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時節細說荷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一般在公曆8月23日前後。俗話說「立秋後還有十八隻秋老虎」,即立秋之後還會大熱十八天的意思。
處暑承接立秋,立秋之後十八天,基本就進入處暑了。「處者,止也」,處暑即暑氣到此停止之意。立秋之後大熱十八天,至處暑之時,可以感覺些許涼爽了。
不過,所謂「處暑十八盆」,盆乃一盆洗澡水之意,處暑之後雖然降溫,但也不是一下就涼了下來,仍時時會有汗出,日日需要洗澡。
直到處暑這十八天過去,「陰氣漸重,露凝而白」,暑氣轉白露,才是真正涼爽下來。
處暑(資料圖)
因此,可以說處暑是真正意義上的「夏秋之交」,一方面是溫度由熱轉涼,另一方面是潮濕度的改變——夏季濕熱蒸騰,粘膩不爽的情況逐漸減輕,最終秋高氣爽,輪到燥氣司令。
這個時節養生,即當順應這種冷熱、乾濕變化的過程,前期仍以清熱避暑為主,後期則注意避寒防燥。
這話說得簡單,操作起來其實比較困難——畢竟此時不像冬天,單純以避寒為主,也不像夏天,單純以清暑為主,這個時候是寒熱雙重因素且處於動態變化之中,分寸細微之間,最難把握,故這個時候,一向生病的人最多。
不過正所謂「天生萬物有妙處,一時自有一時物」,此時有一應季之物,一身是寶,且正適合此時夏秋變化的特點,用來在這個時節養生,最妙。
此物正是「開花濁水中,抱性一何潔」的荷。今兒我們就來聊聊荷周身上下各有什麼藥用作用,以及如何用它做處暑養生。
開花濁水中,抱性一何潔(資料圖)
我國地理幅員遼闊,南北溫度差異較大,南方四五月間即可看到荷葉,聽取蛙聲一片,東北地區則要到八月才開始荷花次第開。
也恰好因此,我國各地民眾能夠食用到新鮮荷的時間也比較長。荷之蓮子、蓮蓬、蓮須、荷梗、荷葉、藕,作用各有不同,這兒我們先從蓮子說起。
蓮子是植物乾燥的果實,有很好的健脾胃的功能。祖國傳統醫學認為,「淡味能滲,甘淡養脾」,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味道比較清淡的東西,比如蓮子,有利水滲濕的作用。
我們知道五臟六腑裡面,脾主運化,飲食物的消化吸收、代謝疏布,要靠脾來完成,如果脾胃運化功能下降,或者進食過多滋膩厚味的食物,讓脾胃來不及運化,就會產生痰濕停聚中焦的情況。
淡味能滲,甘淡養脾(資料圖)
另一方面,脾暑土,喜燥惡濕,居住環境太過潮濕、或者平常運動不足,體內濕氣太重,也會反過來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兩者互為因果。
而脾胃功能變差了,人體的營養吸收就差了,營養跟不上,人一方面就會表現得比較虛弱:面黃肌瘦、體力欠佳;同時又會出現痰飲水濕停聚的情況,比如長期慢性腹瀉、痰多、白帶偏多等。
那麼針對這種情況,醫生在治療的時候就會用一些蓮子、茯苓、薏苡仁這類味道比較淡的藥物,淡滲利水,促進濕氣的排出,恢復脾胃功能,從而改善痰多、腹瀉、白帶偏多等情況。
至於甘淡養脾,我們知道,脾胃每天都要負責消化我們的飲食物,天天工作,工作量是很大的,尤其是我們有時候胡吃海喝,一下吃了一大堆東西,或者不好消化的東西,脾胃就會超負荷工作.
久了以後脾胃過勞,運化消化能力就會差了很多。這個時候要怎麼修復脾胃呢?
