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多元,但我們只能聚焦
上市之際的拼多多,正被口誅筆伐。
3年歷程,3.4億活躍買家,「一個以賣假貨、山寨品為主的AP P,堂而皇之地登陸納斯達克」、「近300億美金的市值反諷著我們引以為榮的消費升級和中國製造」。
其實,說話人身份的不同,導致立場的不同。「電商是新生事物,拼多多又是電商中的新生事物,我們應多些寬容」、「8000元的手機可以讓白領暢遊互聯網,只需20分之一花費的低價手機同樣給低收入者看到世界的精彩」。
當喧囂互不相讓之時,加入其中不明智。在喧囂之外找答案,或許會有別的啟發。
一篇題為「誰買走了拼多多的山寨電器」的文章,在朋友圈廣為流傳。在這篇調侃文章中,作者列舉並截圖了大量的傍名牌、打品牌擦邊球的電器產品,從彩電冰箱洗衣機到廚衛小家電,當前市場上的主流產品幾乎無一倖免,一些山寨甚至讓人忍俊不禁。但文章截圖裡透露出的三條信息值得我們關註:低價、支持鄉鎮網點自提以及動輒上千上萬的拼售量。
這也解釋了「一個假貨、山寨品橫行的AP P」居然能夠堂而皇之地登陸資本市場的背後邏輯:有需求才有供給。有這樣的需求,也有那樣的需求。
我們所處的世界,有高處品嘗鮑魚魚翅的圈層,也有更多大口吃饅頭稀飯的族群。我們不能斷言拼多多的3.4億活躍買家都是低收入階層,但顯然,在消費觀念上,這3.4億的數量對比我們經常提及的2.25億中產人群所可能持有的消費觀念,是佔據相當優勢的。而在實際生活里,我們有理由相信這種優勢還會被進一步放大。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居民平均年消費支出為1.8萬元,換算成月均則為1526元。如果你的月收入超過2600元,在全國範圍內,你的消費力已經超過了全國大部分人。
實際上,這才是拼多多火爆的根本原因所在。某種意義上說,這不是電商模式問題、也不全是監管不到位的問題(當然監管缺失也難辭其咎),而是一個供給與需求有效對接的問題。售賣低價耐用產品不是錯,售劣質品是錯;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不是錯,但賣假名牌是錯。一句話,把饅頭提供給需要的人,是功德;把饅頭賣給需要的人,還告訴人家這是魚翅,這就成了罪孽。
廚電業並非不能從中有悟。其一,消費群體遠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富有和高知。其二,價格任何時候都有吸引力。其三,消費多元,就低還是就高,這是品牌定位問題,但只有聚焦才能有效對接。最終,還是要耐住性子,市場的問題最終還是靠市場才能解決。(蔡錦橙)
覺得文章不錯,請點個贊哦↓↓↓
※上海水展:2018有哪些新趨勢
※中國凈水行業保持平穩增長發展態勢 逐步擴大市場容量
TAG:艾肯家電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