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專業玩家角度看,號稱最強 Mac 的 iMac Pro 到底有多強?

從專業玩家角度看,號稱最強 Mac 的 iMac Pro 到底有多強?

從專業玩家角度看,號稱最強 Mac 的 iMac Pro 到底有多強?

對於剪輯師來說,就三個字,強無敵。

我前陣子買了台基本款,拿來剪網劇,配合FCPX可以實現2K Prores444的實時多機位剪輯,完全不卡。渲染輸出效率更是猛,20分鐘網劇大概5分鐘即可輸出一條。我一哥們跟蘋果有不共戴天之仇,看我出完片子後徹底服氣了。

至於競爭對手,同價位的Surface Studio,跟iMac Pro比就是個垃圾,完完全全的垃圾。別說什麼沒有可比性,都是一體機,Surface Studio全方位被碾壓。

至於散熱,我敢說質疑iMac Pro散熱的100%是雲用戶,iMac Pro的實際散熱能強到可怕。我用iMac Pro好幾個月了,無論是長時間剪輯渲染還是打一晚上星際2,這個電腦的殼子都是涼的,風扇十分安靜,幾乎聽不到任何聲音,這能叫散熱不好?

從專業玩家角度看,號稱最強 Mac 的 iMac Pro 到底有多強?

這個溫度就是我用FCPX剪輯時的標準溫度,上下浮動不大,渲染輸出4K視頻時會升到60+,從來沒到過70。iMac Pro哪怕用上一整天,後蓋也是涼的。

iMac Pro是目前工作站里性價比最高的,同價位配置至少比HP高一檔,而且要知道iMac Pro是自帶一個10Bit 5K顯示器的,光這個顯示器就值一萬了。非拿組裝機來說事兒那就是純抬杠,你怎麼不去跟Z840比性價比?

鑒於評論區里的某人非要讓我做測試,我就索性下了素材測了一輪。不測不知道,一測嚇一跳。同樣的4K素材,FCPX導出單條4K和1080P H264視頻的耗時分別為12.28秒和7.02秒,輸出4K和1080P序列耗時18.81秒和13.03秒;而7200刀的PC工作站,序列輸出耗時為35.7秒和20.9秒。

從專業玩家角度看,號稱最強 Mac 的 iMac Pro 到底有多強?

效率差距在50%以上。

我說了不止一遍,Premiere這種效率極差的負優化垃圾軟體,拿來做測試就是在搞笑。

感謝評論區的杠精們,本來我也只是覺得iMac Pro很強,至於強到什麼程度也沒多大概念。現在測完之後算是知道了,iMac Pro真的是無敵強。

從專業玩家角度看,號稱最強 Mac 的 iMac Pro 到底有多強?

不少人都提到了官方說可以達到500W的散熱能力,但是並沒有說達到500W散熱能力的前提。大規模晶元的散熱我們可以簡化為3個模型影響:

  • 傳導規模
  • 散熱器規模
  • 風力(風壓、風量和一些其他細碎指標)

那麼iMac Pro如何?

傳導規模:一邊倆熱管,這是大多數高頻4核心CPU,和低頻甜點級GPU的底線,但是由於這種底線是考慮到靜音等因素的,所以應該有不少突破空間

散熱器規模:有不少類似規模散熱片用來處理200W—300W左右的晶元而且壓力不算大,500W我認為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風力:沒有標註,但是此類風扇風壓可以做到很高,不過轉速也會很高

所以到底散熱(性能)好不好,就看他有多安靜(吵鬧)了

———— 我是分割線 上邊是更新 ————

我們先來看看性能描述

  • 十八核 Xeon

    處理器

  • Turbo Boost 最高可達

    4.5 GHz

  • Radeon Pro Vega

  • 每秒 11 萬億次單精度浮點運算

對於Intel以往Xeon產品有過使用經驗的用戶很明白這意味著什麼,我們就拿上一代產品來說,18核心TB達3.6GHz的產品,TDP標準145W,但是如果想要長期TB,散熱需要按照200W+設計的,蘋果既然號稱TB可達3.6GHz,功耗不再往上走一步是不可能的,默認頻率即達到200W不是夢,除非只是單純的大幅度提升單核心TB能力,Skylake比Broadwell架構進步如何大家都很清楚,所以說CPU這塊散熱能力200W幾乎是底線

對於AMD以往顯卡有了解的朋友也知道,580單精度6T,11T的單精度幾乎是翻倍的水平,從目前消息來看Vega的規模相對580也就是1.8倍左右的水平,也就意味著實際工作頻率與580相仿,性能以目前的AMD的水平推算,幾乎不可能維持在250W以下,300W甚至都有可能。綜合來講,GPU散熱250W幾乎是底線

由於傳導規模和散熱規模都不高,想要達到足夠的散熱效果,必須採用高導熱+高風壓的辦法處理,可想而知噪音控制會非常不樂觀,希望上市後測試可以打我的臉

從專業玩家角度看,號稱最強 Mac 的 iMac Pro 到底有多強?