要通過減少它的工作量讓它自我修復。蓮子、茯苓、山藥、芡實一類淡味的食物比較容易消化,不會給脾胃增加負擔,也不存在虛不受補的情況,因此可以拿來養脾胃。
蓮子湯(資料圖)
在我們臨床工作中,經常發現,許多小朋友或者老年人,家長、子女生怕他們營養不夠,拚命補充營養,結果越吃身體越不好,這就是因為忽略了脾胃吸收率的問題。
食物不能完全轉化成營養,能轉化多少,關鍵取決於脾胃的吸收率。古人認為「補腎不如補脾」,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子,前者年紀大了吸收能力下降,後者尚未發育完全,吸收功能不足,這兩者與其增加營養,不如首先改善脾胃吸收功能。
除了養脾胃外,蓮子還有一定的寧心安神的作用,尤其是帶心蓮子,作用更強。蓮子心偏於苦寒,有比較強的清心火、除煩、安神的作用。經常心火旺的人,不妨拿蓮子心泡水喝,有些幫助。
如今城市的孩子飲食結構多有問題,「炸雞燒烤」一類高熱量食物往往進食過多,飲食積滯的同時往往伴有心火上炎,表現為口臭、大便干、睡覺不安穩、轉動說夢話多等,這時候也可以用點蓮子心清火。
用帶心蓮子最宜,一能同時養脾胃消積食、清心火,二來也避免蓮子心苦寒,單獨使用傷胃。
蓮子心(資料圖)
當然了,蓮子乃甘淡之品,葯食兩用,因此它的藥效也不是特彆強,需要長期服用,才有比較好的養脾胃作用。
古人在這方面有講究,夏季有新鮮蓮子時,時時采來當零食剝了吃,做茶配最好,清香爽口,又不會蓋過茶葉本身的味道,不影響品茶,還能避免茶醉。
過了季節之後,則用干蓮子混合山藥等做成零食糕點,時時食用。有個葯膳古方「白雪糕」,介紹給大家:
取蓮子、山藥、芡實、茯苓各100克,炒麥芽、雞內金50克,糯米250克、大米250克,白糖500克,將以上食材混合、研成細末,上蒸籠蒸成糕點即可。
現代也可用麵包機,參照上面比例選用合適劑量做成麵包,供小孩嘴饞、老人肚餓時服用。
根據臨床觀察,確實有明顯的療效。處暑初期仍濕重煩熱,不妨用作點心,幫助去去濕氣。
荷花(資料圖)
說完蓮子,再說說荷花。荷花色紅,夏季於水濕中生出,色紅入血分,生於夏季水濕之中,能清熱,因此荷花有不錯的活血化瘀、清熱涼血、解毒祛濕的作用。
古人認為,鮮艷美麗的花朵多能令人「好容顏」,能美容,從臨床使用上看,荷花活血化瘀,尤其對面部瘀滯效果明顯,能夠改善面部的黃褐斑、皮膚晦暗。同時由於其能涼血解毒,對於皮膚過敏的情況也能有所改善,是一個不錯的美容葯。
至於使用方法,泡水代茶飲是可行的,口味甘甜清爽,口感不錯。不過最好的使用方法自然是做成面膜水使用:
取新鮮荷花1朵(含苞欲放或剛剛開始開放的最好,沒有新鮮的則用干荷花15克代替)、薰衣草、金盞菊、玫瑰花(干品)、桃花(干品)、當歸各10克、金銀花(干品)15克,混合裝袋,放入家用蒸餾機(某寶可購買)加水適量,浸泡二十分鐘後開始蒸餾,將製得的蒸餾液浸泡麵膜紙,或混合海藻泥後敷面膜使用。
夏季暴晒,皮膚容易過敏,轉涼後又氣候乾燥,面部皮膚滋養不足,這個面膜在處暑時節使用,頗為合適。
青荷葉(資料圖)
「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這是《封神演義》里常說的一句話。講完紅花,下面就先說說者青荷葉。
荷葉向來也是醫家常用之葯,尤其是明清年間,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分布偏南以及南方經濟城市的崛起,對暑熱、濕熱類疾病研究越來越多,荷葉作為藥物使用的記載也越來越多。具體而言,鮮荷葉、干荷葉作用有所不同。
