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去黃疸、濕熱、胎毒最好的方法是什麼,看看這2種情況5種治療方法

去黃疸、濕熱、胎毒最好的方法是什麼,看看這2種情況5種治療方法

上期考考你

關於免疫力

下面說法正確的有:

A.孩子到了10歲,免疫系統完全完善

B.免疫力越高越好

C.免疫力低下,易為過敏體質

D.情志呵護不好,可造成免疫力低下

答案:C、D

我向來都是看抗日神劇,但是自從做了公眾號之後,已經很久沒看了。所以電視被我太太霸佔了,她最近天天看宮廷神劇《延禧攻略》。有一天她問我,裡面那個因為黃疸差點被埋的五阿哥,真的是因為他媽媽孕期吃太多烤餅,太濕熱導致的孩子黃疸那麼嚴重嗎?我想,今天就來說一說,新生兒黃疸的處理,還有孕婦胎兒期的飲食注意吧。

最近熱播的宮廷劇《延禧攻略》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驚心動魄:愉貴人誕下五阿哥永琪,因為是天生「金瞳」險些被高貴妃活埋。千鈞一髮之際,葉神醫化險為夷,解開眾人疑惑:原來五阿哥是得了較為嚴重的黃疸。其額娘在孕期貪戀蒙古烤餅,飲食過飽過熱,導致母體濕熱,膽汁淤積而成。只要服用適量中藥材,常曬太陽,一段時間即可退黃。

新生兒黃疸可輕可重,大家需要有個基本的了解。

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臨床常見癥狀,非常多的孩子都會出現。

首先要先分清是病理性還是生理性。

生理性黃疸

就是正常情況下出現的黃疸,是一種生理現象,不會對新生兒造成傷害,只要多曬太陽,多排泄就能退黃,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性黃疸,家長不用過度緊張;

時間:會出現在新生兒出生後的2-3天,4-6天時最為嚴重,發生約一周到10天後可自行消退(早產兒可能會延續到第3周)。

黃疸顏色:通常比較淺,位置多分布於面部和軀體,四肢、手足部位較為少見。

皮測黃疸含量:≤12毫克/分升(足月產兒),≤15毫克/分升(早產兒)。

其他癥狀:嬰兒食慾、睡眠均良好,體重增加。基本沒有其他不良癥狀。

病理性黃疸

包括各類病理性因素引起的黃疸,如母乳性黃疸、新生兒肝炎綜合征等,常常表現為寶寶黃疸值居高不下,需要及時診治。

時間:出現在出生後1天以內(足月兒)或2天以內(早產兒),病情加重迅速,時間比較長(可持續2-3周),甚至會有反覆出現黃疸的現象。

黃疸顏色:會在很短時間內變深很多。

皮測膽紅素:皮測膽紅素嚴重超過正常值,或日升高值在≥5毫克/分升。

其他癥狀:往往伴隨其他癥狀。有些患者的皮測膽紅素嚴重超標,可達15毫克/公升。

新生兒黃疸測試,目前臨床更多使用皮測膽紅素,新生兒頻繁抽血並不實際。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保嬰撮要》提到:其症皆因脾氣有虧,運化失職,濕熱留於肌膚,發而為疸。簡單的說,黃疸就是因為脾的工作不到位,濕滯了,同時影響了肝膽的疏泄功能,引發了黃疸。或是母體濕滯傳給胎兒,或是寶寶自己寒濕郁滯。

孩子黃疸分為陽黃和陰黃。

陽黃:就是胎兒期,孕媽媽內蘊濕熱。比如孕媽媽不忌口,經常吃辛辣,吃冷食,或者熬夜等等,都會容易造成脾胃受損,導致濕滯,傳給了胎兒。

陰黃:就是新生寶寶稟賦不足,陽氣虛弱,寒濕內盛,郁滯脾胃。新生寶寶脾陽都是不足的,因此新生兒黃疸很是多見。

如何幫寶寶退黃

幫寶寶退黃的一味好葯—綿茵陳

我在很多講座和各種場合都經常會介紹幫孩子退黃疸的一味聖葯:綿茵陳。很多患兒、我自己的孩子、很多親戚朋友同事領導的孩子,我都推薦大家用綿茵陳。

茵陳,也叫綿茵陳或茵陳蒿。味苦,平、微寒,歸脾、胃、肝、膽經。

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清濕熱、退黃疸。中醫認為黃疸主要因濕熱結滯形成的,而茵陳可以將濕熱散開,疏肝解氣。因為茵陳陰氣較少,不會助濕邪,同時又寒涼疏散,助肝疏脾。所以它成了治療黃疸的要葯。雖然偏寒,但寒涼之氣不會太過,相對還是比較平和的。即使陰黃,寶寶也是能用的。

新生寶寶,如果有輕微黃疸,可以用綿茵陳煮水給孩子喝,一般喝5-7天,幫助退黃。(見文末食療方)

孕期調養避免胎毒

很多年輕的孕媽媽在孕期飲食不忌口,作息不注意,覺得無所謂,實際上,胎兒期的調養,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先天護養的好,稟賦強健,寶寶出生後五臟六腑的發育就會相對成熟,也會更快的適應外部環境,不僅寶寶會長的好,家長也會帶的輕鬆。

從《周禮》的胎教法,到北齊徐之才的十月養胎法,古人對孕產的重視可見一斑。《千金方》就有提到,「兒在胎日月未滿,陰陽未備,臟腑骨節皆未成足,故自初迄於將產,飲食居處,皆有禁忌。」胎兒期,孕媽媽的飲食作息等是一定要注意的。

