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科學育兒,遠離大媽|「別說了,我家孩子真的不缺鈣!」

科學育兒,遠離大媽|「別說了,我家孩子真的不缺鈣!」

科學育兒,遠離大媽|「別說了,我家孩子真的不缺鈣!」

月初的時候,我朋友圈發了一張胖吉米的小背影。

他穿了一條哥哥四五歲時的小短褲,但是在九個月的他身上,竟然有緊身褲的感覺。

其實我就是曬一下他的三頭身,柯基臀,覺得很好笑而已。

大部分人的關注點都在他的胖身材上,但是有一個老阿姨的點與眾不同,

她說:哎喲,吉米媽呀,你家吉米枕禿,這是缺鈣,你給他吃鈣了嗎?

科學育兒,遠離大媽|「別說了,我家孩子真的不缺鈣!」

我特別耐心地回復:

阿姨呀,吉米的奶量足夠他這個月齡孩子對鈣的攝入量要求,輔食也加了,每天我們都出門玩,不需要額外補充鈣了。補鈣多了,對身體更不好。

老阿姨鍥而不捨:

你這就不對了,人家長得瘦小的孩子也就罷了,你家長這麼高這麼大,肯定需要的多,

你給他測測微量元素,測測骨密度,你就知道了,你得相信科學。

老阿姨特別沒事兒閑得認真負責,還找我家裡的老人進行教育。

陳述了缺鈣會帶來的種種問題。

什麼盜汗呀,肚子疼呀,走路慢呀,嚴重的就是佝僂病。

總之中國人民都補過鈣了,怎麼就你家孩子不補!

科學育兒,遠離大媽|「別說了,我家孩子真的不缺鈣!」

我家裡老人不淡定了,開始碎碎念。

你說吉米爬得不太好,是不是缺鈣。

枕禿不就是缺鈣的表現嗎,那會老大枕禿時你還挺擔心,怎麼到了吉米這兒這麼不負責呢。

科學育兒,遠離大媽|「別說了,我家孩子真的不缺鈣!」

上周吉米去體檢,我沒有陪著。

回到家老人就把一張骨密度的測量報告拍在了桌上:

你看看,你看看,我們說你不聽,科學報告你得聽吧,你兒子骨密度偏低,必須得補鈣。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科學育兒,遠離大媽|「別說了,我家孩子真的不缺鈣!」

吉米的阿姨偷偷和我說,測骨密度時,得死死壓著孩子的胳膊腿兒,孩子嗷嗷哭。

我當時又氣又心疼。

有的醫院也真是來不來的就給小嬰兒測一個骨密度,有什麼科學依據!

老人們看我還是一副我就是不給買鈣吃的態度,十分震驚:

你也是有文化的人,你看人家好多文章都寫了,孩子不補鈣,輸在起跑線。

我是有文化,但是我從來不看那些」不!吃!這!個!就!會!死!「的文章呀。

寫文章對吧,我也是有公眾號的人。

來吧,我要跟這個補鈣死磕到底。

科學育兒,遠離大媽|「別說了,我家孩子真的不缺鈣!」

寶寶成長所需要的鈣,靠母乳,奶粉,牛奶,輔食這些夠嗎

很多研究報告里都說,0到6個月的寶寶,每天的鈣需要量為200-400mg;

7到12個月的寶寶每天鈣需要量為400-600mg;

