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北方狩獵部落崇拜熊的奇特習俗,叫熊為「老爺子」!
凡是到過大興安嶺西北麓一帶原始密林的人,都會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即在兩顆落葉松樹之間,懸掛著用樺樹條捆好的一捆東西,這是什麼呢?原來是鄂溫克獵人葬熊的一種遺物。鄂溫克獵人在這一捆東西里裝進了熊的許多骨頭和五臟;另外,還要在兩棵松樹的陽面,刮開樹皮做成一平面,橫刻十二道小溝,在溝里塗上各種顏色,並在第六道溝的兩端,把熊的雙眼鑲在樹上。而且人們要假裝哭泣,給熊敬煙,與老人死時的儀式相似。鄂倫春人則是用草把熊骨包好,放在樹木搭成的架上,放好後,老年人要領青年人跪下,給熊敬煙,磕頭,並要向熊祈禱說:「老爺子以後多給獵物。」
從很早的時候起,居住在黑龍江流域和大小興安嶺的狩獵、捕魚部落如鄂溫克、鄂倫春、赫哲、弗雅喀等,對熊這種動物都有著特殊的「尊敬」和感情。他們獵取各種野獸,但只有獵獲熊之後,要舉行一系列的崇拜僅式,包括最後的葬熊。這是原始時代遺留下來的種對動物崇拜的習俗。
根據民族學的資料證明,狩獵部落對熊的崇拜和「贖罪」,有著一系列的儀式和禁忌;
(1) 據說,過去鄂倫春人往回馱運熊時,一路都要假裝哭泣,而且馱運的牲奮也有禁忌,只能用騸馬(割去睾丸或卵巢的馬)馱運,怕用母馬馱運時會流產,用公馬則怕它會象熊那樣兇猛。
(2) 把熊運回部落時,鄂倫春老人要呼叫:「咔一咔」表示避邪,防止熊的報復。而在奧斯梯加克人中把熊運回時,全公社的男人都要出來迎接,對熊喊:「森林之王來了!」並且爭先和熊接吻,表示敬意。在熊的身旁供一裝水器皿,先用水給熊洗臉,消除人的「罪過」洗完後把熊抬到屋內,橫放在床上給它穿上帶襟的衣服,戴上帽子,在它面前供上魚類和果子。人們都戴上假面具,通宵給熊唱頌歌,開宴會,人們輪流用手拾熊頭,占卜來年狩獵的運氣如何,如果輕就預示著獵物的豐收如果熊頭重就預示獵不到許多野獸。
(3) 緊接著就是剝皮。鄂溫克人在剝熊皮時,必須首先割掉熊的睾丸,把它掛在樹上,然後才動手剝皮。認為這樣熊見了人才老實。剝皮時絕不能割斷動脈,而必須把血擠進心臟里去。熊的脖子也不可隨便切斷,而是先把小腸取出繞熊頭三周後才可切斷。而弗雅喀人是把熊皮從頭到腳剝下來,一個男人把熊皮披在身上,圍著火爐轉圈;另一人敲起鼓、奏起音樂來討熊的「歡喜」。這是狩獵部落向熊討好。懇求消除怒氣的一種儀式。
(4) 狩獵部落對熊的討好,絕不是目的,目的是吃熊肉。按照習慣。凡是獵到熊,必須由公社的全體彙集在一起共同吃熊肉。這裡以鄂溫克人為例:第一天,分熊前半身的人把熊肉煮好,全公社的人到他家吃前半身;第二天,分熊後半身的人把肉煮好,全公社的人到他家吃後半身。吃熊肉也有一整套儀式和禁忌:
不許把吃熊肉的刀叫刀,而是叫什麼也切不動的鈍刀。
吃肉前,大家要齊聲喊叫:「吤一吤。是鳥鴉吃你的肉,不是鄂溫克人吃你的肉!」。在弗雅喀人中吃熊肉,必須在一夜吃完。吃完熊肉後,由年歲最長的老人站在門口,以樺樹條抽打每個退出門的人,以表示懲罰吃熊肉的「罪過」。而熊心、大腦、食道、肺、肝、眼睛等是不許吃的。因為這些部分被認為是熊的靈魂所在之處。
吃完熊肉後,骨頭不許亂扔。要全部集中起來,連同上述部分進行風葬。
但對熊的崇拜還有另一種形式,即以飼養熊為其特點。古代黑龍江流域的弗雅喀人和庫頁島上的愛奴人都有飼養小熊的風俗。曹廷傑的《西伯利東偏紀要》中說:他們「喜弄熊呼日:『馬發』」。在他們之中,熊是由同一氏族共同飼養的,民族的每個成員都寧肯自己挨餓,而有義務餵給熊以食物。氏族通過飼養小熊的活動,維繫氏族成員之間的聯繫。
一般在冬季快要結束時,把小熊從山上捕回來。例如在弗雅喀和愛奴人中,要選舉一名婦女專門飼養小熊,叫「熊母」,她負責把小熊養到能破欄而出為止。再大就要成為禍害。這時要舉行儀式,要對熊說:「雖然把你養大很不容易,但既然養大了就非殺不可了。」這時專門飼養熊的「熊母」,一定要為熊的命運哭泣,而且表現得悲痛欲絕。氏族的人們圍在熊欄外,把酒灌給熊喝,特別是婦女們圍著熊欄,一面唱悲歌一面舞蹈,然後把熊從欄內曳出來,牽著熊到部落的各戶巡迴一遍。然後大家哭泣,在熊頭上結一繩,對準熊的咽喉一擊,把熊殺死。把屍體橫放在那裡,進行一番裝飾,特別對母熊更加隆重。爾後就舉行宴會吃熊肉。