1、均衡飲食,階段性側重

寶寶在母體中的生長發育,全賴孕婦氣血的濡養,而孕媽媽的氣血充盈與其攝入的飲食營養及脾胃功能又直接相關。孕期有的准媽媽胃口差,有的准媽媽又經常感到飢餓,但總的來說,過飢或過飽,都是不可取的。孕期各個階段,營養攝入也要有所側重。

孕前期,多攝入富含葉酸、蛋白質、鐵質、鈣質、維生素、卵磷脂及鋅的食品,如排骨瘦肉、雞蛋、豆腐、木耳、松子、燕麥、牛奶、豆漿、新鮮的各種顏色蔬菜水果。孕中期,多攝取富含鐵質的牛羊肉,和含鈣較多的魚、貝殼類、骨頭湯、雞蛋、紫菜、海帶,及芝麻、松子、核桃等硬果類食品,還有新鮮的蔬菜水果等。孕後期,在飲食上可以少量多餐,前兩期中補充的營養應繼續維持補充。孕後期要避免營養過度,胎兒過大而難產。

2、謹慎用藥

現代臨床實踐發現,濫用藥物是導致胎兒畸形的重要危險因素。中藥也有一些孕婦是不能碰的,比如一些辛熱動火,破血逐瘀,攻瀉滑利的藥材,都會引起流產、早產、死胎、畸形等等,妊娠期無論是由於什麼病引起的用藥和治療,最後一定要回到婦產科諮詢醫生,孕期能否用這個葯,因為其它科室對孕期的用藥,實際上並不了解。

中藥孕婦禁用藥:水銀、砒霜、雄黃、輕粉、斑蝥、馬錢子、蟾酥、川烏、草烏、藜蘆、膽礬、瓜蒂、巴豆、甘遂、大戟、芫花、牽牛子、商陸、麝香、乾漆、水蛭、虻蟲、三棱、莪術等。

中藥孕婦慎用藥:牛膝、川芎、紅花、桃仁、薑黃、牡丹皮、枳實、枳殼、大黃、番瀉葉、蘆薈、芒硝、附子、肉桂等。

3、食療調理

陽黃,跟孕期准媽媽的飲食有時節關係。要盡量避免辛辣的食物,寒涼的食物,同時不能吃太多冷食冷飲。經常有一些准媽媽孕期嘴饞,情緒也不好,很想吃一些火鍋、燒烤來解饞,實在控制不住偶爾吃一次還是可以的,孕婦的情志也是需要顧護的,但是還是要盡量少吃或者不吃。

孕期的飲食要注意幾點:

孩子黃疸多是濕滯鬱熱,濕滯首先就是脾失職了,所以孕媽媽也是要顧護脾胃的。

可以喝一些鯉魚湯,健脾和胃,通乳安胎,利水消腫,對胎動不安、孕期浮腫有特別療效;蓮子有清內熱去火氣、健脾益氣的效果;豬肚也有健脾的功效,此外保胎安神的效果也不錯;黑芝麻裡面含有大量的DHA對寶寶智力發育有好處,我們中醫認為黑芝麻能補腎氣,益精血,腦部發育跟腎的關係非常密切,因此也是有益孩子智力的。另外,腎是先天之本,胎兒期特別要重視。此外孕媽媽健脾益氣,還可以多喝一些羹粥,比如:葡萄乾粥、牛肉香菇羹、紅棗小米粥、蓮子山藥粥。

孕晚期,可以適當的祛濕。用玉米須或者茯苓是比較好的,薏米祛濕但是孕婦要慎用,芡實祛濕但可能會導致孕婦便秘。

4、適度運動,充足睡眠

孕婦要有充足睡眠,又不能長期躺床,否則會造成氣血凝滯,對胎兒不利。中醫認為,妊娠期「五月以前宜逸,五月以後宜勞」,適當散步、走動,對生產有幫助。

當然,還要注意不能做一些動作,如搬抬、舉重、登高、臨險等。《產孕集》云:「毋登高,毋用力,毋疾行,毋側坐,毋曲腰,毋跛倚,毋高處取物,毋向非常處大小便,毋久立,毋久卧,毋犯寒熱」。一些家裡爬高、拖地、搬東西的事情,孕婦要避免。

休息好了,胎兒的體質和臟腑功能,自然都會發育的更好。

5、情志養護

孕媽媽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情緒是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的。中醫胎教思想非常重視孕婦的心性修養,包括清靜養神、修性養德、情慾適度、順應四時、養心調神等。如果孕婦喜怒哀樂等七情過極,則會導致臟腑功能紊亂,氣血失調,必然會影響本身以及胎兒的健康。可通過音樂、讀書、旅遊等生活方式保持情緒穩定,促進胎兒健康成長。

食療方

茵術去黃湯

組成:

綿茵陳5克,白朮8克。

做法:

一碗半煎取50毫升,給寶寶分次服用。一天一劑,連服5-7天。

功效:

退黃疸。

寶寶喝三星湯後

仍然舌苔厚膩,可能是什麼原因?

A.積食已有一段時日,調理需要過程和時間

B.喝三星湯沒有配合素食

C.寶寶濕氣重,可以同時配合祛濕

D.寶寶不到1歲,不適合喝三星湯

我們將在下期公布答案,歡迎家長在留言區留言,分享你育兒的苦惱或小秘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落蕭講育兒 的精彩文章:

范曾:黃永玉在壓制弟弟黃永厚方面,暴露其人性的惡劣,達於極點

TAG:落蕭講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