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師必看10部經典電影,講透一個人從創傷到治癒的全過程

心理師必看10部經典電影,講透一個人從創傷到治癒的全過程

GIF

為什麼那麼多人愛看電影?

知乎上,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電影,隨便一個電影話題就有高達2135萬的關注者。或許,在電影愛好者眼中,電影是人與人之間最默契的溝通方式。的確,沒有什麼是看一部電影不能解決的。

失戀了,讓閨蜜陪著看電影;

戀愛了,看部電影來點儀式感;

壓力大了,看看驚悚片解個壓;

節日到了,請對方看電影浪漫下;

求婚了,包個場讓對方痛哭流涕……

甚至於,很多人在相親時會以「對不起,你愛看恐怖片,我愛看愛情片」作為不合適的理由。

我想,電影能成為很多人娛樂生活的首選,關鍵在於它能夠用故事拽出我們身體里裹藏掩飾的情緒,讓我們或感動或憤怒或難過或笑尿。在烏黑的屏幕前,我們可以卸下偽裝,完成一次靈與肉的意淫。

GIF

能夠滿足大眾這一情緒痛點的,絕對是好片;而有些片子,雖然導演夠拚命、劇情夠誇張、情節夠跌宕、人設夠飽滿,卻被評為爛片,主要是爛在跟觀眾的情緒沒有連接。

在對觀眾情緒需要的滿足上,心理學電影從沒有讓大眾失望過。

心理電影,往往能夠抓住個人成長的痛點,借故事中人物的轉變來探尋人性的幽微。也正因此,大多數心理電影都可以成為經典,永不過時。因為每個時代的人,都可以從中捕捉到熟悉又陌生的自己。

《觀影療心》,是由張海音、施琪嘉、王浩威、岳曉東、李孟潮等10位心理學家聯袂出版的新作。他們深度解讀了對自己具有特殊意義的電影。如果把這本書簡單理解為10部影評,那就太膚淺了。因為這10部看似毫不相關的電影,在張海音等人的解讀下,竟然呈現出一個人從缺愛導致創傷,到面對、處理、放下創傷情緒,再到完成人格升華的自我救贖的全過程。

讀完這本書,我想到了聖嚴法師的四句真言: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外在的傷、內在的痛,只有去面對、接納,才會成為過去,不再佔據我們的心。

01

母愛缺失的人

一生都在找尋依戀和歸屬

嬰兒都有嬰兒香,這是生物學特徵,有進化心理學的意義。嬰兒要散發體味,便於母親確認自己。而母愛的缺失,會導致嬰兒的體味無法散發。在心理學上,一個人有沒有體味,象徵著他是否存在。

在根據德國作家聚斯金德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香水:一個謀殺犯的故事》中,主人公格雷諾耶就是母愛缺失的典範。他的母親是魚販子,之前殺死了自己四個剛出生的孩子,而她本以為也會死的格雷諾耶卻活了下來。她因謀殺親子被判死刑。

格雷諾耶在失去親生母親後,又被奶媽拋棄,在孤兒院長大的他受盡霸凌。

李孟潮說,嬰兒期的個體如果沒能獲得安全依戀,他的死本能會被激活,嚴重者會發展為「死亡母親綜合征」。很顯然,格雷諾耶就是這樣。缺愛、饑渴的本能使他形成了虛無的主客體信念:所有人對我都不具有意義,人與人之間不存在真實情感。

這種情感的隔離和死本能會促使個體產生毀滅性佔有慾。在電影中,體現為格雷諾耶對少女體味的慾望,他把誇大自體與理想型父母統統投射到少女體味上。

他的一生很短,對歸屬和依戀的找尋促使他一步步走向死亡。

GIF

《阿飛正傳》中張國榮扮演的旭仔,也是因為母愛缺失,一直在為尋求安全依戀而忙碌。旭仔被生母遺棄,沒有見過生母,而養母跟自己的關係又屬於利益捆綁,這導致旭仔從沒有享受過母愛。

