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賞范寬山水畫,尋清涼!

賞范寬山水畫,尋清涼!

范寬,北宋山水畫家,因為他性情寬厚,不拘成禮,時人呼之為「寬」,遂以范寬自名。據《宣和畫譜》記載,他「風儀峭古,進止疏野,性嗜酒,落魄不拘世故。」

范寬早年師從荊浩、李成,而能自出機杼,與兩位師長並稱北宋初年的三大家。范寬的作品多取材於其家鄉陝西關中一帶的山嶽,雄闊壯美,筆力渾厚。注意寫生,多採用全景式高遠構圖,著名書畫家米芾在其《畫史》中說「范寬山水,顯顯如恆岱。」

【名稱】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

【年代】宋代

【簡介】絹本,淺設色畫,縱:206.3厘米,橫:103.3厘米。故宮舊藏,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溪山行旅》為范寬的代表作品,此圖是他傳世的唯一真跡,也是台北故宮的天字型大小重寶。該作品以淺淡的色彩作極為精緻的構圖,舉凡山川流水、高山岩石,都能細心勾勒且呈現出立體的空間感,受到歷代收藏家珍愛,而愛畫的蔣自然也不能錯過如此佳品。畫中有許多印記。其中「御書之寶」方璽的印文和印色,具有明顯的宋代特點,說明此畫曾經被收藏於北宋的皇宮。隨著金兵南下,北宋滅亡,皇宮裡的大量珍寶繪畫開始流散於民間,其中也包括范寬的《溪山行旅圖》。細看畫,乾隆皇帝專門用於收藏的印鑒也在其中。

在山路上出現一支商旅隊伍,路邊一灣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飛瀑。

畫中人物與馱獸比例雖小,但面目、裝束、道具都不馬虎,動作亦十分鮮活,證明範寬並不只有山石造型方面的功力而已。人物、馬匹亦能夠在尺寸極為渺小的限制下,活靈活現,使得觀者看此畫時,如聞水聲、人聲、騾馬聲,也點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題,的確妙哉!

《溪山行旅圖》范寬把簽名藏在右下角的樹叢中。

這個簽名直到1958年8月5日才被李霖燦(時任台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發現。李霖燦採用了網球法,也就是把畫面分成若干個小格,一個一個看,才發現了范寬的簽名。

《溪山行旅圖》(局部)

《溪山行旅圖》最大的妙處就在,其靜止的畫面有一種莫名的動感,一幅空間藝術的繪畫卻有一種時間藝術的感覺。面對這幅一千多年前古人的繪畫,可以體味畫中令人心醉的意境。

【名稱】宋 范寬 臨流獨坐圖

【年代】宋代

【簡介】絹本,淡設色,縱:166.1厘米,橫:106.3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范寬的《臨流獨坐圖》是又一表現層巒疊嶂、千岩萬壑的巨制。深郁的山坳間騰起瀰漫浮動的雲霧,吐吞變滅,更加強了忘身於萬山之中的感覺。卜居期間往往成天端坐,放眼四望自然景觀,從中尋求繪畫的情趣。即使是雪夜,也在室外凝神觀察,以便觸發靈感。

此圖無款,表現的是崇山峻岭的山野景象。山中點綴溪流飛瀑和樓閣寺觀,氣勢恢弘,雲煙浮動,近岸秋林老屋旁有一老叟在臨流撫琴。畫幅上有明洪武時蘇伯衡等人的題詩,鈐有「式古堂卞氏」、「天目吳元讓圖書」、「王獻臣印」、「希代之珍」及乾隆等收藏印。《式古堂書畫匯考》和《石渠寶芨續編》著錄。

【名稱】宋 范寬 雪景寒林圖

【年代】宋代

【簡介】絹本,水墨,縱193.5厘米,橫160.3厘米。原屬圓明園收藏,現藏於天津市博物館。

《雪景寒林圖》,氣勢磅礴,境界深遠,動人心魄,生動地描繪出秦地雪後山川、林塑如詩景象,為其代表作之一。筆墨濃重潤澤,層次分明,皴擦、渲染並用。他以粗壯的線條勾勒山石、林樹,結實、嚴緊,用細密的「雨點皴」表現山石的質感。皴擦烘染時,注意留出坡石、山頂的空白,以強調雪意。此外還應注意畫出林木濃密、枝椏銳利的感覺。