一體機里很不錯了。

我就覺得蘋果應該和霍尼韋爾或者西門子合作,研製超微型壓縮機和新型製冷劑。直接在一體機內部裝一部空調。再配上戴森的渦輪和導流技術增加機器內部空氣流速,混合強效製冷劑。那我覺得配GP100卡都沒問題。

你們可以看像DigitalStorm 這樣的公司提供定製機,使用Aventum 3機箱,可以放4張GP100。用風冷就能壓住,如果微型空調真的成功,那麼毫無疑問是巨大進步。

從專業玩家角度看,號稱最強 Mac 的 iMac Pro 到底有多強?

目前來看,基於iMac的買屏幕送主機,那麼競爭對手就是微軟的surface studio。

既然是年底上市,就不好說微軟會不會在年底出個升級版了。 既然是討論性能,那就是先看配置再看散熱最後討論一下擴展性。 iMac的配置更像是台式機配置,最高18核Xeon加上Vega,而SS是最高6820HQ加980M。iMac更強。然而現在比配置不太合理,因為天知道到了年底,SS會不會出個升級版或者SS二代,又或者出現了「既然你們這麼喜歡,我們就愉快地決定砍了SS」這種事情。 iMac 的硬體在屏幕背面,而SS的硬體主要在底座裡面。如果蘋果能充分利用整塊背板進行散熱,無疑是佔盡了先機。然而頂配能否真正壓得住巨大的發熱量,到時候拭目以待吧。感覺很少有用戶會在Pro的機器上面買最低配。然而,居然只有500瓦?瞬間覺得沒有那麼Pro了。

擴展性,iMac最多4T的SSD以及128G的內存,4個TB3,萬兆有線網卡。無疑是怪獸。SS擴展性稍差。其實我考慮擴展性,更多的是在想有沒有TB3,有幾個。畢竟有了TB3,外接顯卡磁碟陣列都很輕鬆,就是錢的事了。

結論當然是PPT怪獸iMac Pro一馬當先,領先SS。iMac Pro是我見過的目前為止配置最高的品牌機,大概是比較大一點的廠商,不包括准商這種發燒級定製公司。

如果需要的是組裝台式機,首先要找到一塊接近的屏幕。剩下的,就是要幾塊泰坦的問題了。

雙風扇四熱管。

關注遊戲本領域的玩家都知道,這樣的散熱規格就是應付i5 7300HQ+1050ti的。結果蘋果硬給塞進了18核至強+Vega.......不得不服。

就看到時候蘋果到底有啥黑科技吧,估計也就靠稍微大點的鰭片和空間來彌補散熱短板了。500w的功耗?呵呵.........等著降頻boom吧.........

講真不能實在一點嗎.....要麼就推出高端一點的模具,要麼就老老實實用匹配的規格。多花了這麼多錢要是還買個閹割大半性能的機器回來......可能這就是土豪的玩具吧。

一體機領域裡沒有競爭對手吧?稱為最強一體機毫不為過。

iMac Pro我認為還是蘋果的一個過渡方案,因為今年四月說了蘋果在「重新設計」Mac Pro。垃圾桶這代Mac Pro機箱基本沒有可擴展性,到了iMac Pro也是如此,這讓我不禁擔憂,明年露面的新Mac Pro會不會依然延續低可擴展性(指的是塔式機箱的擴展性),我對這樣的設計不看好。蘋果的邏輯是雷電3足夠快了,不滿意性能你們大可以選擇外接。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滿意於外接擴展,專業用戶的專業性蘋果給予不了。

至於我大微軟的ss,和iMac Pro不是一個產品邏輯的,ss的硬體配置就是個筆記本水平(畢竟把主要設備放在底座上就決定了性能不可能強大),ss的賣點在於那塊可調節位置的手寫屏幕,給藝術家用用就算了,目標人群比iMac Pro還窄,沒有可比性。當然也不排除今年秋季我軟趕在iMac Pro發售之前升級ss的配置,但是只要形態不變化,散熱就解決不了,性能永遠就那樣子。 不過相比較於ss,我更關心iMac Pro的散熱,Apple宣稱500w TDP,那個散熱能不能壓住,會不會有性能下降,而且我不知道Xeon E5家族哪款支持2666MHz DDR4,所以Apple是用的下一代志強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