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面對天生破壞力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

面對天生破壞力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辦?

論孩子的破壞力有多強?

這好像是一個千古難答的問題。

林志穎在前幾天發了這樣一條微博,畫面確實很美。

可能細心的網友會發現,微博里有個很關鍵的詞「每天」。

每天都要拆一次家,求林志穎的心理影音面積?

這樣的例子不止是林志穎家有,應該說有孩子的家庭有都這樣的現象。

孩子的傑作,做家長應該都很熟悉,又氣有好笑,看見這樣的場景只能在心中默念:隨他吧隨他吧,在皮也沒有辦法,親生的、咋辦呢?

孩子在能走路之後,那破壞力就如同加滿油的「小馬達」一樣根本停不下來。

為什麼會這樣呢?

在孩子看來這個世界的一切對於他們來講都是陌生的、新鮮的、有趣的,特別是對於有一定行動能力的孩子來講,這個時候他可以去更進一步的接觸他們,了解他們。甚至在無意識中就「搞破壞了」。

我們常常聽見有家長說:

昨天買的小汽車,今天就能看見一堆零件。

昨天買的玩具娃娃,今天就能看見的就是一推棉花。

甚至有故意將鏡子摔碎的,非要來個「破鏡重圓」。

面對這樣具有「破壞性」的孩子,身為家長的你會這麼樣呢?生氣、呵斥孩子、還是幫孩子一起完成他的「傑作」?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家長應該要明白孩子「搞破壞」的心理動機是什麼?

好奇心理

好奇是孩子心理的主要特徵,他們對不理解的事物,都有強烈的探究心理,總想摸摸、看看、聞聞、嘗嘗,弄個明白,喜歡拆卸鐘錶、玩具、筆,亂按電器開關或遙控器,從而損壞了東西。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可引導孩子把拆下的東西裝配起來,恢復原樣。平時,家長要明確告訴孩子,哪些東西是不能亂摸亂嘗的(如電器、藥品),以防事故發生。對愛動手的孩子,可為他們購買拼插、組合玩具,使他們在裝裝拆拆的活動中體會構造的快樂。

盲目模仿心理

愛模仿是孩子典型的心理特徵。孩子把家長當作模仿的榜樣,家長怎樣做,他也機械地跟著學,由此產生了一下好氣又好笑的後果。例如見父親刮鬍子,便將小貓鬍子剪了;看見媽媽化妝,趁家長不在時,也將自己化成個大花臉……對於盲目模仿的孩子,家長在事後要給孩子補充有關知識,使他們明白為何自己的行為會帶來破壞。平時要告訴孩子哪些事可以學成人的樣子做(如刷牙、洗臉、擺碗筷、力所能及的家務)。

嫉妒心理

當孩子見別人東西比自己的好,就會產生嫉妒心。由於孩子的情感外露、衝動,自控力差,嫉妒往往直接付諸行動,搞破壞行為。例如故意剪壞別的小朋友的新衣服,弄壞同伴高檔玩具,摔壞同伴新書包、新鉛筆盒……嫉妒是一種陰暗、狹隘的心理,它既給孩子心中帶來了苦惱,也影響孩子的成長及與他人的交往。為此,爸媽要從小引導孩子學會欣賞別人,讓孩子的心胸開闊起來。

著名的幼教專家指出:孩子具有「破壞性」其實是值得鼓勵的。孩子把感興趣的東西拆開,是一種學習探索未知的表現,他們不是故意去破壞一個東西,而是因為他對這個東西感興趣,想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比如很多男孩喜歡把玩具拆開,去看車子裡面到底是什麼,車子為什麼會動等,他是沉浸在了自己喜歡的事物裡面,並努力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尋找答案。

破壞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

首先家長要對孩子有寬容的心態,因為破壞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不要嚴厲地批評孩子。因為家長的批評和威脅很可能會扼殺孩子可貴的探索精神。

其次,家長應該儘可能地鼓勵並且參與進來,因為孩子「破壞」的過程,是整個肢體都在活動的過程,這個過程能夠促進孩子思維的發展。鼓勵孩子適當地「破壞」,其實就是在鼓勵孩子的創造力,從而增加孩子對事物探索的興趣。所以,當家長看見孩子把玩具拆了,其實應該參與進去,去引導孩子「這裡面是什麼啊,怎麼會動的啦?」……幫助孩子一起尋找結果,然後再和孩子一起把拆開的玩具恢復原樣。這樣才能讓孩子在「破壞」———探究———重建中獲得心理的滿足。

孩子一再的「破壞」行為,對家長的耐心的確是一大考驗。不過家長必須了解,如果僅僅是為了維持一絲不亂的環境而處處限制孩子的行為,那麼久而久之就會澆滅孩子對事物的好奇與興趣。

小編認為,比起讓孩子心無旁騖的安全與探索,混亂一點又何妨?你認為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企鵝童話 的精彩文章:

9歲女孩爭寵「退化」成嬰兒:你給孩子的安全感足夠了嗎?
白堊紀死神——鐮刀龍

TAG:企鵝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