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代的日本文化產業
|來源:《小康》?中國小康網
|作者:朱子華
如果要把時光指針回撥到1910年代的日本,你會聯想到什麼?是川端康成原著,山口百惠、三浦友和主演的《伊豆的舞女》?還是金子美玲充滿蒲公英味道的童趣歌謠?抑或是江戶川亂步光怪陸離的偵探世界?不管你聯想到誰,也不得不承認,那是個日本文壇群星熠熠的年代。能造就如此盛況,得益於當時日本發達的文化產業。本文將帶讀者隨一位民初出版人的腳步,去實地考察一番……
《伊豆的舞女》劇照
辛亥革命後,民風漸開,久受壓抑的出版從業者小蘇,感覺呼吸到了新鮮空氣,但又想增長新的知識,於是報了個旅行團,準備去鄰邦日本考察學習一番。
到日本後,小蘇想先參觀一下日本大學,他的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都畢業於早稻田大學。但是導遊說沒有這一項,於是小蘇便決定逛逛書店。
日本明治維新後,文化產業異軍突起,書店分兩種:新書店與舊書店。日本的讀書人看到有出版的新書,必馬上買來閱讀,讀完後再賣給舊書店,再購買新的。這樣形成良性循環,不像當時的國人,也愛買新書,但看了一半便「束之高閣」。
日本的舊書店收購的舊書,折扣非常大,所以生意非常火爆,尤其是世界名著,幾萬冊一個星期就能賣光。小蘇認為,日本人這種「吐故納新」的方式,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日本浮世繪里的讀書圖
參觀完書店,小蘇決定了解一下日本發達的新聞行業,於是挑選了具有代表性的位於大阪的《朝日新聞》社。因為當時大阪的新聞業在日本國內位於榜首,其次才是東京。小蘇聯想到國內的情況,當時也是上海的新聞業佔領鰲頭,而北京屈居其後。
作為文字工作者的小蘇,先參觀了他們的編輯部,當然是提前預約的,因為那裡平時是不對外開放的。日本的編輯部都是上午沒人,因為編輯們加完夜班都在家休息呢,小蘇便看看屋裡的布局。
編輯們都合用一屋,有的一人一桌,有的幾人一桌。總編那時在中國稱總主筆,在日本則稱編輯長。小蘇感覺裡面和上海的大報館差不多。要是國內小報社就「邋遢」了,編輯需要酒精促進靈感,所以桌子上食物一片狼藉。
小蘇看到每個記者桌上都有一部電話,不像國內的小報社,當時只有兩部電話,分別在總編和營業部的辦公室里,還不是自動電話,所以得看接線員的臉色。小蘇認為他們人人都配備電話,是因為日本電力線路發達的緣故,硬體完善也大大促進了他們新聞業的發展。
1910年代的日本大阪
緊接著小蘇參觀了他們的印場。裡面的輪轉機有一半是本國製造的,只有幾台是進口的,所以紙庫里足以囤納幾百噸捲筒紙。小蘇一想到過國內的情況就自慚形穢,只有大報社才能買進口機器,小報社都用平板機。
那時候國內連平板白報紙都需要進口,都是挪威、瑞典貨。因為輪轉機少,所以捲筒紙銷量極小。為此,上海的紙商琢磨出新花樣,專門開切紙公司,把捲筒紙切成平板紙!而反觀日本,紙業就很發達,有的新聞社自辦紙廠,還有和紙業公司合作的。
小蘇參觀《朝日新聞》社,最奇怪的發現就是,他們竟然有改版室!原來如果報紙已經發出,而新的新聞又來了,又不想第二天再發的話,就會在第一版原報上挖去舊新聞,填上新的,這就是第二版。假如又有新的來了,就會印第三版。多的一天能改六七版。小蘇參觀印場的時候,正趕上校對和排字工人忙活呢,一絲不苟,讓人肅然起敬。
小蘇回國後,真感收穫頗豐,浮光掠影地參觀一番,便感覺出來這個民族的精氣神。小蘇不但以此自勉,而且對朋友也時常講起,認為國內從事文化產業的人應該向他們學習,但同時也要對這個「可怕」的民族提高警惕。
《小康》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END·
※今晚看點:法國VS克羅埃西亞,「高盧雄雞」與「魔笛」誰能鳴響冠軍之音?
TAG:中國小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