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一段航天秘史,一場青春往事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一段航天秘史,一場青春往事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是由慈文傳媒、藝能傳媒、四川星空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出品,王之理編劇,韓曉軍執導,楊爍等領銜主演的年代劇,該劇於2018年8月15日在北京衛視首播,並在騰訊視頻同步播出。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一段航天秘史,一場青春往事

作為暑期檔同時段唯一一部描寫共和國往事的大劇,《那些年,我們正年輕》顯得格外特別,該劇揭開了一段神秘的航天編年史,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至新世紀為背景,聚焦新中國成立後「兩彈一星」的研發事業,講述了張利軍、馬朝陽等一群一心報國的年輕人義無反顧地從大城市來到西南偏遠地區,積極投身到「大三線」建設並奉獻一生的故事。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一段航天秘史,一場青春往事

對於導演韓曉軍來說,這是記憶中發生在長輩身上的事情,他感到天然的熟悉和親近。

韓曉軍說:「因為工作的保密性強,他們當年很多事情不能說,默默無聞一輩子,不論對外界還是對子女,他們都只是工人,只是每天上班而已,他們的子孫後代完全不知道他們發射了導彈。他們總得有個依據,我想需要一個文藝作品。」

導彈四人組: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命運

「三線」建設對於我們似乎只是出現在歷史課本上的一場運動,但卻飽含了無數人的拼搏歲月和他們默默奉獻的家國情懷。

「三線建設」,指的是1964年到1980年,基於嚴峻的國際形勢在我國中西部地區進行的一場以戰備為中心,以國防科技和工業交通為主的大規模基礎建設。

「一線」地區指位於邊疆沿海的前線地區;

「二線」地區指一線地區與京廣鐵路之間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東半部;

「三線」地區指京廣鐵路以西、甘肅烏鞘嶺以東的廣大地區,主要包括四川(重慶)、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等省區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廣西等省區的部分地區。

三線又有大、小之分,中部及沿海各省的偏遠腹地稱為「小三線」,西南、西北地區的川、貴、雲、陝、甘、寧、青稱為「大三線」。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一段航天秘史,一場青春往事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電視劇一開始就刻畫了當時的嚴峻形勢:蘇聯和美國預測中國研製核導彈時間的多則十年,少則八年,而專委會決定將核導彈研發的時間縮短為5年,最後錢學森在會議上拍板:「用3年時間讓核導彈上天。」

於是無數熱血青年來到「基地」,這其中包括大資本家後代,被視為出身不好的陸若文,她冒著被當間諜的風險偷偷跑到了基地,跟高幹子弟向晴、軍人後代張利軍和農民後代馬朝陽匯合,被觀眾打趣為「導彈四人組」。

為航天事業做出貢獻,卻因工作的保密性而不得不默默無聞,最後只能成為歷史課本上的一個名詞、一個數字,而電視劇《那些年我們正年輕》就是為了讓他們有血有肉,讓他們的青春重新鮮活。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一段航天秘史,一場青春往事

「傾盡全國之力搞兩彈一星,到底是環境改變人還是人改變環境?答案自然是相互改變。拍這個劇是用人物的成長帶動事件,因為光講大事件特別乾澀,觀眾很難接受。我們拍的是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而不是歷史劇。」

韓曉軍拿劇中人物舉例:「比如向晴是非常有趣的一個人物,可以說她是全劇裡面最講原則的人,從來沒給任何人說過違背保密協議的事情,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大大咧咧,感覺這個人是最容易張嘴就說的,但反而她是最保密的,這就是人物的反差。」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一段航天秘史,一場青春往事

每個人既是整體的一部分,又是獨立的個體。當下奉行個人主義的人越來越多,似乎很難想像當時那個時代的氛圍對人的影響,年輕時,人人都一樣,充滿熱血和理想,只是熱血為誰而灑有所不同。

韓曉軍說主創人員採訪了很多老人:「他們可以在上海等大城市工作生活,可偏偏要跑到窮鄉僻壤,不顧一切地拚命幹活兒,他們自己也解釋不了為什麼這樣,因為周圍人都這樣,可能是大時代背景下被強烈的集體榮譽感所推動,我希望這種精神能夠延續,我們斷的東西太多了。」