從我國民族志來看,雲南的彝族和怒族也都還保存著對動物崇拜的遺迹。例如哀牢山的彝族在慶祝狩獵成功時,由女巫師領導全村寨的人組織八個人的舞蹈,臉上戴著虎、熊、馬、牛、鼠、穿山甲等動物的假面具,做著各種動物的舞蹈動作。這是保存至今的早期母系氏族社會中由女酋長領導慶祝狩獵豐收的一種習俗。再從世界民族志來看。古代芬蘭各族間也曾流行過對熊的崇拜的風俗他們在追捕熊的時候,要唱歌來對熊表示「謝罪」之意。堪察加爾人對熊崇拜更甚,他們不敢叫熊的名字而給以尊稱,吃完熊肉後,把熊頭掛在樹上。再如西伯利亞的韃帽人決不食熊肉,認為熊過去是人。他們的禱文中稱熊為祖先,其禱文說:吃黑樺之實的祖先呵,幫助我們保護我們的家,不使敵人來危害我們...」。
對熊的崇拜說明了什麼?為什麼狩獵部落會有這種風俗呢?回答這一問題是饒有興趣的。
熊是龐大而兇猛的野獸,古代被熊傷害的獵人是不計其數的。它主動向人進攻。見人就瘋狂地撲上來不咬死不罷休。並且在交配和下崽期更加兇殘,見什麼追什麼,甚至連鳥飛過的影子它也不放過。碗粗的樹它一折就斷,特別是當它受傷後的反撲更加瘋狂,非把獵人撲倒致死才算完事。如果熊的小肚子受傷,爬不起來,它四腳朝天。竟把自己的前掌咬得稀巴爛。
這樣兇猛殘暴的熊出沒在森林和山野間,常把獵人的住所和倉庫搗毀威脅著狩獵部落的安全。特別是在使用簡陋的木棒、石頭、矛戈的原始時代他們沒有更好的武器抗擊洞熊頻頻的侵襲。就必然引起對熊的恐懼心理。在民族志上有許多例子證明這一點。例如奧斯梯加克人在森林中和熊相遇,由於恐懼心理則立刻脫帽以致敬意,有人甚至跪在熊的面前。在他們的心目中十分敬畏熊。不願意惹怒它,並且不敢直接叫它的名字。如鄂倫春把熊叫「老爺子」;鄂溫克人把公熊叫成父輩最高稱呼,把母熊叫成母輩的最高稱呼。
熊不僅是一種使人恐懼的猛獸,而且它在形體上有許多方面與人相似。例如熊沒有尾巴,而且能直立起來行走;熊用前肢能搭涼棚遠望;特別是熊的生殖器以及母熊的乳房與人相似,因此在古代鄂溫克和鄂倫春人的神話中,把熊給以人格化,賦予熊以人的性格認為熊原來也是人並且認為是他們自己的「祖先」。由於把熊人化和神化的結果人們除恐懼之外又增加了層神秘的「親屬」的外衣和圖騰主義色彩。人們除非自衛不敢獵取熊。
綜上所述,對熊的崇拜實際上是原始人類生產力十分低下。對猛獸軟弱無力而產生的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形態是與人們使用木棒和石器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當然,對熊的恐懼和崇拜。,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是不斷發生變化的。
隨著金屬工具的傳入。北方許多民族的獵人所使用的札槍和箭頭,逐漸由骨制、石制變為鐵制之後。提高了刺殺力,從而給征服熊提供了物質條件。特別在出現火槍之後。更增加了獵取熊的能力。他們一方面依賴新的生產力打破了過去不敢獵取熊的禁忌;但另一方面古代對熊的禁忌和崇拜的殘餘。仍然不同程度地保存下來。例如鄂倫春人相信熊的肩胛骨上有孔眼,有先知的本領。因此,獵人發現熊洞後誰也不告訴以免被熊察覺。而是用暗示的辦法通知獵組的其他人到熊洞跟前。
鄂溫克、鄂倫春獵人儘管獵熊時十分機智勇敢但當把熊打死之後,他們仍然擔心熊的報復,怕熊降禍於自己,因此他們不敢把打熊的槍叫槍,而叫「吹火器」(即打不死任何動物的工具)。
從考古學的材料看,對熊這種動物的崇拜,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許多遺址中就有所發現。例如在法國的別施阿勒山洞中發現的兩塊薄石片,上面繪著用後腳站著的熊,在熊的前後畫有貌極恭敬的人像,這個情景表明人接近熊,意在向它致敬!這種生動的畫面,說明遠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古人類,對熊的崇拜就早已存在了。在我國古代傳說中,據說黃帝的氏族是以熊為崇拜對象的。他率領的「六獸之師」其中就有以熊為圖騰的氏族和部落。據說周朝的祖先也是以熊為崇拜對象。周朝的人對熊不叫熊,而敬稱為「大人」。
考古學和古人類學給我們提供了早期人類的遺物、遺迹。民族學與這些學科有著密切的關係。它對保存有原始公社殘餘的民族採取直接觀察和調查的方法,取得第一手材料,因此,民族學的材料做為「實物史料」,不僅生動、豐富,而且全面,它給認識原始人類的生活(包括意識形態)提供了社會的「活化石」,對考古學和古人類學可以給予必要的印證、闡明和補充。因此,狩獵部落對熊的崇拜,象一面鏡子,照出了人類原始祖先生活的一個側面。
※歷史上此人雖然是酒瘋子卻有大才
※這兩個人稱號堪比呂布和薛仁貴,但是卻死死後無人知
TAG:馬蹄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