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如何看待聯邦德國政府的人工智慧戰略綱領
導讀: 聯邦政府想使德國成為人工智慧的領先地區。但是在他們的綱領性文件中卻缺少重要細節和大構想。當今深度神經網路是人工智慧研究的核心領域。在這方面德國裹足不前。
原文出處:《時代在線》
原文作者: Dirk Peitz
發表時間: 2018年7月 18日
此文由《公益翻譯小使者》提供
譯者:zjjxlyx
校對:喬巧
正文
大家都想成為世界頂尖,對於國家來說也是如此。最好是那些和當今科技有聯繫的領域,而不再只是純未來領域——比如人工智慧。本周三,內閣發布了一份由聯邦經濟局、研究局和就業局一起起草的國家人工智慧戰略的綱領性文件。其中的一個早期目標是:「德國應當成為世界上人工智慧的領先地區。」很多其他國家已經在這方面走在前面了。但這當然不是放棄嘗試的理由。
這種嘗試是基礎性的,它不僅是針對德國的經濟和研究基地,也是針對整個國家的:許多或一部分將會在人工智慧領域出現的、不可預見的應用,將會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的人生、我們的職業和整個社會的本質,尤其是機器學習和深度神經網路。如果我們不想又從美國引進這些產品和應用的話,那德國就得自己動手,發展出自己的戰略。
奧巴馬政府在2016年為美國制定了人工智慧戰略。僅僅基於美國在科技問題方面的重要性,這份戰略就具有指導性意義。這份意向書的重點是——保護美國在該領域從過去到現在所有已有的科技和應用領先,不被世界上其他國家超越。去年中國效仿美國制定了一份雄心勃勃的計劃——到2025年拉平和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差距,在2030年獲得世界領導地位。因為中國領導層極力推動人工智慧領域的鑽研,所以這並不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目標。中國的科技工業能夠在本國不受干擾地發展——貿易保護主義保護本國企業避免來自外部的競爭。此外數以億計的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更是以巨大的客戶群體造福了中國科技企業,使其獲得瘋狂的數據量。這也正好是中國所計劃的社會信用系統的基礎。這些數據還將被用於構造人工智慧的框架。
一點點奧巴馬
由默克爾內閣所認可的德國人工智慧規劃稿,應該在12月初的數字化峰會前被完善成一個實戰策略,並在中美兩國全面計劃的背景下,讓德國相應地引起更多關注。然而美國國家人工智慧研究和發展策略計劃事實上已經被作廢了:這份在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前幾周發布的文件已經被繼任的特朗普政府正式粉碎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真正的替代品。特朗普政府暫時將人工智慧的繼續開發和利用轉讓給了例如谷歌、臉書和亞馬遜等本國科技巨擘。
德國的綱領性文件在很多方面和最初的美國戰略文件相似。文件的開始同樣是一份以完善人工智慧研究為目標的意向書。目標也是相似的,即作用於工作領域的人工智慧不應該取代人。「為此我們必須要確保就業人員在人工智慧發展過程中的中心位置。」該文件如此寫道。在奧巴馬戰略中,這一點的表達更具技術性:「研究應促成人類和人工智慧系統有效的相互作用。」(「Research is needed to create effective interactions between humans and AI systems.」)
對於在運用人工智慧技術時可能出現的倫理和法律後果,聯邦政府的這份綱領性文件帶有明顯的防禦性:「我們希望,人工智慧技術的開發者和使用者應當在利用人工智慧時,加強對於倫理及法律邊界的認識和檢查,是否有必要繼續發展具備高度法律保障的監管框架。」 奧巴馬行政機構2016年更明確地規定,人工智慧系統必須與「倫理、法律及社會目標」相符。
可是德國的出發點與美國和中國這兩個人工智慧大國有本質的不同。在德國沒有像在矽谷那樣能收集和處理巨量數據的企業,也沒有像中國那樣的數字化巨型企業——騰訊、百度和阿里巴巴。至少對於圖像和語音識別這兩個早已日常的應用領域而言,用巨大的數據量去訓練和改善人工智慧系統,是有重要意義的。過去德國在人工智慧基礎研究方面是成功的。然而這些技術的商業目標卻在別的地方被率先實現了。歐盟在數據保護方面的法律規定和美國有很大不同,更別說中國了。中國人對數據保護的概念幾乎是陌生的。在現實中,中國的公民其實就是透明的。
