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榮:人不讀史,就會重蹈覆轍
原標題:馮學榮:人不讀史,就會重蹈覆轍
我們大家都知道南京大屠殺,這件事講起來,大家都悲憤,不說也罷。
然而,看南京大屠殺,還有一個不同的視角。
我們要知道,近代史上發生在南京城裡面的屠殺,早已不是第一次,我簡單舉幾個例子:
南京第一次屠城,公元1864年,湘軍攻破南京(天京),對城裡的居民開展大屠殺。
南京第二次屠城,公元1913年,二次革命,北洋軍閥張勳攻破南京,革命黨逃散,張勳的兵,在南京開展了屠殺,屠殺得到及時制止,規模不大,但畢竟也是屠殺。
圖:張勳
南京第三次屠城,公元1927年,北伐軍攻破南京,發生了針對外國人的屠殺,旋即遭到英美報復,英美軍艦炮轟南京,炸死市民若干。
第四次,才是1937年底、1938年初日本鬼子在南京的屠城。
可是,問題來了,南京歷史上屢次城破,多次發生屠城,作為南京人,如果稍微願意讀一點歷史,你理應知道,聽說要打仗了,你就應該逃命。
留在城裡幹什麼?等死嗎?
同樣的歷史教訓,某些日本人,也並沒有吸取。
2015年,日本人湯川遙菜在中東戰亂地區,被恐怖分子綁架並斬首。
圖:湯川遙菜
他死後,日本人是這樣評價他的:
「你明知那裡在打仗,去那裡幹什麼?該死不算,還給大家添麻煩!」
這就是當年日本人給湯川遙菜的評價。
從自保的角度看,日本人的評價,是有道理的。
歷史留給後人一個很大的經驗教訓:遠離戰亂的地區。
你要想好好活著,你就要遠離戰亂的地區,你所住的城市未來如果發生戰爭,從老百姓自保的角度看,你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逃跑。逃回鄉下老家。
沒有誰會在乎農村。打起仗來,農村其實是相對安全的。
換句話說,1937年的南京居民,如果平時稍微注意讀一下歷史,他們就應該明白,南京歷史上多次發生過屠殺,一個南京人如果是聰明的話,1937年底,是不應該留在南京的。
圖:南京大屠殺時的日本軍旗
千萬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日本鬼子殺人,當然是罪惡。但是,作為老百姓自保,你明知道要打仗,還要留在戰亂地區(南京),你對自己,是不負責任的。
8月13日上海開戰,到12月13日南京淪陷,足足四個月,要逃難的話,時間綽綽有餘。
圖: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事實上,確實有部分南京市民在南京淪陷之前,早就逃了。
他們是聰明人。
再給大家講兩個故事,也都是真實的故事。
故事一:1900年鬧義和團時期,清軍神機營有個兵,名叫恩海(滿洲正白旗),他開槍打死了當時德國駐華大使克林德(Clemens Freiherr von Ketteler)。
圖:殺死德國公使的清兵恩海(中間站立者)因為貪圖一塊洋表而暴露行蹤,很快被捕,由德軍扣押,旋即槍斃。
打死克林德這個事是對是錯,我們在這裡就不討論,可是打死克林德之後,恩海貪圖克林德的財物,他搜走了克林德的一塊銀表,然後呢,恩海把這塊銀表當給了當時北京城的一家當鋪,換錢用。
八國聯軍攻破北京之後,聯軍的偵探就開始查:當時是誰打死的德國公使克林德。怎麼查呢?就查這塊表,結果從當鋪找到了這塊表,順藤摸瓜,就逮住了恩海,這恩海倒也是條漢子,敢做敢當,供認不諱,結果很快就被處決了
故事二:1931年6月,日本帝國有個軍事間諜,名叫中村震太郎的,跑到東北的荒山野嶺,測繪軍事地圖,被當時張學良的東北軍團墾三團逮住了,團墾三團就地處決了中村震太郎,然後呢,團墾三團的將士貪圖財物,將中村震太郎的手錶摘了下來,當給了當鋪。
圖:中村震太郎(左)被就地處決
後來日本說這個中村震太郎,到北滿去調查兵要地誌,怎麼沒有音訊了呢?於是派人去查,結果也是從當鋪入的手,查到了中村震太郎的手錶,然後通過當鋪的老闆,順藤摸瓜,最後查清楚了:原來是中國東北軍團墾三團殺的中村震太郎。
於是,日本方面就派人瘋狂搜捕當時的涉案人員,其中團墾三團有個名叫陸鴻勛的,就被日軍逮住了,立馬處決,說是給中村震太郎報仇。
讀到這裡,我想很多讀者應該都有所感悟了吧?這兩個真實的歷史故事,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答案是:它們是歷史重演的關係,不但是故事情節,就連道具(手錶)都一模一樣。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事實上,恩海殺人貪圖贓物因而喪命的故事,已經非常清楚地警示後人:殺人是不能貪圖贓物的,為什麼?因為贓物會出賣你的兇手身份和行蹤。
我們假設當年中國東北軍團墾三團將士是一群喜歡讀史的人,他們理應知道恩海的舊事,理應吸取恩海的教訓,中村震太郎是一把火燒了,毀屍滅跡,要知道當時並沒有DNA鑒定技術,假如三團的兵不貪圖中村的手錶,也許日本方面永遠也查不出來是誰殺的,團墾三團的陸鴻勛也不至於丟了性命。
恩海的故事和陸鴻勛的故事完完全全就是翻版,是歷史重演,團墾三團的涉案將士不讀史,所以丟了命。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讀史,到底有什麼用?答案是:讀史除了給予愛好者娛樂之外,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歷史上的前人做過什麼事?都有什麼樣的後果?什麼樣的錯誤,我們這些後人不能再犯?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能提醒我們避免重走前人走過的彎路和錯路,在有些時刻,就像陸鴻勛案一樣,讀史是可以救命的,不讀史是足以害命的。
※從甲午到抗戰,到底發生了什麼
※馮學榮:中國人出洋謀生為什麼受欺負
TAG:馮學榮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