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世間何嘗有鬼魅 膽小誤判是根源
「
導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本是祭祀地官的節日,後來民間又將這一天視為地府開放鬼魂的日子,於是中元節又成了「鬼節」。
」
佛教進入中國後,其超度亡魂的「盂蘭盆節」又恰在這一天。這樣,儒、道、釋三家與鬼有關的日子撞到了一起,於是這一天就熱鬧了,有了各種俗稱,如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祭祖先等活動,以表達追思先人、安慰鬼魂之意。
鬼怪之說,古已有之。遠古時代的人們由於艱難的生存境遇以及對死亡的恐懼,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
人的靈魂飛升為仙或下落為鬼成為社會的一個普遍觀念。時至今日,鬼靈的觀念雖早已被科學所勘破,但仍然有大量信眾。從中便可以看到,有神論與無神論的鬥爭必將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在我國的春秋時期,曾經出現過一股無神論思潮。處於春秋末期的孔子不語怪、力、亂、神。同時,孔子「敬鬼神而遠之」,提倡祭祀祖先,但反對鬼神。
荀子有一顆邏輯的心靈。他總是以其慣常的邏輯思辨力去考察迷信之事,開闢了儒家傳統中的重智系統。他在天人關係上實現了重大突破,擊碎了巫術迷信的禁錮。
荀子是個理論家,所以他很少講故事,但他講了夏首南面的一個名叫涓蜀梁的人的故事。
有一天晚上,他獨自出門趕路。月光灑落在他身上,投下一個黑黝黝的影子。他心裡很緊張,於是急匆匆地走,當他低頭看時,發現那個影子在緊緊追趕他。
他登時蒙了,懷疑一定是有一隻小鬼纏上自己了!猛地抬頭一看,更是嚇得魂不附體。原來他自己的頭髮因為匆匆行走,而飄呀飄的。
他認為一定是又來了個長頭髮的長鬼啊!於是,拔腿回頭就跑。他跑得越快,「小鬼」和「長鬼」也跑得越快。跑呀跑,始終擺脫不了兩個鬼魂的糾纏。跑回家,終於力竭氣衰而死。
涓蜀梁生性愚蠢且膽小,將自己的影子誤以為是鬼,疑鬼纏身,最後失氣而死。真是可悲、可嘆、可憐之人。
荀子認為之所以「見鬼」,主要是因為膽小誤判,缺乏明辨的智慧。生活中,我們往往因為自己精神不振,引起思慮不清,導致錯誤的判斷。
荀子說:「凡觀物有疑,中心不定,則外物不清;吾慮不清,則未可定然否也。」我們觀察事物之所以有疑惑,要麼是內心不平靜,要麼是受到外界的事物的迷惑。
思想混亂之時,就不能判斷是非。如在昏暗中走路的人,看見橫卧的石頭就以為是趴著的老虎,看見矗立的樹林就以為是跟隨著的人,這是昏暗蒙蔽了他的視力。
所以,當我們認為有鬼時,要麼是外力擾亂了我們的感覺器官,要麼是距離、環境掩蓋了真實事物。俗諺有言:「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晉書·樂廣傳》中記載了杯弓蛇影的故事。樂廣在河南做官時,有一至交好友。二人經常一起飲酒,但在自家的一次酒宴後,好長時間沒有見面。
樂廣問朋友為何不來家裡坐坐。友人回答說:「前些日子來你家做客,承蒙你給我酒喝,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時候,看見杯中有一條蛇,心裡十分噁心,喝了那杯酒後,就得了重病」。
樂廣是個有心人,他經過分析,認為杯里的蛇當是自家牆上掛著的弓搗的鬼。樂廣猜想杯中的影子就是弓上的那條用漆畫的蛇了。於是,他再次邀請朋友來自家飲酒,並給朋友解釋了其中的緣故。朋友心中疑團解開,病自然也就好了。
荀子告誡我們,當我們用疑惑不清的心去判斷疑惑不清的事物,判斷一定不得當。
有人得了風濕病卻想敲鼓來驅除疾病,並烹豬求神,那就一定會有打破鼓、喪失豬的破費,而不會有治癒疾病的幸福。
所以這種人即使不住在夏首的南邊,卻也與涓蜀梁沒有什麼區別的了。正所謂:世間何嘗有鬼魅,膽小誤判是根源。
※曾國藩:學會「斷舍離」 坦然過一生
※《尚書》:古人的律法智慧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