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游古觀音禪寺和草堂寺有感

游古觀音禪寺和草堂寺有感

我作為一個佛文化愛好者,並沒有對佛教有一種迷信的想法,它只是一種客觀的存在。有些佛教信眾只是想把佛當作求得福報的恩主,一邊磕頭一邊私心欲重地生活著,這些人把佛教傳成了一種迷信;而佛教真的是一種教育,對人性的教化,讓我們更加慈悲和善良。

在古觀音禪寺,偶遇和尚們誦經;我在佛殿外靜靜地聽;在這個過程中,我聽到了經文中巨大的慈悲力量,對慈悲有了新的認識,悲是一種巨大的包容,以悲定心。對人對己的無限包容,原來就是慈悲。

拜佛拜的是內心的自我形象是不是和佛一樣莊嚴美好;而不是在佛像面前自慚形穢。

真正的隱士其實精神力量非常強大:忍受寂寞、過簡單簡樸的生活,比起對生活妥協換得利益的人要更加困難的多。

佛法的殊勝是因為在利我和利他的選擇中毫不猶豫地選擇利他,從而為自己贏得了廣闊豐厚的功德;比方說釋迦摩尼佛捨身飼虎,因為他一種巨大的慈悲感受到了老虎母子因為飢餓危及生命的困苦,他毫不猶豫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真正詮釋了得與失的真相,證明了人可以做到真正無私的愛,哪怕付出生命,哪怕只是為了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老虎。

草堂寺是鴆摩羅詩譯經的道場;靈應寺供奉五財神,可以說是一個財神廟;古觀音禪寺是來源於魏徵斬龍的那個故事;一個一個故事和紀念;原來我們拜的是一個不平凡的經歷,他們或者是人,是神;總是在歷史長河中閃光著……

貪嗔痴的原因是貪的痴的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對待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是不存在貪嗔痴的,是名正言順的擁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辰angel 的精彩文章:

文美食鮮的蘇軾

TAG:星辰ang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