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定製浴室櫃千萬不能少的5個收納模塊

定製浴室櫃千萬不能少的5個收納模塊

上周我們做了關於浴室櫃地櫃的開箱照徵集,畫面實在到要多囑咐一句「千萬別放出來」的程度。丑當然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這麼大的地櫃都無法解決衛生間東西多、檯面滿、滿到瓶瓶罐罐不停掉到地上的痛點?什麼樣的浴室櫃才能拯救收納呢?

逯薇老師之前在《小家,越住越大2》中講過鏡櫃收納有多麼順手好用,想必大家都知曉。我們在此基礎上,把浴室櫃拆分成一個個單元,根據功能、布局和面積進行重組。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能一眼看出,什麼是適合自家情況的浴室櫃。


解決收納,從功能轉移開始

收納不會憑空產生,而是隨著功能出現。當你在抱怨衛生間收納不夠,有可能是功能過載的另一種表述。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把一部分功能轉移出去

不可轉移功能附帶的收納

衛生間有幾個無法轉移出去的功能,光是這幾個功能附帶的收納就已經很多了。除了四分離可以把上廁所、沐浴、更衣、洗面需要的物品平均分散在每個小空間,大多數乾濕分離、三分離、和洗手台外置的衛生間收納主力依然是浴室櫃

收納跟著功能走才是最方便的,最應該呆在衛生間的物品有哪些呢?那就是和刷牙、卸妝洗臉、洗澡、上廁所、打掃、更衣這6個功能相關的所有要用到的東西。以下物品計算方式以家庭(2-3人)為單位,來看看一家人的衛生間到底有多少件東西。

刷牙:5件

常用收納處:檯面、鏡櫃、牆面

洗臉:18件

常用收納處:檯面、鏡櫃、牆面

洗澡:14件

常用收納處:浴室、牆面、浴室櫃

上廁所:8件

常用收納處:抽屜、地櫃、高櫃、壁龕、縫隙櫃等

打掃:6件

常用收納處:牆面、角落

更衣:3件

常用收納處:毛巾架、暖氣或電熱毛巾架

可轉移功能附帶的收納

衛生間可轉移功能包括護膚、化妝和洗衣。如果洗衣機可以放在廚房或陽台,收納壓力會小很多。如果護膚和化妝可以在卧室進行,檯面就不會被瓶瓶罐罐堆滿。

護膚:7件

常用收納處:抽屜、檯面、鏡櫃、牆面

化妝:16件

常用收納處:抽屜、檯面、鏡櫃、牆面

洗衣:5件

常用收納處:地櫃、擱架

寵物:1件

常用收納處:地上


把收納單元組合在一起,才是理想浴室櫃

好用的浴室櫃看一眼就發現,原來那麼多「流浪物品」也有各自歸宿的每個「歸宿」都是組成浴室櫃的一個單元,把他們組合在一起,就是你家的理想櫃。

電器多大,地櫃就有多大

浴室櫃偶爾也要容納許多電器,不同的電器適合不同尺寸的收納單元。

以凈水設備為例,如果入戶水表不幸在衛生間里,那麼前置過濾、中央凈水機和軟水機就得藏在地櫃里,地櫃就成了電器的收納單元,這個收納單元應該有多大呢?

長度80cm、進深40cm、櫃內高度60cm的地櫃能同時容納這前置、中央凈水和軟水機。遺憾的是,中央凈水機和軟水機比較高,裝下它們就裝不了抽屜。即使不是三個都裝,地櫃也應盡量做大,以補償被佔掉的收納空間

另一個跟著水表走的是水地暖分水器,也要藏在浴室櫃里。電地暖的分水器則在廚房,和衛生間沒關係。能容納分水器的地櫃又該有多大呢?

大部分家庭常用6-8路的分水器,長度在40-50cm之間,不是特別佔地方。能藏在絕大多數浴室櫃里,也能在柜子背後的牆上挖個槽(承重牆不可挖槽),把分水器嵌進去,這就不佔地方了。

小廚寶本不應該出現在這裡,可有的人都忘記給洗面池接熱水管,只好在浴室櫃里多加一個小廚寶。想要補裝小廚寶,地櫃的櫃內高度應有40cm、進深35cm才可以,具體尺寸視小廚寶不同容量而定。

常用品收納最高境界:不太滿,不會掉

既然說是常用品,就間接指出它們的分布區域——鏡櫃開放格、檯面和擱板。常用品體積並不大,最多是在高度上有差異

比較高的常用品有電動牙刷、隱形眼鏡液、大瓶化妝水、水牙線等。適合它們的收納單元是高度在30cm以上的開放收納格或防掉擱架,不然東西會經常噼里啪啦的掉下來。

次高一些又站不穩的小件物品,比如圓筒梳、大板梳、電動/手動剃鬚刀、牙膏、洗面奶等,可以選擇兩個收納單元:抽屜或防掉擱架。要是放在檯面上或鏡櫃開放格里,會又佔地方又容易掉。