懷舊鏡頭下的年代質感

本劇的導演韓曉軍表示:「相比類型題材,我更看重劇本,我一定要看到劇本,而且我只拍自己喜歡的戲,因為喜歡的時候,創作狀態是不一樣的,當自己都無法被說服那麼推動就會特別困難,選擇拍《那些年,我們正年輕》就是因為劇本好,再加上我對過去很有情懷。」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一段航天秘史,一場青春往事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在懷舊鏡頭之下,塑造了一批航天人物群像,除了出身不同的「導彈四人組」外,還有倪大紅飾演的大工匠劉連柱,任程偉飾演的導師高占武等人,韓曉軍表示為了找到年代質感,大量地搜集「大三線」的資料,找了一些特別典型的真實案例加到了劇中,劇中演員的台詞很多是那個年代的真話。

比如劇中「航天專家」喬部長的台詞是錢學森的原話:「我們的火箭不是為了打導彈,不是為了打核彈,我們的火箭是為了衛星、為了太空、為了人類造的。」

因為資本家後代的身份,女工程師陸若文始終處於隱忍壓抑的狀態,氣質淡然,但對於理想卻格外固執,還說出了「火箭不上天,堅決不戀愛」的豪言壯語。

陸若文雖然表示不戀愛,卻擋不住張利軍和馬朝陽對她的追求。張利軍和馬朝陽是關係最鐵的兄弟,二人性格完全不同,但年代賦予了他們共同的特點:坦蕩直接。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一段航天秘史,一場青春往事

二人對陸若文的追求都是在明處較勁,談戀愛都是明爭沒有暗鬥,要追求誰會跟情敵直接下達通知,即使追不到也會大方祝福,沒有那麼多顧忌。不僅是戀愛,韓曉軍說:「那個年代想什麼就是什麼,批評都是直接的,絕對不在背後做什麼,什麼事情都是在明處。」

張利軍和馬朝陽不僅在戀愛上是競爭關係,在事業上也是,但他們並沒有爾虞我詐和個人利益的爭奪,只是為了榮譽和理想而已,因此非常純粹。

導演繼而表示:「這種情感和現在的觀眾離得比較遠,拍這個戲最難的部分是相信,讓演員相信他們就處在那個年代,讓觀眾相信故事的真實。我特別怕跳戲,因此讓所有演員處在工廠里的半封閉狀態,一開始怪怪的,後來大家覺得我們就是那個時候的人了,其實相信也很簡單,任何事情熱血和激情不能少。」

馬朝陽和張利軍是兩種人格,馬朝陽內斂,他是技術人員,專註科研;張利軍嘴甜,社交能力強,會隨機應變、懂得溝通,永遠在挑戰新東西,同事們都很喜歡他。

當馬朝陽直接破格評為工程師時,張利軍感到困惑迷茫,甚至懷疑自己,那麼馬朝陽會去安慰他,張利軍在戀愛上佔到上風時,馬朝陽也會祝福,二人沒有任何嫌隙。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一段航天秘史,一場青春往事

而這四個人私下越是關係親近,就越會公事公辦,在大事上嚴格表態,而不會互相照顧,因為他們對組織真心交付、對集體榮譽無比信仰,這也是那個年代的質感。

為了找到年代的那份真實感,本劇主要在四川綿陽拍攝,那裡還存在著一個大三線時候的工廠,該劇中抓特務和幾次發射失敗等都是真事,劇中真實再現導彈與火箭發射的過程,是主創團隊專門從中央台新聞電視製片廠、八一廠、中國檔案館等地購買的影像資料。

本劇在場景、服裝和道具的細節上也做了很多考量,場景多透露著空曠感,與當年大西南艱苦質樸卻乾淨清新的環境相符合,畫面乾淨溫暖,道具雖古舊卻精緻:紅色暖水鐵壺、熏黃的茶缸、劃痕的木櫃、摺疊紅椅子、柜子上的白色桌布、當然還有改造過的大卡車和1:1的導彈……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一段航天秘史,一場青春往事

除了要符合年代外,某些道具還具有獨特的象徵意義,比如大工匠劉連柱的眼鏡上有裂紋,眼鏡代表著工匠精神的世代傳承,劉連柱的眼鏡將來是要給他的徒弟梁玉強的,但最終沒能給,因為人不對了。

《那些年,我們正年輕》:一段航天秘史,一場青春往事

這是一個工匠對於對精神信仰的看重,《那些年,我們正年輕》這部作品能夠呈現出來也是因為對精神信仰的看重,為了忘卻的記憶,為了緘口不語的一代人。

【文/王苗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