鮮荷葉以清熱祛暑、利濕解表為主,用於夏季受了濕熱、暑熱,中暑之輕症,或者用於預防中暑。
清代醫學著作《溫病條辨》里就有一個「清絡飲」,用的是新鮮荷葉(最好是荷葉邊緣部分)、金銀花、扁豆花、竹葉、絲瓜皮、西瓜翠衣(西瓜皮外面那層綠色的),將這些葯進行熬煮飲用,治療輕微受暑出現的頭微脹、眼睛昏脹,人不太清爽,有點低熱的情況。
這個方子實際上已經有一點現代涼茶的意思了,我國南方夏季炎熱,如果需要長時間開展戶外工作,可以將這個方子進一步簡化:取新鮮荷葉四分之一片、新鮮竹葉卷芯15克、金銀花10克,加水適量,煮開後關小火熬15分鐘左右,待放涼後裝瓶代茶慢慢飲用,有清熱解暑的作用。
但需注意,此方稍偏寒涼,脾胃虛寒者及生理期女性慎用,以免引起不適。
干荷葉泡茶可用於消脂化濁(資料圖)
干品荷葉,其清熱祛暑的作用較鮮品要弱一些,但其消脂、化濁的作用反而更為明顯,因此反倒多用於治療高血脂、肥胖一類疾病。
素體肥胖,或者經常進食油膩食品、在外應酬較多的人可以常備此物,十來克干荷葉配五六克山楂,飯後用沸水沖泡一杯飲用,有消脂化濁、減肥利尿的作用,
雖然不可能指望喝它就能瘦個十幾斤,但清濁化瘀,預防高血脂、脂肪肝一類疾病,確實有些幫助。
民俗習慣,立秋之後貼秋膘,但實際上這年頭我們平常也吃得比較「膘」了,再貼秋膘未免太過,不妨飲此茶一二杯,幫助消化吧。
蓮藕功效,又是別具一格,以涼血養陰為主。所謂涼血,一般是針對一些血熱的疾病,譬如月經過多等;而養陰則是以潤肺養肺為主,總體來說,不離於「清」「潤」兩字。
小孩子有時進食辛辣上火的東西態度,容易流鼻血,這就可以用蓮藕進行食療。不論是跟白茅根一起煮水代茶飲用,還是和蓮子、百合等食材一起煲湯喝,都能有不錯的作用。
吸煙之人更是應當以此物為寶——道醫認為,肺為嬌臟,喜潤勿燥,而抽煙為燥熱之邪,最是容易傷肺陰,肺陰傷後則肺體虧損,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出問題,則時時咳嗽咯痰。
蓮藕(資料圖)
藕性涼多汁,色白入肺,最能潤肺。葯膳「蓮藕豬肺湯」,以豬肺燉蓮藕,取豬肺補肺,蓮藕養肺陰化痰,再加入青草藥石橄欖增加清肺、化痰的作用,頗能養肺。
抽煙之人,以及處暑後期秋燥之時,大可煲上幾次這個葯膳,潤肺。江南精緻點心「桂花糯米藕」也有類似的功效,若嫌製作麻煩,將新鮮蓮藕與冰糖同蒸後切片食用,也有一定作用。
煙民們不妨家中常備,於零食點心之處,養生保健。
除了上面說的蓮子、荷花、荷葉、蓮藕外,蓮須、荷蒂、荷梗也是不錯的藥材。
蓮須是治療遺精的關鍵藥物,荷蒂、荷梗對於食道梗阻、吞咽不利、進食不下的情況有不錯的保健作用,但一來這些藥物需要醫生辨證論治使用,二來與處暑養生關係也不大,故在此就不贅述。
總之呢,處暑時節,前涼後熱,前濕後燥,保健則以前期清暑熱為主,後期轉養陰潤肺。
前期可時時喝點鮮荷葉茶,剝幾個帶心鮮蓮子吃;後期時時用蓮藕煲煲湯,或者燉點百合蓮子山藥粥,取天地應時之品以養我身,合乎自然,活得順時在點,最是瀟洒。
(編輯:靈瑾)
聲明
※鏡中黃老,清靜無為:天津博物館藏「弈棋人物故事」銅鏡賞析
※從歷史來看道教起源:先秦道家的「人教」淵源(上)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