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亞裔喜劇片北美票房奪冠背後:不容忽視的亞洲財富崛起

全亞裔喜劇片北美票房奪冠背後:不容忽視的亞洲財富崛起

在剛過去的一周里,奪得北美地區周末票房榜冠軍的是一部輕鬆愉快的愛情喜劇片。它最大的賣點顯而易見——《瘋狂的亞洲富豪》,又名《摘金奇緣》,是一部時隔多年再次

由全亞裔主角聯袂出演的好萊塢電影。

影片劇情很簡單,女主角瑞秋·周是紐約大學的美籍華裔經濟學家,有一位來自新加坡的帥氣男友尼克·楊。然而當她跟隨男友前往新加坡後才發現,男友並非和自己一樣靠個人奮鬥躋身中產階級,而是出身當地最富有的上流社會。

電影劇照

從意想不到的身份反差展開的浪漫劇情在好萊塢商業片中並不少見,但當它把背景轉移至新加坡,並由亞裔演員來演繹時,便自然而然擁有一種顛覆性——據報道,這是1993年的《喜福會》之後第一部由全亞裔出演的好萊塢電影。

更難得的是,在

亞洲每兩天就誕生一位億萬富翁的當下,這部電影

在美國主流市場生動地展示出亞洲富豪群體近年來不容忽視的崛起。

亞裔形象突破

在上一個周末,《瘋狂的亞洲富豪》獲得2650萬美元的票房,榮登北美周末票房榜冠軍,前五天票房累計達到3400萬美元,遠超此前預測。顯然,亞裔觀影群眾對這一成績功不可沒。數據顯示,該片擁有四成亞洲觀眾,而2016年統計顯示,亞裔在美國經常看電影的觀眾里只佔11%。

影片改編自2013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而小說作者凱文·關放棄了來自Netflix提供的豐厚報酬,以象徵性的1美元價格賣出版權,從而保留了創作控制權,並將大權交給美籍華裔導演朱浩偉(執導過《驚天魔盜團2》)。

CNN專欄作者傑夫·楊評論稱,對於他們這些亞裔美國人來說,這部電影是一個里程碑,他們(好萊塢)終於開始感受到這個行業的變化。在過去的25年里,他們似乎害怕讓多個亞裔同時出現在銀幕上,害怕嚇跑非亞裔觀眾。

的確,這是一部由非白人主創講述的非白人故事,主線又是所有觀眾樂於見到的普世價值與喜劇元素,並且獲得了相當不錯的票房成績。新聞網站Quartz文章稱,這使得電影行業難以再利用商業表現差作為迴避少數族裔題材的借口。

亞洲富豪崛起

與此同時,除了讓亞洲人和亞裔美國人的形象在好萊塢獲得突破外,

《瘋狂的亞洲富豪》

也成為亞洲經濟崛起的最新代言。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詹姆斯·克萊伯垂(James Crabtree)在

《金融時報》撰文分析指出,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有關超級富豪影響力日益增長的報道已經很多。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富豪數量已經從十年前的1000人左右上升到今年的2208人。然而,對超級富豪的聚焦影響了人們對其構成變化的關注——尤其是這一群體正在向崛起的亞洲強國轉移的過程。

2017年10月,瑞銀集團聯合普華永道發布的最新全球億萬富豪調研報告顯示,亞洲富豪人數首次超過美國。從增速來看,亞洲幾乎每兩天就誕生一位億萬富翁。

來源:視覺中國

在這種財富從西方向東方轉移的過程中,中國無疑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

克萊伯垂文中提到,

《瘋狂的亞洲富豪》也展現出富有特色的中國財富。雖然它以新加坡為背景,但角色都擁有中國血統,這讓西方觀眾罕見地洞察海外華人中的商界精英,以及他們在東南亞市場的主宰地位。

在電影和小說的開頭,男主角的母親被倫敦一家高檔酒店的種族主義經理拒之門外。作為報復,她打電話給丈夫,讓他當場買下這處房產——

克萊伯垂認為,

這也暗示了中國商人在海外的收購狂潮。

而新加坡作家帕拉格·康納(Parag Khanna)認為,儘管西方電影觀眾可能會被瘋狂的亞洲富人的浪漫故事迷住,但他們或許不太能適應這種崛起中的亞洲。

他在即將出版的新書《亞洲人就是未來》(The Future is Asian)表示:「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因為亞洲人過去為我們製造東西,現在是我們在為他們製造東西。」「關鍵是,每天都有更多瘋狂的亞洲富豪被創造出來。這部電影會讓人們意識到這一點。」

無法代表全亞洲

顯然,

《瘋狂的亞洲富豪》被賦予了遠超一部普通愛情喜劇片的意義。

紐約時報》稱讚它是「電影界的哈雷彗星」,承載著整個亞裔群體對於在美國主流文化中有更大話語權的渴望。

即便不考慮作者是新加坡裔美國人的因素,這部電影的選址也頗有依據:

德國保險公司安聯集團去年10月發布的《世界財富報告》顯示,

新加坡

亞洲人均金融資產最多的國家,

除負債額以外的現金、銀行儲蓄、保險和股票等的總和達到近9萬歐元。同時,新加坡長期和中國香港競爭著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新加坡風光

但質疑也隨之而來。首先,

這部電影雖然以新加坡為主要場景,但主演是亞裔美國人和英籍東亞人,新加坡演員大多是配角。當地演員還表示,他們被告知要少用新加坡式英語和身份標識,預告片中幾乎沒有新加坡口音。

而在新加坡內部,這部影片最明顯的缺陷是無視了新加坡的印度裔和馬來西亞血統居民,二者大約佔新加坡人口的四分之一。它對於東亞面孔的過度關注和對於南亞和東南亞裔的無視讓Twitter上催生出新的話題標籤#

BrownAsiansExist(「棕皮膚亞洲人也存在」)。

BBC一篇影評認為,這些令人擔憂的跡象表明,

《瘋狂的亞洲富豪》

急於實現自己突破亞裔形象的目標,卻進而曲解了新加坡的形象,把新加坡當成亞裔美國人的一種幻想。

不過另一方面,對這部電影寄予過多期望,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實行雙重標準。《紐約客》作者范嘉陽(音譯)說:「當其他由白人主演的電影只被要求令人信服地講述一個故事時,

《瘋狂的亞洲富豪》

必須同時滿足互相矛盾的需要,這又意味著什麼?」

近日,電影原著作者凱文·關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他接下來想寫瘋狂的亞洲窮人,或者只是瘋狂的普通亞洲人。

我已經寫了三本關於1%人群的書。如今,我想繼續對這一寬泛定義的探索,寫寫世界各地亞洲人的其他方面。至少我想展示出,他們能與瘋狂的亞洲富豪一樣酷。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衝進世界盃決賽賽場與姆巴佩擊掌 這些女孩兒是誰?
端午假期去哪兒旅行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