便已納入大唐帝國版圖最有法律效用的實物證據。唐鴻臚井刻石也記載著中國統一的歷史進程,對中國東北史、民族史、文化史的研究和傳承具有重要的價值。而當年立碑石的黃金山位於現今的大連市旅順口區。



唐鴻臚井碑拓片(羅振玉海外攜歸)


世事滄桑,近代的日俄戰爭後,日本海軍發現這塊唐碑,並掠至日本上獻皇室,至今一直存放在日本皇宮庭院內,並列為日本的國家專有財產,規定不準人們進入參觀,不得公開。



著名書法家張本義先生題寫館名


唐鴻臚井刻石曾經被立於大連地區,之後又因為發生在這裡的掠奪而漂泊異鄉。作為具有重要意義的海外流失第一國寶,需要向更多的國人進行宣傳介紹,位於大連市高新園區的唐鴻臚井刻石紀念館在2017年9月17日正式落成,承擔起了這份艱辛的社會義務,並為千年鴻臚井刻石在大連重建了新家。


唐鴻臚井刻石紀念館展廳


在紀念館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唐鴻臚井刻石的「前生今世」。前人之懷古、今人之紀念,大量的相關文獻、圖片和實物資料會讓我們在了解這段歷史的同時,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實際行動祈盼國寶早日回歸祖國。


古代文明和藝術瑰寶的珍藏庫


坐落在大連市旅順口區太陽溝的旅順博物館,創建於1917年,是東北地區最早的博物館,也是中國博物館發軔的見證。2008年5月中國國家文物局評選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共83家,旅順博物館位列其中。



旅順博物館 建築外景


旅順博物館館舍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也是珍貴的文物,列為國家一級。建築中高聳的塔樓、拱券形的門廊、古希臘風格石柱和變幻的山花、別緻的飾面等,堪稱融古希臘、古羅馬、文藝復興時期和東方建築特色於一體的建築藝術精品。



歐式裝飾元素

當我們還沉浸在欣賞這幢獨具特色歐式建築的時候,不知不覺中走進了高大氣派、寬敞明亮的建築內部,展廳周邊有大小各異的柱廊式拱門相連,分隔式天花均勻排列。



旅順博物館 內部展廳


2017年旅順博物館剛剛度過百年華誕,百年歷史發展奠定了旅順博物館豐厚的藏品資源,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6萬餘件,文物資料30餘萬件,包括以「大谷光瑞收集品」為主的絲綢之路文物和以「羅振玉舊藏品」為主的中國古代藝術品兩大體系。



犍陀羅石雕佛頭像



西周 過伯簋



北宋蘇軾《陽羨帖》

這裡見證著大連的古代文明,流露出遼東半島文化的獨特氣質,館藏大連地方出土文物上自舊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時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序列,是了解大連及東北歷史的不錯選擇。回眸百年,旅順博物館與大連這座城市共同在風雨中徐徐而行!


半部中國近代史的旅順回憶錄


「一座旅順口,半部近代史」,1894 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和1904年的日俄戰爭,旅順作為主戰場,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


然而「知史勿忘國恥,興邦仍需強國!」日本侵略者在旅順進行的殘暴屠殺正如素素在《旅順口往事》中寫道:「這種毀滅性的屠殺,對人類以及人類文明,屬於萬劫不復的災難和黑暗。」



旅順萬忠墓紀念館


沿著台階緩步而至旅順萬忠墓紀念館,這裡銘刻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反帝鬥爭精神,也記載了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犯下的血腥罪行。



旅順萬忠墓


當年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旅順口,約兩萬冤魂埋骨在白玉山東麓。今天的我們不忍回憶這場大屠殺的情景,可是侵略者慘無人道的罪惡行徑必須被時刻銘記。1894年11月21日-24日,上至年邁的老人,下至剛出生的嬰兒,他(她)們的生命被無情的定格在了那滅絕人性的四天三夜中。


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


在旅順,還有一處帝國主義列強侵華和反人類行徑的鐵證,那是一座監獄,是由兩個帝國主義國家,在第三國先後建造的監獄——旅順日俄監獄,如今這裡已經向公眾開放展示,成為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



灰磚與紅磚的牢房建築


這座牢房建築有些奇特,看一下館介,原來灰磚部分是沙俄1902年修建,紅磚部分則是1907年日本在此基礎上擴建的。監獄內部共有牢房275間,可同時關押2000多人,每層牢房都是並列兩排,在走廊地面中間安裝著鐵箅子,除可供看守監視外,還能夠透光和上下空氣流通。



