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作家阿來談大熊貓文化:熊貓可愛又可憐,能最大程度激發人類的同情心

作家阿來談大熊貓文化:熊貓可愛又可憐,能最大程度激發人類的同情心

「為什麼世界自然基金會會選擇熊貓作為標誌?因為它形態上具有了特殊的力量。這樣一個形象的能夠最大程度激發人類的同情心。」 8月22日,作為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的活動之一,一場「大熊貓主題書籍分享會」在北京國家圖書館舉辦。中國大熊貓研究第一人胡錦矗,當代著名作家阿來,詩人、當代著名自然文學作家徐剛,國內知名大熊貓文化研究專家譚楷,國內著名大熊貓文化學者孫前等人相聚一堂,分享了自己與大熊貓的情緣、分享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認知、分享自己創作大熊貓作品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據悉,在8月21日到26日的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期間,還將舉辦「熊貓中國·四川主題展」主題活動、大熊貓文化國際傳播分享會、衚衕里的優秀大熊貓攝影作品展、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電影展映、「熊貓在路上」互動體驗、川航大熊貓主題航班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大熊貓、喜愛大熊貓、保護大熊貓,向全球展示「大熊貓家園」四川的秀美山川和人文底蘊。

活動現場

89歲的大熊貓研究專家胡錦矗

曾在國內率先對大熊貓進行野外調查

89歲的胡錦矗是世界著名的大熊貓研究專家,他現場分享了自己與熊貓近半個世紀的不解之緣。

上世紀70年代,胡錦矗受命進入四川卧龍組建一支30人左右的四川省珍稀動物資源調查隊(又稱「野調隊」),並在卧龍深山裡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建立了「五一棚觀察站」,「這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對大熊貓進行野外調查。」

2016年,在胡錦矗87歲高齡之際,他出版了凝結幾十年研究工作的用心之作《大熊貓傳奇》。活動現場,他帶來了畢生心血凝結成的數本大熊貓著作,並將這些作品捐贈給國家圖書館。

著名作家阿來

「熊貓一黑一白,有點像中國人的世界觀」

作家阿來

談及與熊貓的情緣,著名作家阿來告訴現場觀眾,上世紀50年代末,自己出生在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老家那一帶剛好是有熊貓的地方。」

1983年,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在四川卧龍成立。那時的阿來偶爾會去省城成都,出差路過卧龍時,進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看一看。在一個遊客小賣部中,他買了一本介紹當地鳥類的圖譜。

「我自己生活在大自然當中 ,其實是對大自然缺乏認識的」,阿來回憶道,藉助那本圖譜,他才去認識在山裡天天看見的飛鳥。

阿來認為,中國人自古以來缺乏對身邊動植物的了解,更沒有現代科學意義上的認知。在他眼中,熊貓只是一個代表,它是四川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地理條件、氣候條件、包括當地的人文條件,形成的良好的生態系統中產生的代表物種之一。

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上世紀60年代創辦之初,就選擇熊貓作為該組織的標誌。對此阿來認為,「因為熊貓的樣子就長得那麼可愛,它又面臨一種瀕臨滅絕的命運,可愛又兼有可憐,這樣一個形象能夠最大程度激發人類的同情心。

「熊貓一黑一白,有點像中國人的世界觀。一陰一陽,我們總是在兩個極端中去尋找均衡,尋找某種調和的可能。」阿來說。

其他言論>>>

當代著名自然文學作家徐剛徐剛在現場給觀眾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世界歷史上,只有中國才有大熊貓?他認為,大熊貓是四川的生態標杆,那個地方的大熊貓多了,生態環境就好了。

國內知名大熊貓文化研究專家譚楷譚楷現場講述了自己親身經歷的「5·12」大地震中人類與大熊貓之間的情緣。大地震發生時,卧龍離震中只有10公里,成為了一座孤島。「但那裡傷亡最少,是因為保護區的建築質量非常好,一座都沒有倒,我們保護了熊貓,熊貓保佑了我們。」

國內著名大熊貓文化學者孫前孫前用「 物競天擇、和諧共榮、友善包容」概括大熊貓文化的核心內涵。他認為,熊貓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有廣泛的擴展空間。「我們要打造一個比迪士尼棒千萬倍的大熊貓文化主題公園。」

紅星新聞記者 張炎良 北京攝影報道 編輯 包程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星新聞 的精彩文章:

孫楊穿自己代言服裝領獎被批不守規則,網友爭議:規則和金牌誰更重要?
泰國普吉風浪致177名遊客被困 已被軍艦救出

TAG: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