目前學術界對《雪景寒林圖》是否范寬真跡尚有爭議。長期以來。此圖流傳不明。圖上之印「御書之寶」方璽的印文和印色都具有宋代特點,可見宋代藏於宮中。從此至明代,不知流落何處。明末清初,被收藏家梁清標收藏,圖上有「蕉林」「蕉林收藏」朱文方印兩枚和「觀其大略」白文一枚。其後見錄於《墨綠匯觀》,有「安氏儀周書畫之章」、「思源堂」白文方印兩枚和「麓印」朱文方印一枚。大概與此同時,押有「乾隆御書之寶」,說明此圖曾被清宮收藏。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又流落民間,被收藏家張翼購得。今有「潞河張翼藏書記」朱文方印和「文孚嗣守」白文方印兩印。

【名稱】宋 范寬 雪山蕭寺圖

【年代】宋代

【簡介】立軸,絹本,淡設色,縱182.4厘米,橫108.2厘米。故宮舊藏,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范寬山水多作雪景,在中國山水畫中表現雪景該以他為最早了。這是他的一幅表現雪中山水的代表作品,構圖不同於其他作品。畫中山石樹木直現於幅前,不留空間,讓觀賞者覺得有一股寒氣襲來的身臨其境感。

此圖無款,王鐸題為范寬之作。畫面畫皚皚白雪覆蓋下的群山深谷,山頂密林寒樹叢生,山澗布置古剎、寒泉及行旅,以水墨染出陰翳的天空,山石皴筆不多而氣象雄渾,依然顯示出范寬「寫山真骨」、「與山傳神」的精湛技藝。畫上鈐有清嘉慶諸璽,詩堂有王鐸題「博大奇奧,氣骨玄邈,用荊關董巨運之一機,而靈韻雄邁允為古今第一。」

《雪山樓閣圖》 波士頓美術館 傳范寬

此畫結構嚴謹,氣勢雄偉。畫面左下角有漁夫正賣魚於顧客,山間小路上的行人冒匆匆趕路,形態生動,比例自然,形象與《溪山行旅圖》中的商旅有異曲同工之妙。此畫皴法多是雨點皴,畫中景抽繪樹木,用筆遒勁,姿態各異,為畫面平添生氣。近處的柏樹,筆法極其精彩。主峰作寒林密布,如茸似毯,密而不亂,是一幅非常優秀的宋代精品。

《秋林飛瀑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 清宮舊藏 南宋畫

《秋林飛瀑圖》縱181厘米,橫99.5厘米,在傳世千年的古畫中,也算得上一件大作品,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圖繪一山聳峙,山頭山下密布叢林,有茅舍隱約其中;遠處見城樓,飛瀑拾級而下,近前有木橋連岸,山路通達。這是一幅適合人居的美奐的山景,經過霜降的叢樹一片緋紅,秋色熱烈明艷,絕無蕭瑟凋蔽之感。構圖並不複雜,但卻極見功力:一峰高聳,山石和叢林結合在一起,層層深入;由遠而近、曲折而下的山泉,則將其分割成疏密有致的空間,與茅舍、木橋、山路結合一體。無論是樹木,還是山石,勾、皴的線條都十分堅挺遒勁。山下叢樹的樹葉,方、圓、長條之形俱備,用雙勾法勾勒,凝練精到。山石用水墨依明暗分層積染,而樹葉則敷以硃砂色,古雅瑰麗。整幅畫映射出典型的宋畫的風采。

《踏雪尋梅圖》 故宮博物院 張伯英誤題

《明人畫踏雪尋梅圖軸》是明代創作的一幅畫。該圖無作者款印,屬明代浙派支流江夏派的畫風,有張伯英題籤「宋范寬雪景圖」,實為誤題。

在中國的所有山水畫家中,范寬是為數不多的可以真正走進大自然的畫家。他有著自己完全不同的山水畫風格,所以說當時的范寬創作出來的山水畫有劃時代的意義,也為後世許多山水畫家立下了標杆。

責任編輯:戈多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號收藏網 的精彩文章:

油畫般的攝影,美得讓人窒息!
大師們的「絕筆」之作,最真實的心靈告白!

TAG:壹號收藏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