旅順日俄監獄的牢房


陰森恐怖的監獄,四周建有周長725米,高4米的紅磚圍牆,架設著電網和碉樓。監獄圍牆內,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還設有檢身室、刑訊室、絞刑室和15座工場;監獄圍牆外,有強迫被關押者服苦役的窯場、林場、果園、菜地等,總佔地面積22.6萬平方米。許多中國、朝鮮、日本、俄羅斯和埃及等國家的人民,曾被囚禁和屠殺於此。


百年港口文化的大連發展歷程


大連現代博物館


主題牆下的船錨雕塑,寓意著大連是一個依港而建的城市。當走進大連現代博物館二樓《近代大連》展覽的序廳,你將邁開探尋近代大連百年變遷的步伐。



《近代大連》展覽序廳的船錨雕塑


遼東半島的最南端,那時被稱為東西青泥窪,暮靄中的幾縷炊煙,海岸邊停靠的漁船,便是當初小漁村的生活情景。隨著沙俄急於不斷地在東方擴大勢力範圍,這裡被選定為東方俄羅斯的第一戰略要地,並決定建設成一座國際港口城市,幾位對法國文化情有獨鐘的俄國城市規劃設計師來到後,為這座新城市取名「達里尼」,俄語意為「遙遠的地方」。正當俄國人「東方巴黎」夢剛剛開始的時候,日俄戰爭的硝煙熊熊燃起,將大連地區由沙俄的「旅大租地」變成了日本的「遼東租借地」,大連又成為日本侵佔東北乃至中國的橋頭堡。



《近代大連》展覽的展廳內容


滄桑的歷史必將留下刻骨銘心的時代烙印,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帝國主義殖民統治,折射了這座城市斑駁的時間光影。在整個展覽陳列中,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被大量運用,並結合微縮景觀、幻影成像、電子沙盤等多媒體技術手段的共同呈現,最終凝聚成人們對那份綿長悠遠歲月的思索和記憶。


遼南地區古樸淳厚的民俗風情

民俗,是一種特殊文化,是在漫長的歷史中自然形成。一旦形成之後,便具有了超時代的穩定性,從而成為相沿成習的社會現象。



民俗博物館


位於甘井子區營城子的民俗博物館是東北地區規模最大、最具民俗特色的博物館。在這裡我們可以體味遼南地區舊社會的各種民俗風情、老大連近代城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聆聽這座城市在成長與發展中的民間故事,從而架起一座歷史與現實民間生活的橋樑。


各具特色的地方區域歷史文化


大連市的行政區劃中包括金州區、普蘭店區、瓦房店市和庄河市,每一個地區也都展現著各自的地域歷史文化特點。


金州博物館



金州博物館


金州之名,始於金代,可謂大連歷史文化之根。金州博物館始建於1958年,是我國東北地區第一座縣級博物館,1962年郭沫若為該館書寫了「金州博物館」館名。館內現有「金州簡史陳列」、「金州古城沙盤模型」和國家一、二、三級文物600多件。



金州古城沙盤模型


普蘭店區博物館



普蘭店區博物館


普蘭店別稱「蓮城」,在上世紀初,普蘭店東郊發現千年古蓮子,引起了世界植物界的轟動,被世界植物界公認,屬植物界的活化石。特別令人稱絕的是,古蓮子經過培育仍然能夠發芽開花,而後不僅可以欣賞,還可食用、藥用,營養價值極高,實為植物界的一大奇觀。這一奇觀同普蘭店地區的歷史文化也同樣在普蘭店區博物館展示著。



千年古蓮子


瓦房店市博物館



瓦房店市博物館


早在遙遠的1.7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瓦房店市郊的古龍山就有先人生活的足跡,古人類以遊獵野馬為生,所以被稱之為「獵馬人」。而瓦房店博物館則是依瓦房店舊址而建,其舊址記中寫道「清代初年遼東地廣人稀,瓦房店時為河畔林地稍有人煙更無地名,一六五二年清政府頒布遼東招民墾荒獎勵,例則:山東登州萊州之創關東者多有此經過……」。



瓦房店舊址記


庄河市博物館



庄河市博物館


庄河撤縣設市的歷史不長,但在這片土地上繁衍和生存的人類歷史卻是很早,轄區內還留有眾多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和遺存。庄河市博物館搜集並保存著這些珍貴遺迹,讓我們了解到庄河這座城市是在一個非常有深厚歷史文化提煉的沃土中建成的。



庄河新石器時代遺存介紹


品讀的意義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詩中有兩句,「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這恰巧正符合現代人的精神困境——想了解城市的歷史和文化,想提升認知但又無從下手,有一天發現了各類博物館,便頓然醒悟。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樑。很多人通過博物館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認識我們的家鄉,熱愛這座城市,那就從走近、品讀自己身邊的博物館開始吧!


巴比葫蘆 於祥雲書房


2018年6月16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比葫蘆 的精彩文章:

旅順北路要建「漢風古韻一條街」

TAG:巴比葫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