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內存延遲——為什麼AMD沒有Intel做的好

內存延遲——為什麼AMD沒有Intel做的好

內存延遲——為什麼AMD沒有Intel做的好

最近AMD發布了新一代32核心64線程的怪獸級CPU——第二代線程撕裂者。這代CPU採用改進的Zen+架構,12nm製程製造,其默認的熱功率就已經達到了250瓦特,國外的發燒友將其超頻至5.1Ghz之後,整個CPU的功率突破了1000瓦特的功率,不過和Intel之前那個28核心5Ghz也突破1000瓦特的CPU比起來,也還是不錯的。

內存延遲——為什麼AMD沒有Intel做的好

不過AMD的Ryzen一直以來有一項指標始終沒法讓玩家們滿意,那就是CPU的內存延遲。由於Ryzen採用了CCX設計,CCX也就是"CPU複合體"的意思。每一個CPU複合體內包含四個Zen CPU核心,但它們是彼此完全獨立的,彼此不會共享任何單元。每個核心都有自己的64KB一級指令緩存、32KB一級數據緩存、512KB二級緩存。其中8MB的三級緩存為四個核心共享,在任何時間,每個四核心模組的L3的訪問上限都被限制在了8MB,所以即便是兩者擁有相同的16MB L3緩存,但實際容量卻相差一半。導致Ryzen在訪問數據突破8MB時就要向內存尋求數據,從而導致內存延遲大幅增加。

內存延遲——為什麼AMD沒有Intel做的好

通過測試也可以發現,確實Ryzen架構下L3的緩存會變得非常的高,而內存延遲高的負面影響就是遊戲性能的下降,最近在AMD的發布會上AMD也坦言承認,自己的多核心處理器在和Intel的處理器比較時候,遊戲性能會有所落後。但是如此之多核心的處理器,肯定不是用於玩遊戲的了,其面向更為專業的領域,在影視後期以及更為專業的領域其效果會更加出色,對於這樣的怪獸處理器,遊戲性能的不足也只能是說明術業有專攻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