如果你有在衛生間化妝的習慣,適合化妝品的收納單元有三種,最方便但佔地的是直接擺在檯面上的亞克力收納盒,其次是長條形擱板或開放格,多出「打開」、「關上」兩個動作的抽屜沒那麼方便,卻可以保持檯面整潔。大家可以按需選擇。

不是天天用的物品,比如清潔面膜、洗臉儀、精油、衛生巾、棉條、月經杯等的收納單元就可以是抽屜和鏡櫃

再細碎一些的常用品,比如直發梳、皮筋、眉筆、睫毛夾等等,適合兩種收納單元,一是亞克力收納盒裡,二是粘在鏡櫃背後的小掛件,都非常適合收納細碎的小件物品。

大小囤貨:塞滿滿、不露面

囤貨呆的地方肯定就是地櫃了,地櫃的收納歷來有個問題:只有空蕩蕩一層柜子放不滿怎麼辦?這個不難,多換幾個多層收納架,總能找到合適的。

若是空間過於潮濕,地櫃收納多半也不會用了。很多衛生間既沒做乾濕分離,也沒找好坡度,還是暗衛。洗澡水在封閉潮濕的小空間里肆意橫流,馬桶周圍和浴室櫃底下都是積水。我就見過這樣的,地櫃潮得用不了,只能另買一個塑料架子囤貨。

碰到這樣的情況,先做好乾濕分離才是正事。不管是補裝淋浴房、加裝浴簾和防水條,還是局部裝修,最好都儘快提上日程表

臉盆和水桶:不該在櫃里,應該在櫃底

中國家庭常用的臉盆和水桶,不是放在毛巾架上面晾著,就是在牆上掛著,花花綠綠很破壞視覺統一感。這時候你只要選一款櫃底高度在20cm以上的浴室櫃,底下就可以藏盆;櫃底高度在40cm以上的,臉盆能和小板凳摞著放,還能放下一個小水桶。

長款工具:無法藏得隱秘,就要露得好看

每次洗拖把都要用水沖,拖把和拖把桶乾脆就留在衛生間了。洗完澡用水刮地面能幹得更快,水刮當然也留下了。誰家衛生間沒有點上不得檯面的東西?最適合這些拖把水刮的收納單元自然是牆面掛鉤,問題是放哪兒呢?

如果門背後是牆,清潔工具可以優先藏在這裡,眼不見為凈。

要是沒有這種隱秘空間,最好買一套顏色統一低調的清潔工具,不至於太丑。

如果你家有酒店一般分離了廁所、浴室,還有超大梳妝區的衛生間,做個頂天立地櫃把工具藏起來就行。

牆排地排都可以,後置下水更才重要

大家通常會覺得牆排比地排更好做衛生,其實只要櫃底夠高,地排的柜子打掃衛生也不難,選誰都可以。但後置下水就不一樣了,排水管從浴室櫃中央退到後面,大大提升收納效率,在地櫃找東西也方便多了


收納單元的空間延展和變換

你家的浴室櫃單元已經大概拼湊齊了吧?還能有什麼新變化嗎?這就要放到具體空間布局裡具體分析了。

浴室櫃在馬桶旁邊

馬桶緊挨浴室櫃的布局相當常見。前面說了收納跟著功能走,馬桶旁邊會有什麼收納呢?那可多了:捲紙、濕廁紙、衛生巾、馬桶刷、潔廁精、潔廁塊、雜誌、捲紙囤貨等等。有常用品也有囤貨,既需要開放格又需要儲物櫃

那些讓人疑惑的地櫃開放格,其實是為馬桶準備的,有的開放格在正面,有的開放格在側面,基本能滿足如廁常用品的收納需求。

馬桶上方若沒有礙事的儲水式熱水器,不妨在這加個柜子。可以是單獨的,也可以把浴室櫃鏡櫃延伸過來,做成超長鏡櫃,就放衛生紙和其他囤貨。緊急時刻,再也不用跑出廁所找新衛生紙

馬桶上方不做柜子,做開放式擱架行不行?如果你不想經常在馬桶里撈掉下來的東西,還是乖乖做柜子吧

浴室櫃在干區

干區不用擔心潮濕問題,很多下面空空的浴室櫃其實是為干區準備的,價格也比帶門板的便宜。不過,在外網美圖裡,這些地方只有漂亮的藤編箱和蓬鬆的毛巾,明顯不符合國情。我們那些五顏六色的沐浴露、洗衣液怎麼能囤在這兒呢?其實很簡單,網購伸縮桿、卡在這兒做個布簾就行了

關於浴室櫃的其他問題

Q:什麼樣的浴室櫃材質更防潮?

A:常見浴室櫃材質有三種,刨花板、膠合板和不鏽鋼。刨花板便宜,但握釘力差,最好不要用在濕區,不然容易變形。膠合板防潮性能好,可以用在濕區。不鏽鋼沒有變形和甲醛的問題,價格也是三者之中最高。

Q:實木浴室櫃會不會更環保?

A:不管你有多喜歡實木,都不建議在衛生間里用,不是說不好,而是天然不適合衛生間。人造板只要有E1級就是安全的,要是還擔心就加錢上愛格板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