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北京南站,你其實可以比上海虹橋更優秀

北京南站,你其實可以比上海虹橋更優秀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DT財經(ID:DTcaijing),作者:王爾多。虎嗅網獲授權轉載。

論起「先天條件」,北京南站絕對不輸上海虹橋。

和上海虹橋相比,南站照顧了更大多數

前陣子,好多小夥伴都在說北京南站出行體驗差的問題,DT君由此萌生了用數據扒一扒南站的想法。

意料之外的是,當技術小姐姐把數據刨出來後發現,南站居然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尤其是在和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上海虹橋站做對比時,優勢格外明顯!

對於一座超特大型城市的交通樞紐來說,高鐵站最核心的功能就是要儘可能多的服務於這座城市的居民。正如「鐵老大」今年5月發文所強調的:

新建車站選址儘可能在中心城區或靠近城市建成區,確保人民群眾乘坐高鐵出行便利。

那麼,南站對於首都廣大人民群眾的覆蓋能力如何呢?

一向倡導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DT君,測算了南站公共交通的半小時覆蓋範圍。

北京南站直接與4號、14號線連通,出站後半小時能到達的站點幾乎覆蓋二環以內的所有區域。向南可延伸至五環以外的清源路,東西兩側可達三環外的百子灣和玉泉路,稱得上是四通八達。

反觀一下深受大家愛戴的上海虹橋站。

雖然虹橋高鐵站與三條地鐵線對接,但由於地鐵線路走向的原因,出站後如果坐地鐵,則只能選擇沿2號線、10號線往東,或者乘17號線奔西。想要去北部和南部,都需要多費些周折。而且對於內環的覆蓋能力,也非常有限。半小時內最東僅僅可以到達新天地站,人民廣場的炸雞都吃不到。

除此之外,從站點數量上看,虹橋更是被南站「吊打」。

北京南站30分鐘內可達的地鐵站點佔了全城總地鐵站數量約1/3,而上海則不足10%。從短時間覆蓋能力的角度上講,一直被大家吐槽的北京南站,其實得益於地理位置和外部交通通達性,有著比上海虹橋更加明顯的優勢。

出站15分鐘到不了靜安寺,但能到西單

30分鐘對於遠途出差和旅行的人們來說,算是個還不錯的體驗,但對於辦公室常年設在高鐵上的職場精英,那簡直是在浪費生命!他們需要更快的速度。

於是我們又嘗試著對這兩個高鐵站提出更高的「要求」——15分鐘輻射圈。如果這個時間範圍能夠覆蓋到城市裡最核心的商務區,高鐵站無疑是為這裡的職場人提供了「保姆般的呵護」。

北京南站的15分鐘公共交通覆蓋範圍同樣進入了二環以內。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雖然國貿CBD與此無緣,但靈境衚衕、西單附近的金融街職場人卻是很大的受益者。

可對於上海虹橋站來說,15分鐘最遠僅能抵達伊犁路,剛剛跨過中環線,連內環都沒進去。

看來,只有虹橋商務區的小夥伴,能夠享受到「近水樓台」帶來的便利,靜安寺和陸家嘴的名媛和精英們,皆不在虹橋站的「保姆式服務」範圍內。

當然,精英們可以有更多的出行選擇,但對於我等工作在魔都核心區的普羅大眾來說,南站還有更加令人羨慕的一點,就是打車價格的誘惑。

試問,拎著笨重的行李箱準備出行的時候,誰不想優雅地打車去虹橋呢?但陸家嘴的小夥伴們,你們還記得有多少次打開軟體,看到預估價之後,又默默地從包里掏出了地鐵卡么?

可以說,在對城市核心商務區的輻射能力上,南站又略勝一籌。

北京南站完勝上海虹橋?

別急,以上皆為我們對北京南站外部通達性和覆蓋範圍的考量,而真正被人們吐槽的是其內部。

中國交通報一篇題為《為什麼說北京南站不如上海虹橋站?》文章,描述了二者在進站時間上的差距:

在北京南站,特別是地下一層安檢進站口,眼看著10米開外就是安檢口,人群卻被七繞八拐的鐵圍欄圈在中間,只能按照一路隊伍魚貫前行。少則20分鐘,多則四五十分鐘才可能抵達安檢口。

登上上海虹橋火車站候車大廳二樓,站內情況一覽無餘,大廳里一樣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四面安檢口卻總是秩序井然……一般幾分鐘就能進站。

我們假設北京南站進出站平均時長比虹橋慢十分鐘,然後將這10分鐘算入上海虹橋站的公共交通覆蓋範圍,再來看一下。

上海虹橋幾乎覆蓋了內環的全部區域,甚至可以觸及浦東的很多區域。此前所說的北京南站在公共交通覆蓋能力上的「天資」優勢,蕩然無存!

南站VS虹橋,一個是先天位置選的好,一個進出站更加快捷,哪一個更容易獲取人們的青睞呢?

從個人體驗上講,DT君還是捂臉站在了虹橋這邊。做個比喻,二者的差別就像是在暢通的高速上開一小時車,到了100多公里外的目的地,和在市中心擁堵路段開了一個小時,到達了5公里外的目的地一樣。雖然後者的距離近很多,但顯然更容易讓人產生焦慮、「路怒」的情緒。

由此看來,如果有一天,北京南站如果進出站也可以做到虹橋一樣順暢,其地理位置帶來的優勢才能真正得以發揮。甚至可能比上海虹橋的出行體驗更好。

作為經常往返京滬兩地的DT君,僅僅是說起來,都覺得非常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每日人均打開4次,「帶貨」小程序值得你All in了嗎?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