1到3歲的寶寶每天鈣需要量為600-800mg。

0-6個月的孩子,無論是母乳餵養,母乳和配方粉混合餵養,還是配方粉餵養,

都可以從奶中攝取足夠的鈣。

因此孩子正常吃喝就可以了,根本不用額外補鈣。

一般孩子從五個月開始,就添加輔食了。

所以對於半歲以上的孩子,鈣除去從奶製品中獲得,還可以從輔食中獲得了。

只要孩子的飲食正常,配餐合理,是沒有必要額外補充鈣劑的。

對於一歲以下寶寶來說,媽媽們操心的不應該是給買什麼牌子的鈣劑。

而是要琢磨把孩子的奶量控制好,保證每日的奶量。

吉米現在九個月,奶量每天720-750毫升。

他喝的奶粉100毫升含鈣量66毫克, 每日攝取的鈣量足夠成長所需,完全不需要額外補鈣了。

母乳餵養的媽媽也不用懷疑自己的母乳中含鈣少。

每升母乳含鈣大約在350毫克,也完全夠孩子一天所需的鈣了。

而一歲以上的孩子,除去奶量,媽媽們還應該操心孩子食物的多樣性,

深綠色的蔬菜,瘦肉,魚,雞蛋,大豆等等都應該經常出現在餐桌,

讓孩子不挑食,攝入的營養豐富。

有一點媽媽們倒是應該注意。

奶粉或者是母乳中含鈣量是夠的,但是孩子是否吸收得好,就需要維生素D的幫助了。

小寶寶們可以每日補充維生素D3,一般的建議量是400IU/D,鈣的吸收率可以提高60%-75%。

這也完全符合WHO,UNICEF發布的《六月齡內嬰兒餵養指南》六條建議的第四條:生後數日開始補充維生素D,不需補鈣。

寶寶枕禿,長得瘦小,出牙慢,愛出汗,是缺鈣造成的嗎

身邊好多媽媽,一開始也是覺得不用給孩子額外補鈣。

但是因為孩子出現了類似於枕禿,愛出汗等等癥狀,

就架不住身邊大媽們的輪番轟炸,開始動搖了。

科學育兒,遠離大媽|「別說了,我家孩子真的不缺鈣!」

枕禿

吉米的枕禿特別明顯。

但是我發現這完全是因為他總是蹭呀蹭的。

你想呀,小嬰兒的頭髮不多,又軟,成天蹭,能不禿一圈兒嗎。

小孩喜歡蹭頭也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

所以枕禿是很正常的,把它和缺鈣聯繫在一起,根本沒有科學依據。

孩子長得瘦小

吉米是一個高胖子,大媽說了,你家孩子又高又胖,必須補鈣,

不然鈣滿足不了他這麼快的發育。

面對一些長得瘦小一點兒的孩子,大媽也說,趕快補鈣吧,長得慢就是缺鈣。

孩子成長發育有快有慢,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

孩子長得高大或者瘦小,和孩子營養是否均衡,吸收得是否好,

基因遺傳等等都有關係。

單純的把孩子瘦小就歸因是缺鈣,太簡單粗暴。

出牙晚

八個月的時候,吉米就有八顆牙了。

這讓小區里好多奶奶姥姥們不淡定了。

阿姨回來說,大奇奶奶問吉米吃得什麼奶粉。

說大奇一歲多了,才六顆牙,肯定是因為喝他媽媽的奶缺鈣。

我心裡偷偷說,喝他媽媽的奶肯定不會缺鈣,但是這麼說就有點缺心了。

一個母乳媽媽多辛苦,還得背這些鍋!

孩子牙齒長得有快有慢,這主要是由於遺傳基因均定的。

出牙早的孩子4個月就會萌出第一顆牙,出牙晚的孩子10個月才會萌出第一顆乳牙,還有一歲才出牙的孩子。

單純因為孩子出牙晚就說孩子缺鈣特別不可取。

孩子愛出汗

孩子愛出汗很正常,如果孩子運動時或者入睡後不出汗了,說明TA可能發燒了。

孩子出汗多,是因為孩子體內的新陳代謝比大人旺盛得多,出汗是他們主要的散熱方式。

而且他們好動,很多睡覺時都不老實。

孩子愛出汗,只要精神,吃喝玩都正常,媽媽們只需要給他們適當補水,給少蓋點兒,該開空調開空調就可以了。

別的,不用瞎想。

骨密度微量元素這些玩意兒有必要測嗎

答案是沒有什麼必要測。

因為國際上根本沒有嬰幼兒骨密度測量的臨床診斷標準。

而且孩子處在生長發育的高峰期,骨密度較成人就是疏鬆的。

孩子的骨密度偏低不說明缺鈣,只說明孩子在快速成長。

關於測微量元素,婦女之友崔玉濤醫生說:

「這對評估嬰幼兒的營養狀況沒有意義。

食物中所含的微量元素超過20種,目前測微量元素的項目一般只有5,6種。

而且生長異常也不僅僅是微量元素缺乏,家長還是應該把餵養重點放在均衡營養上。

關注宏觀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攝入上。」

科學育兒,遠離大媽|「別說了,我家孩子真的不缺鈣!」

如果媽媽們還是不死心,非要給孩子額外補充鈣劑,

那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補鈣補多了造成的危害,更可怕!

補鈣過量的主要癥狀是身體浮腫,厭食,噁心,便秘,消化不良。

更嚴重的還可能限制大腦發育,影響生長。

血鈣濃度過高,如果鈣沉積在眼角膜周邊將影響視力,

沉積在心臟瓣膜上將影響心臟功能,沉積在血管壁上將加重血管硬化等等。

孩子鈣的攝取完全可以通過飲食完成,而不依靠額外的鈣劑。

奶是首選的補鈣食物。

對於不愛喝牛奶的孩子,可用酸奶替代牛奶,也可以補充乳酪等奶製品。

在輔食上可以通過豆製品、奶製品和魚肉等食物來補充,並且配合陽光的紫外線作用。

通過膳食均衡補鈣不但可行,而且更有效、更划算、更安全、更長久。

另外曬太陽和戶外運動是最好的天然鈣製劑。

關於曬太陽,有一點媽媽們必須注意。

出門前必須給孩子塗好防晒霜,即便是秋冬天,也不能在太陽下直曬,而且要控制曬太陽的時間。

科學育兒,遠離大媽|「別說了,我家孩子真的不缺鈣!」

做完這些調研,寫了這篇文章。

我希望再有人動不動就讓孩子補鈣,媽媽們就把這個文丟給TA。

並且告訴他們,這世界上需要額外補鈣的孩子不多,但需要額外補心的大人很多。

科學育兒,遠離大媽|「別說了,我家孩子真的不缺鈣!」

參考文獻:

1. WHO,UNICEF《六月齡內嬰兒餵養指南》六條建議

2. 原衛生部《母嬰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

3. 原衛生部 《兒童餵養與營養指導技術規範》

4. 中國營養學會《7-24個月嬰幼兒餵養指南》

5. 科技日報,健康指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