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個感動之張居正的改革
365個感動之張居正的改革
明朝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朝代,明朝的人物在歷史上也是不可小覷的,如果要給明朝歷史人物整一個排行榜的話,上榜人會有朱元璋、朱棣、王陽明、海瑞、戚繼光、于謙等等,其中無論名氣之大,還是貢獻之巨,必定不會漏掉一個人:張居正。作為一名改革家,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能與張居正齊名的僅兩人;商鞅、王安石,而這三名改革家中唯一有成功經驗、坐享改革成果的也只有張居正,可見作為改革家的張居正在歷史上的地位幾乎無人可及。在明朝歷史上除了立德立功立言皆稱楷模的陽明聖人外,恐怕張居正的地位是無人可撼動的。
張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號太岳,漢族,幼名張白圭。江陵人,時人又稱張江陵。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
張居正5歲識字,7歲能通六經大義,12歲考中秀才,13歲時就參加了鄉試,16歲中舉人。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23歲的張居正考中進士。1567年(隆慶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後遷任內閣次輔,為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隆慶六年,萬曆皇帝登基後,張居正代高拱為首輔。當時明神宗朱翊鈞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張居正在任內閣首輔10年中,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經濟上,改革漕運,清丈土地,打擊豪強,推行"一條鞭法",將田賦、徭役、各項雜稅合併,增加財政收入,"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 至四百餘萬"。在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促進了國泰民安。在政治上,整飭吏治,推行考成法,實行綜核名實考核各級官吏,嚴格獎罰,主張唯賢是用,堅決裁減冗員,「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為之肅然。這些有利於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改革措施,使朝政為之一新。1582年(萬曆十年)7月9日(六月二十)卒,年五十八,贈上柱國,謚文忠(後均被褫奪),張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師的大臣。
張居正的改革觸動了不少權貴的利益,因而招致了頑固守舊派的竭力反對。張居正死後不到一年,其功績曾被徹底否定,改革措施遭延止,張居正在荊州的老家被查抄,直到30多年後才平反昭雪。
從歷史大局看,張居正新政無疑是幾千年封建王朝直至近代前夜影響最為深遠、最為成功的改革。張居正改革的影響,不僅表現在他起衰振隳、力挽狂瀾,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延長了明王朝的國祚;還表現在一舉扭轉「神運鬼輸,亦難為謀」的財政危機,弼成萬曆初年之治,為萬曆年間資本主義萌芽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更體現在對近代前夜國家統一與社會轉型起到的巨大推動作用。可以不誇張的說,大明王朝後70年的延續,完全依賴張居正的改革得以殘喘。
歷史自有公論。與張居正同時代的著名清官海瑞高度評價他"工於謀國,拙於謀身"。明代思想家李贄稱譽張居正為"宰相之傑"。梁啟超稱之為「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黃仁宇在著名的《萬曆十五年》中說:「世間已無張居正。」歷史永遠銘刻著他的功績。
張居正改革的成功,固然有李太后和太監馮寶的竭力支持作後盾,16世紀後期的社會環境給他提供了充分活動的舞台,但最主要的因素還是來自於張居正自身的能力和決心。他剛毅沉穩,多謀善斷,具有極其精巧的管理才能;他針砭時弊,變法圖新,具有極其獨到的思辨頭腦。最值得稱道的是,他具有過人的膽略和勇氣,具有是非得失均不為所動的堅強的意志,在新政遭受非難時他揚言:「得失毀譽關頭,若打不破,天下事無一可為者。」任其「謗書盈篋,終不為所動」。不僅如此,他還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宣稱:「不但一時之毀譽,不關於慮,即萬世之是非,亦所弗計也。」為了堅持改革,他下定了力竭而死的決心:「天下事,非一手一足之力。仆不難破家沉族以徇公家之務,而一時士大夫乃不為分謗任怨,以圖共濟,將奈何哉?計獨有力竭而死已矣!」
壯哉!萬世之是非不為所計!烈哉!獨有力竭而死!
五百來誰著史?燦爛聖賢照神州!我感動!
TAG:溯哥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