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炸伊拉克核設施保安全,以色列跨2國領空奇襲巴格達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核武「原子彈」,瞬間整座城市「灰飛煙滅」,約20萬日本市民在爆炸聲中喪生,核武至此成為讓全世界人民都膽怯的「終極武器」。
1979年7月薩達姆登上伊拉克總統寶座,出於壯大國防實力,伊拉克開始加快推行自己的核武發展計劃,希望以掌握「終極武器」為籌碼,完成將伊拉克變成地區大國的夢想。
與此同時該計劃得到了法國人的鼎力支持,在伊拉克和平利用核能的面具下,法國人幫助其在1979年前後建造了一座40兆瓦的輕水式核反應堆與一座小型試驗性質的反應爐,換取伊拉克的工業訂單以及石油出口承諾。
對於法國人的行為,作為伊拉克在意識形態上的對手以色列慌了,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雖然伊拉克跟以色列不是直接衝突方,但以色列因其支援敘利亞,打掉了伊拉克約80輛坦克。
與此同時以色列情報機構的評估報告也出來了,通過對所掌握的情報進行深度分析,情報機構判斷到1981年年底伊拉克就能製造核武器。
由於一旦伊拉克將核武造了出來,以以色列的國土面積來說,一旦再打一場中東戰爭,以色列可能就會瞬間滅國,因而為了自身的國家安全,以色列不得不阻止伊拉克的擁核計劃。
至於怎樣去阻止,經過高層的反覆討論,以色列決定用千里突襲的辦法,對伊拉克的核武設施進行手術刀式的精準打擊,讓其徹底變成一片廢墟,斷了伊拉克的擁核夢。
為此以色列集中了6架F15和8架F16組成特種作戰編隊,根據作戰要求該編隊於1981年6月7日下午騰空而起,直撲伊拉克核設施所在地巴格達郊區。
由於以色列跟伊拉克在疆域不是直接接壤,中間還夾雜著沙特、約旦,因而以色列戰機必須穿越二者的領空,而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出現在它國領土上屬於「侵略」行為。
加之沙特、約旦是中東反以色列的主力之一,若是以色列說去打伊拉克,根本無法拿到過境權,所以以色列的這次行為可謂是九死一生,說不定還未到伊拉克境內就被圍而殲滅之。
因而以色列為了保證任務能夠順利完成,首先在戰機身上塗了約旦空軍標記,再而選擇了沿著沙特、約旦的邊境線走,盡量在二者的雷達偵查範圍的交叉死角中飛行。
然而就算以色列如此小心,在前進的過程中依舊遇到了「麻煩」,途徑沙特和約旦均被相關雷達給發現了,好在編隊內有精通阿拉伯語和美式英語的達人。
沙特問是哪裡的人,聽到的是用流利阿拉伯語回答的「約旦空軍,例行訓練」,約旦詢問是什麼身份,聽到的是美式英語應答「我們是民航」。
就這樣依靠在語言上的機靈勁,以色列得以在18時30分到達主戰場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郊區,且僅用2分鐘的俯衝投彈就將其花4億美元打造的核設施付之一炬。
由於未能料到以色列能夠跨越2國領空,超1000公里的距離來打自己,一時間負責防禦的伊拉克士兵茫然不知所措,對空的防禦導彈系統幾乎沒有發射,僅聽高射炮不停的射擊。
而射擊並未擊中一架以色列戰機,那射擊的炮聲彷彿成為了以色列戰機揚長而去的「歡慶伴奏」。
配圖來源網路,版權人若覺不妥,聯繫我們!立馬刪除
※歐洲最「悲劇」的大國,曾被3個鄰國揍到從地圖消失
※你知道嗎?法國、巴西不但是「鄰國」,還「國土」接壤
TAG:袁載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