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照片:戰地記者拍攝的1938年台兒庄戰役

老照片:戰地記者拍攝的1938年台兒庄戰役

台兒庄戰役中的中國軍隊。1938年初,著名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從法國坐郵輪來到中國,開始了他長達8個月的抗日戰爭拍攝。當年4月初,他抵達抗戰最前線,也是戰鬥最為激烈的地方——台兒庄。

中國軍隊把守一座城門。1938年3月14日-4月15日,國民黨著名將領李宗仁指揮的台兒庄戰役,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經過第五戰區官兵的浴血奮戰,取得了勝利。這場戰役29萬中國軍隊對陣5萬日軍,以傷亡5萬人的代價殲滅日軍1萬餘人,繳獲大批武器裝備。

中國軍隊佔領日軍的地堡。卡帕抵達時,台兒庄戰役已持續了半個月,他想在前線拍攝中日交戰的場面,但遭到李宗仁拒絕(出於生命安全的考慮)。他不能進入戰鬥現場,只好在台兒庄附近的小樹林中拍攝。

參加戰鬥的中國軍隊。前線指揮官孫連仲告訴卡帕等人,他對這場戰役的勝利充滿信心,雖然日軍的裝備和訓練都強於中國軍隊,但到了巷戰,大炮不如手榴彈有效,手榴彈不如大刀有效。後來的事實就是這樣,中國軍隊是靠貼身肉搏、用大刀拼刺刀取勝的。

偵察敵情的中國士兵。4月7日凌晨1時,以孫連仲第2集團軍為主組成的左翼兵團和以湯恩伯第20軍團為主組成的右翼兵團在台兒庄及其附近地區大舉反攻,與日軍展開了巷戰、肉搏戰。一時間,台兒庄城內槍林彈雨,血流成河。日軍頭一次遭到了中國軍隊如此頑強的進攻,很快便潰不成軍。

從戰場退下來的傷兵。4月7日早晨,卡帕到達台兒庄的第四天,中國軍官告訴他:「我們把台兒庄打下來了!」他聽後十分生氣,他還沒有拍到真正的戰鬥場面,戰鬥卻已經結束了。

台兒庄城牆上站崗的中國士兵。卡帕拍下了很多戰後場面的細節,台兒庄城牆上站崗的士兵、從戰場退下來的傷員、轉運物資的部隊、炮火摧毀的房屋……

卡帕看到兩名婦女在幾乎被夷為平地的院子里尋找最後一點生活中的可用之物,他摁下了快門。

台兒庄戰役期間,吃花生的中國軍隊官兵。

中國軍隊通過一座臨時搭建的浮橋。

運輸武器的中國軍隊。4月8日,卡帕很快衝印出他拍攝的台兒庄戰役底片,並通過特快客機送往美國。1938年5月23日,《生活》雜誌刊登了台兒庄大捷的攝影報道。卡帕寫道:「歷史上作為轉折點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鐵盧、葛底斯堡、凡爾登,今天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名字——台兒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歷史 的精彩文章:

老照片:這些晚清封疆大吏,誰最霸氣?
老照片:民國軍閥「馬家軍」控制下的西北社會面貌

TAG: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