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論壇:國際競爭新形勢下我國人工智慧發展戰略
2013年以來,世界主要國家無一例外都開始對人工智慧進行布局。迄今為止,中美英法德日韓印等國,都相繼發布了人工智慧戰略及規劃。人工智慧不但早已成為全世界競逐的賽道,而且競爭正在日趨白熱化。
總體來看,由於經濟體量、數據資源和投入成本的不同,世界各國在人工智慧上的關注焦點和目標也有所差異。得益於經濟規模較大、投入可觀、數據資源豐富,中國當前的人工智慧發展水平儘管與美國有差距,但對比其他國家目前仍處於相對領先的位置。
今年以來發生的一系列風波,已經充分說明核心技術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在人工智慧這場不斷提速的國際競爭中,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保證自己在賽道中的位置?來自多所知名高校的學者及企業人士將在這場「國際競爭新形勢下我國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的主題研討中各抒己見。
論壇簡介
人工智慧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把發展人工智慧作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維護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加緊出台規劃和政策,圍繞核心技術、頂尖人才、標準規範等強化部署,力圖在新一輪國際科技競爭中掌握主導權,人工智慧已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
我國發展人工智慧具有良好基礎。經過多年的持續積累,我國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國際科技論文發表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已居世界第二,部分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實現重要突破。加速積累的技術能力與海量的數據資源、巨大的應用需求、開放的市場環境有機結合,形成了我國人工智慧發展的獨特優勢。同時,我國人工智慧整體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缺少重大原創成果,在基礎理論、核心演算法以及關鍵設備、高端晶元、重大產品與系統、基礎材料、元器件、軟體與介面等方面差距較大;科研機構和企業尚未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圈和產業鏈,缺乏系統的超前研發布局;人工智慧尖端人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適應人工智慧發展的基礎設施、政策法規、標準體系亟待完善。
本論壇匯聚我國人工智慧各分支的領軍人物,面對新形勢新需求,以「緊扣發展、研判大勢、主動謀劃、把握方向、搶佔先機」為核心,將討論如何把握人工智慧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支撐國家安全,帶動國家競爭力整體躍升和跨越式發展等重大發展戰略問題。
嘉賓簡介
陶建華,論壇主持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歐信息、自動化與應用數學聯合實驗室中方主任。
黃鐵軍,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計算機科學技術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視覺信息處理與神經形態計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工作組秘書長、國家人工智慧標準化總體組副組長。
陳恩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大數據分析及應用安徽省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負責人,CCF會士。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7年入選「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孫富春,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國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指導專家組成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認知系統與信息處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認知計算與系統專業委員會主任。
田奇,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多媒體信息檢索、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和生物信息學,獲得2015年ACM ICMR最佳論文獎、2013年PCM和MMM最佳論文獎等多個學術會議最佳論文獎。
王濤,愛奇藝公司資深科學家,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中國計算機學會(CCF)理事,傑出會員,計算機視覺專委會副主任,YOCSEF榮譽委員,全國信標委計算機視覺標準組副組長。主要從事多媒體智能分析,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虛擬現實、數據挖掘、AI視頻雲等相關技術的研究。
陳殿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航機器人研究所所長、機械工業服務機器人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總體專家組副組長。研究方向為智能護理機器人、康復機器人和仿生機器人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