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全球化視野中的市井都市
首先說明下,這個形容未必恰當。筆者先後來了五次香港,每次四五天左右,關於香港的書籍看了四五本,電影十多部。每次來港,對香港的觀察和理解在加深,每次都會有新的感悟。但是,對香港這個城市,兩點認識是都會有的:第一是全球化都市,漫步在香港街頭,各色人種都會遇見,而且他們很多是在香港工作的;第二,中華文化傳統在香港的傳承也是一個特色,無論是他們文化中的重視男丁,還是小飯館收銀台處擺放的關雲長塑像,還有很多傳統民間俗語等。
所以,每次去,都會感受到香港作為國際化都市的專業化程度,尤其是它的內在-「軟實力」,這是內地很多所謂大城市無法比擬的。同去的家人感覺香港不似上海那樣新樓林立,但是幾天生活下來,通過各種事情,他們切身感受到香港服務業的專業化程度,以及蘊藏在背後的人文精神支撐。今早從酒店拎著行李去機場,在中環坐上機場快線,家人說充分感受到香港服務的「無縫對接」,這不僅僅是指地鐵,是對香港服務的綜合感受。
但是,同時,香港又是個非常適合生活的城市,在旺角逛街,到廟街吃大排檔,到維多利亞港喝啤酒,就是高樓林立的中環,也有眾多小店可供遊人閑逛。香港的特色小吃,無論是點心,還是零食,乃或港式餐飲,等等,都是給生活或來此遊客很多選擇。
談兩點這次來港的新感受:一、不同於南京地鐵站台單調和商業化的顯示屏,號稱資本主義市場的香港,地鐵站台提示屏內容很溫馨,除了告知下一輛地鐵何時到,然後是不停提醒乘地鐵休息事項,包括告訴乘客如遇到問題,可以向地鐵職員求助,他們會提供幫助。昨天帶孩子在中環地鐵站找洗手間未果,就有職員專門帶我們去他們的洗手間。二、昨天在中環誠品書店,聽見邊上一個母親和三歲女兒用英文對話,再看到書店裡英文書籍,再想到晚上在地鐵上邊上小夥子在手機上看英文文獻,覺得香港的競爭優勢,短期內內地沒有城市可以媲美,至少,這裡的未來—孩子的vision視野和語言優勢,目前內地沒有哪個地方孩子可以比得上。
下面,分享下這次拍的圖片。
在香港機場剛落地,機場里的雷電攝影展
晚上,去社交媒體推薦的香港美食晚餐,據老闆說,這家店開了60年。
次日,在香港大學走廊里拍的城市景色。
過香港天橋,在天橋上拍的照片
在香港天際100觀景台上拍的海邊照片
每次來中環,都會有這個機器人
這邊好像是尖沙咀
當時看到這個大排檔,很興奮,之前來港多次,都沒找到大片的大排檔,這裡好多。後來才發現,這裡就是傳說中的廟街。
登太平山頂,下雨,來了個雨中太平山頂欣賞香港夜景
旺角人真多
香港的公益廣告很多
隨處可見的宗氏組織,還有同鄉會等這些民間組織,這些民間組織其實也是香港社會治理的一部分
TAG:李說你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