一方面是企業基礎數據的缺乏,另一方面是不斷出現的數據保護規定,兩者都是對每一項德國國家人工智慧戰略的極大限制。就這方面來說,這份綱領性文件所強調的——更大力地提攜德國人工智慧研究基地——是一個可以理解,也很合理的手段,但這也是一個政治性的迴避姿態:凡是人們不能或不願改變的,就最好不要說得太具體。
「利用和部署人工智慧的IT系統可確保高水平的IT安全性,從而最大程度地防止此敏感技術的造假、濫用和公共安全風險。」 ——除了這個保證之外,在這份聯邦政府文件中對於數據安全只有出人意料的寥寥數筆。「 在起草和落實戰略的同時,我們要採納來自數據倫理委員會的建議。」 文中還這樣寫道。但對於該機構正在進行的討論並沒有進一步詳細說明。取而代之的主要是關於數據如何被使用的討論。
與此同時,由人工智慧控制的應用會越來越日常化。每個智能手機或者智能揚聲器的使用者都能與該設備進行語音交流,這些語音助手叫Siri、谷歌和Alexa。她們的背後是會持續學習的,並能夠由此不斷變得"更智能"的機器。人們所不知的是,以語音為基礎的人工智慧早已就被用作過濾器了。比如社交媒體平台Instagram:它會自動屏蔽侮辱性評論,而且那些用德語寫的、甚至是不含髒話的評論也能被屏蔽——Instagram的人工智慧會理解上下文內容,並且辨認出侮辱性的語言。
所以我們其實早就不知不覺地在和人工智慧相處了。未來還有用於圖像識別程序的應用,尤其是人臉識別(這項技術的投入在德國至少是有爭議的),以及用於自動駕駛的控制軟體。醫學診斷更是可以通過這樣的事實被徹底改變:人工智慧將比人類的眼睛更早、更好、更準確地找到和歸類疾病先兆,例如在核磁共振片掃描中。
最後這個例子可以很好地闡明人工智慧的機遇和風險。一方面,有理由希望運用這種技術會給我們各方面的健康帶來益處。另一方面,又存在基本的倫理道德問題:一台機器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影響準備決策,決定醫生該採取什麼治療手段?人工智慧似乎把醫生的職業形象改變了,有沒有可能連醫生都是多餘的了呢?而且如何有效地保護病人的數據呢?如果每一張核磁共振圖都被用來改善人工智慧的診斷,那麼單單匿名化就足夠了嗎?
這份聯邦政府的綱領性文件在這一點上依然很含糊,不過這還只是一份促成進一步討論的草案而已。「人工智慧的發展正在蓬勃地推進,因此,實施人工智慧戰略必須持續接受來自科學、經濟、政治以及社會代表的反饋,以便在德國建立起促進信賴和創新的人工智慧文化。」
意願已在
科學媒體中心(Science Media Center )收集的人工智慧科學界對內閣決定的初步反應還是有所保留的。約根?施密特胡伯(Jürgen Schmidhuber )是瑞士Dalle-Molle研究所人工智慧方面的主管,也是德國最著名的人工智慧研究者。他說,聯邦政府的這份綱領性文件讀起來不錯,但是缺少「具體落實的細節」。德國應該集中精力推動以機器學習和深度神經網路為基礎的「新人工智慧」,然而為此必須先在德國創建新的構架。
來自圖賓根大學維納?萊查德中心(Werner Reichardt Centrum )綜合神經科學所的馬提亞斯?貝特格(Matthias Bethge)認為這份文件再次明確地表達了意願——要將德國變成世界上人工智慧研究的領先地區——「非常好。」不過他提醒大家注意,挑戰在於重新點燃淘金的熱情,並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吸引到歐洲。也許在這份綱領性文件里指出的與法國的合作能夠對實現這些目標有所幫助。法國總統馬克龍至少宣布過該國的科技攻勢。不過這些細節也都很含糊。
五月,新責任基金會(Stiftung Neue Verantwortung )在一份關於人工智慧的國家戰略要點文件中給出了明顯比較具體的意見。研究創新專家委員會的主席、聯邦政府的顧問迪特馬?哈霍夫(Dietmar Harhoff)也是該文件的作者之一。文中,除了明確的、對德國人工智慧推動力度的批判之外,還有要建立起一個「強大的、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倡議。而在聯邦政府的綱領性文件中卻找不到這條意見。或者說是如此隱晦,以至於我們拿著放大鏡也找不到。
哈霍夫和其他作者們在文章中用了一句令人震驚的句子結束了他們的介紹性評論:「好消息是,德國不必重新發明輪子,很多國家已經提出了國家人工智慧戰略,其中不乏好的想法。但現在是德國終於要奮起直追的緊迫時刻了。」
不管怎麼說,聯邦政府遵循了這一點。現在距離給出一份真正具體的國家人工智慧戰略還有大概不到4個月的時間。
TAG:新華二代在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