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粗糙記錄最真實
李俐
電影《最後的棒棒》上周五上映,首日排片還不足0.2%,這倒並不奇怪。在強片林立的暑期檔,這樣一部小成本的紀錄片原本就不是市場關注的對象。但《最後的棒棒》亦有它獨特之處,該片的劇集版網路評分高達9.7分,不少觀眾甚至成了它的粉絲、「自來水」,對電影版的上映期待已久。
是一部什麼樣的紀錄片能讓苛刻的網友打出9.7分?在看電影之前,影片的幕後故事倒是引發了我的好奇。該片的導演何苦曾是一名正團級軍官,在轉業後沒有選擇鐵飯碗,而是懷揣著1300元「啟動資金」,在重慶朝天門一帶當起了棒棒。而他當棒棒的目的,就是為了拍攝、記錄下「最後的棒棒」這樣一群以苦力為生的底層勞動者的生活。
乍聽起來,何苦的這一做法未免有「作秀」的嫌疑,且不說放著好好的軍官不做干起了棒棒,既然是拍紀錄片,為何要把鏡頭對準自己呢?不過,這樣的質疑在看完影片後我已經釋然。想要記錄棒棒的生活,第一個難點就是真正融入他們,如何得到他們的信任,如何讓他們不怵鏡頭,這都是記錄者需要面對的難題。導演何苦在朝天門轉悠了好幾天都沒找到願意接受跟蹤拍攝的棒棒,最後還是以向老黃拜師學藝這個理由,才成功進入他們的生活圈子。
影片的開頭就是何苦跟著老黃住進了自力巷53號。這是一片瀕臨倒塌的棚戶區,何苦租的300元月租的房間是其中最豪華的,而其他棒棒們住的房間最便宜不過60元,搖搖欲墜的樓梯、僅容一人側身通過的過道、唯一的電器就大家公用的電飯鍋……而何苦在這兒一紮根就是一年,如果不是他在部隊早就習慣了吃苦耐勞,我幾乎想像不出,中國還有哪位導演能夠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生活下來,不僅和棒棒們同吃同住,還要每天扛數百斤的貨物。這樣的「秀」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出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棒棒們才能完全認同這位外來者,才願意把自己的生活赤裸裸地展現出來。有人說,紀錄片最重要的是客觀,而在《最後的棒棒》中,何苦既是記錄者也是被記錄者,甚至,他的加入已經影響到了棒棒們的生活軌跡。那麼,這樣深度介入的方式還算是紀錄片么?其實,從學術角度來說,原本就有參與型紀錄片一說。即便拋開紀錄片流派的紛爭,僅僅憑藉片中一個個真實的人物和細節,已經足以證明這不是一部能夠表演得出來的電影。
影片記錄了太多棒棒的辛苦與辛酸,他們因為危房拆遷而露宿街頭、因為怕花錢不敢去醫院看病、辛辛苦苦攢下的血汗錢卻一再被騙子騙光……但導演沒有帶著同情的眼光居高臨下地拍攝,相反的,影片中時常流淌著一種歡快的氣氛。他們雖然窮苦,但每一分錢都是用自己的汗水換來的,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沒有放棄過希望,也都堅守著自己質樸的底線。在談起國人性格時,我們常說「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這並不是一句抽象的形容,在《最後的棒棒》里,我們看到了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例子。
讓我印象最深的鏡頭,是老杭把自己的一張百元假鈔「兌換」給女僱主,卻被當場拆穿,而女僱主最後還是好心地換給他一張真鈔,這時鏡頭對準老杭,他滿眼的淚水裡寫著「無地自容」四個字。我實在不忍心責怪這個生活窘迫的老人,收到一張假鈔對他來說可能就意味著失去一個月的房租,而花出這張假鈔,卻費盡了他最後一點尊嚴。
從製作的角度來看,《最後的棒棒》可能是今年影院里最粗糙的一部電影,導演高中都沒畢業,更沒有專業的紀錄片製作知識和經驗,攝影師是導演花月薪2000從婚紗影樓雇來的,全片是導演自己撰稿、配音、寫主題曲甚至用不太好聽的歌喉自己演唱,剪輯也顯得混亂且業餘。但真實的力量,足以讓觀眾忽視所有的粗糙。尤其是當熒幕上充斥著每一幀都精緻如畫的視覺系紀錄片時,我們更想看看,真實的生活究竟有多糙?J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