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星?矮行星?還在傻傻分不清楚?太陽系的五大矮行星了解一下

行星?矮行星?還在傻傻分不清楚?太陽系的五大矮行星了解一下

數千年前,古代天文學家們抬頭仰望天空,觀察到一些發亮的星星會改變位置。他們把這些叫做「行星」,意為會移動的星星。這其中包含經典的五大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隨著觀測工具的發展,逐漸又發現了新的三顆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然而,對太陽系更多的觀測,天文學家們發現,冥王星並不是在海王星外唯一的天體,隨著更多類似冥王星大小的天體在同一區域被發現。天文學家們意識到,不能將它們都視為行星。

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為此創建了一個新的天體類別:矮行星。對於有資格稱為矮行星的天體,它只需要滿足兩個標準:

一、它必須圍繞太陽運行

二、它的質量必須足夠大,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也就是近似於圓球的形狀。

而作為行星,還必須滿足第三個標準:它們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的其他物體。

由於矮行星經常與小行星、彗星、星際碎片甚至其他矮行星共用軌道,這第三點標準更容易分辨出行星和矮行星之間的區別。

目前在太陽系中有五個官方認可的矮行星:穀神星、冥王星、鬩神星、妊神星以及鳥神星。

1801年,穀神星首先在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上被發現。當時,穀神星被譽為太陽系的第五顆行星,木星被推到了第六位。隨後第二年又發現了智神星,緊接著是婚神星和灶神星。在隨後的幾十年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發現了數十個類似的新天體。

19世紀50年代,天文學家為此新增了一個新的天體分類:小行星,包括穀神星在內,用來和行星區分開。

直到2006年,穀神星再次被重新歸類為矮行星。穀神星是最小的矮行星,直徑大約950公里,它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占整個小行星帶質量的4分之一,它每隔9小時完成一次自轉,每隔4.6年繞太陽運行一圈。

穀神星沒有衛星或者行星環,有著一個非常稀薄的大氣層,其中還包含有水蒸氣。

2007年,NASA發射的黎明號探測器,在造訪了灶神星之後,於2015年3月7日進入穀神星軌道,至今仍在圍繞穀神星飛行。

冥王星,是最大、最出名的矮行星。它於1930年被發現,在2006年之前都一直被認為是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直徑約為2370公里,主要由岩石和冰構成,它自轉一周需要6.4天,而圍繞太陽公轉一周需要248年。

冥王星的大氣層很薄,主要由氮氣、甲烷和一氧化碳組成,和穀神星一樣,它沒有行星環。但是它有包括卡戎星在內的五顆衛星,由於卡戎的質量體積比較大,和它們倆特殊的環繞方式,有時冥王星和卡戎也被稱為雙矮行星系統。

新視野號探測器在2015年7月拜訪了冥王星,大大豐富了科學家們關於冥王星和它幾顆小衛星的認識。

2005年發現的鬩神星,是促使重新討論冥王星行星地位的起因之一。當時,NASA一度將鬩神星稱為太陽系第十大行星,但隨後緊接著發現了該區域的其他多個大型天體,讓他們不得不重新考慮這個說法。

鬩神星的直徑比冥王星略小,大約2330公里,但是質量比冥王星要大,表面覆蓋著甲烷冰。它有一顆衛星,鬩衛一迪絲諾美亞,鬩神星和它的衛星距離太陽比冥王星還要遠很多,據估計,鬩神星需要558年才能完成圍繞太陽公轉一圈。

妊神星,也是2005年被發現的矮行星。和其他矮行星不同,妊神星的形狀更扁,像一顆橄欖球。儘管妊神星和球形相差甚遠,但其橢球的形狀是由於高速旋轉,類似水氣球旋轉時伸長的現象,而非其自身重力無法克服物質抗壓強度所致。

它是太陽系自轉最快的天體之一,每4個小時完成一次自轉,它的軌道只比冥王星長一點,需要284年圍繞太陽公轉一周。妊神星已經被發現的衛星有兩顆:妊衛一和妊衛二。

鳥神星是在2005年發現的,太陽系內已知的第三大矮行星。就像柯伊伯帶的其他矮行星一樣,它表面平均溫度極低,約-243℃,沒有大氣層,表面覆蓋著甲烷與乙烷,並可能還存在有固態氮。

雖然它的直徑只有1400公里,約為冥王星的四分之三,但是由於表面冰的原因,它是僅次于于冥王星之後,柯伊伯帶中第二亮的天體,公轉一圈需要約310年。2016年,科學家宣布發現了鳥神星的衛星:鳥衛一。

天文學家認為,太陽系還可能存在數百顆可以歸類為矮行星的天體,隨著更多的觀測,矮行星的名單還可能繼續增加,不過在那之前,希望你已經大概了解了現有的五顆矮行星。

本文由表象的本質原創,歡迎關注,一起漲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表象的本質 的精彩文章:

太陽 占太陽系總質量99.86%的中心天體,我們賴以生存的恆星
地球自轉速度加速至2倍,會發生什麼?地球會多出1條腰帶!

TAG:表象的本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