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金蛇劍的小說,書名為何叫《碧血劍》,金庸到底怎麼想的?
金庸一共寫過15部小說,除了《越女劍》之外,剩餘的14不被合成一個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的所有小說中,書名跟小說內容都有些許聯繫,只有《碧血劍》顯得很詭異。
看過《碧血劍》的朋友都知道,小說中的確有一把寶劍,可它叫做金蛇劍,本來是五毒教的寶物,夏雪宜為了偷到它,利用美男計迷惑何紅葯,最終拿到了金蛇劍,並用它打得溫家五老束手無策。
後來金蛇郎君死在華山之巔,袁崇煥的兒子袁承志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山洞,並在洞中取得了金蛇郎君留下的遺產,成為金蛇劍的新主人,仔細翻看金庸這部小說,從頭到尾都沒提到碧血劍三個字。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碧血劍指的就是袁承志手上的金蛇劍,那金庸為什麼不把這部小說的名字改成《碧血劍》呢?
仔細看整部《碧血劍》,只有一個地方出現「碧血劍」的字樣,那是袁承志跟一群武林俠客大戰後的場景,原著中這樣寫道:
袁承志瞧著金蛇劍上的點點血跡,心想:「此劍今日殺了不少韃子兵,才不枉了這劍身上的隱隱碧血!」
這也就是「碧血劍」的來源了,其實「碧血」二字來源於《莊子》一書,書中說到有一個叫萇弘的人,在晉卿內訌中為幫助范氏,被冤枉殺死,萇弘死後三年,他的心化為紅玉,血化為碧玉。
這就是成語「萇弘化碧」的來源,也是「碧血丹心」的出處,這個成語表示剛直忠正的人,為了正義事業而蒙冤抱恨,再聯繫金庸的《碧血劍》中,很明顯指的就是袁崇煥了。
袁崇煥原本是明朝將領,為了抵禦金兵入侵鞠躬盡瘁,卻被崇禎皇帝冤枉殺死,所以金庸小說中的「碧血」二字是指他,而「劍」自然是指金蛇郎君夏雪宜了。
夏雪宜是個非正非邪的人,他雖然從未出場,可他才是小說的真正主人翁,袁承志只是他的衍生品,同時也是他的徒弟,而他還是袁崇煥的兒子,所以金庸是用「碧血劍」把袁崇煥和夏雪宜聯繫起來了。
袁承志雖然是小說中名義上的主角,可他只是袁崇煥和夏雪宜兩人融合體,以《碧血劍》作為小說的名稱,正是融合了民族大義和英雄俠情,這才是金庸真正想表達的思想。
※劉禪投降時說的這句話,若劉備地下有知,恐怕又要再摔他一次
※慈禧太后為何要毀掉大清朝?原來葉赫那拉與愛新覺羅是世仇
TAG:小邦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