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舊影,清末民初的京城社會生活面貌

北京舊影,清末民初的京城社會生活面貌

清代北京城基本沿襲明朝北京城的格局,但裁撤了皇城的設置,將明代皇城內的大量內廷供奉機構改為民居,同時將內城的大量衙署、府第、倉庫、草廠也改為民居。同時將內城改為八旗居住區,令漢人遷往外城居住。

辛酉政變後,隨著太平天國的失敗,清廷政局逐漸穩定下來,慈禧太后的統治地位也日趨鞏固 。1895年中日戰爭後,英、俄、美、日、法、德等國爭先恐後地奪取侵華權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國的局勢。

20世紀初,留日學生創辦的刊物首先出現排滿字樣,有的刊物明確主張顛覆清政府 。1903年,東京留學界思想愈益活躍,宣傳民族主義、民權學說的刊物相繼出版。上海知識界也出現了新氣象,公開倡言革命。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冬天,光緒帝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3歲的溥儀繼承皇位,改元宣統 。光緒之弟、溥儀之父醇親王載灃監國,為攝政王。一年之後,一度對他執政前景相當樂觀的西方媒體就改變了判斷 。同時滿洲親貴和漢族官僚之間的矛盾加深。

1911年10月14日,武昌起義後第四天,清廷下詔起複袁世凱 。皇族內閣總理大臣奕劻,派袁世凱的親信阮忠樞持詔前往洹上勸駕。當晚, 洹上經過一場激辯之後,袁世凱決定奉詔出山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於南京宣布立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迫使宣統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將權力交給袁世凱政府,清朝滅亡。根據《清室優待條件》,清室成員得以繼續住在紫禁城中,宮廷內尊號、待遇、年號保持不變,保留太監、侍衛、宮女,保留內務府、宗人府、慎刑司等機構。

辛亥革命後,國民政府先後頒布了剪髮辮、易服飾、改稱謂、禁纏足、倡女權等法令,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簡易化,方便化,具有民國生活特色開始出現;人人平等、人格獨立的民主思想逐漸深入人心;婦女也得到了解放,社會地位也開始提高。

民國初年,洋裝洋飾開始流行。男子禮服——西服、褂袍;女子禮服——褂裙。服飾的多樣化與不斷翻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滿足了人們不同的審美需求。

廢除清朝官場的「大人」、「老爺」稱呼,官員之間以「官職」相稱,民間稱「先生」或「某君」。以官職、先生、某君代替老爺、大人作稱謂,是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影響遍及社會各個角落。【清末民初的北京。資料:羅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舊影閣 的精彩文章:

四十年前的太湖明珠,江蘇無錫1978年
北京舊影1917年,晨鐘暮鼓中的旗人生活

TAG:舊影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