薛偉說,一個沒有真正獲得過照顧的小孩,總要想辦法與生育者建立關係,所以旭仔一直想辦法與生母建立聯結。在影片中,這表現為旭仔為之奮鬥的一生——找到生母,被她看到。

旭仔的一生,一直在不斷找尋安全感和歸屬,最終絕望而死。

GIF

02

遭遇童年創傷的人

成年後幾乎註定愛無能

母愛的缺失是個體最常遭遇的童年創傷。不過,如果個體在其他替代性客體那裡找到了親生母親無法給予的母愛和安全感,一般不會給個體造成創傷。

可是,生命就是如此殘忍,很多人不僅遭受父母的拋棄,還在童年承受雪上加霜般的流離和孤苦。

格雷諾耶如是,阿飛亦如是。

張海音說,早年的心理矛盾,要麼化解,有所成長;要麼毀滅,導致心理固著。遭受童年創傷的個體,在成年後多半會成為愛無能者。

《香水》中的格雷諾耶,因愛生恨,成為沒有情感的絕對無能者:誰都不愛,包括自己。

《阿飛正傳》中的旭仔,因尋找歸屬感忙碌一生,成為情感無能者:跟任何女性都無法建立信任感。

《心靈捕手》中的威爾被父母遺棄,並在多個寄養家庭間被扔來扔去,這種被遺棄的痛苦導致他產生嚴重的心理創傷,形成反社會人格:性格叛逆、惹是生非、情感隔離。

《洛麗塔》中的亨伯特,因童年衝突產生心理固著,導致性心理障礙:即便成為大叔,依舊只愛少女和蘿莉。

GIF

很多看過《洛麗塔》的人,都認為亨伯特是戀童癖。張海音指出,亨伯特的心理會嚴重固著,必然有其早年經歷作為基礎,可能是早年和父母的關係中的某些經歷遺留下了心理衝突,成年以後的親密關係再現了這個衝突,才引發了性心理障礙。

張海音認為,亨伯特對洛麗塔的愛,其實是一個隱藏在成年人外表下的少男對少女的愛。

亨伯特的這種愛戀正常嗎?絕對的佔有慾是很可怕的。與其說是正常,不如說是創傷。從心理學角度看,亨伯特存在強烈的俄狄浦斯衝突,他在成長中沒有學會分享情感的能力、妥協的能力和化解衝突的能力。

不言而喻,這種絕對的佔有慾會反噬個體,就像亨伯特,在毀滅自己的基礎上達到愛的極致。

衝突未得到解決,還會導致另一種愛無能——功能性障礙,如《危險方法》里的薩賓娜。薩賓娜因4歲時被父親脫光衣服打屁股,而產生了尿失禁。這種快感泛化為被虐時的興奮和刺激體驗。

岳曉東說,這種衝擊性體驗在本我與超我之間拉扯,最終導致其情緒崩潰,發展為歇斯底里症。

GIF

03

勇敢地直面創傷

消除對創傷情緒的恐懼

我們成長的每一步,都有潛意識需求。如若時光辜負了我們的潛意識需求,我們必會耗費一生百般補償。不幸者,如格雷諾耶、阿飛、亨伯特,支離破碎,成為空洞的皮囊;幸運者,如威爾、薩賓娜,覺察到能量固著點,與創傷和解,最終遇見真實的自己。

在榮格的幫助下,薩賓娜覺察到自己對創傷情緒的恐懼,進行了認知調整,最後成為精神分析師。她是幸運的,解決了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結」。

電影《殺死比爾》也是關於女主「俄狄浦斯情結」的故事。女主臣服於黑社會老大比爾,並懷上他的孩子。隨著女主的成熟和覺醒,她渴望離開這種不健康的關係,尋求正常的生活。在覺醒的過程中,她覺察到了自己的內心衝突,並渴望解決。

衝突的解決,意味著成長;而解決衝突是要付出代價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施琪嘉說,在中國的俄狄浦斯式敘事里,父母是不能死的,而孩子要死掉一次。這是中國式俄狄浦斯情結的解決方式。而女主選擇了自己生、比爾亡——為了找回自己,她殺死了比爾。這意味著她告別了過去,有了新的身份:成人的身份和母親的身份。

GIF

創傷情緒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摧毀一個人。這點在《盜夢空間》中體現得尤為強烈。這部看了無數遍都看不懂的電影,張沛超用了不到2萬字就分析透徹了。《盜夢空間》其實講了兩個人的心理治療之路:以主角柯布從妻子自殺造成的創傷中恢復的心路歷程為主線,以小費舍先生克服對父親的矛盾態度為輔線。

張沛超分析道,在所有夢境中穿越且永恆不變的東西,是情緒,而讓自己解脫的關鍵是與情緒和解,消除對情緒的恐懼。

影片中,柯布所恐懼的情緒是內疚感。不管在哪一層夢中,他始終感受到內疚,導致他無處可躲、無法解脫;而小費舍先生所恐懼的情緒是恨,他通過恨來保持自己與父親的聯結,通過恨來延續父親對自己的懲罰。

使柯布從內疚感中解脫、讓小費舍從恨中解脫的法寶是:與創傷情緒和解,寬恕他人、寬恕自己,只有這樣,才能給自己一條絕處逢生的路。

04

接納創傷情緒

再次找回愛的力量

《盜夢空間》的導演安排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小費舍先生從父親的死亡中重生,放下了對父親的恨;柯布放下了對妻子死亡的執念,接納了妻子已死這個事實,最終回歸家庭,不再內疚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我們放不下的,往往是對事件和人的情緒,因為我們無意識地被情緒蒙蔽了理性,固執地待在自己建構的世界中。

張沛超說,要想放「愛」一條生路,就要放「恨」一條生路。放下對情緒的執著,實質上是在追求和解,借用和解所帶來的強大的寬恕力,使我們放開所恨之人,所恨之人也放開我們。當所恨之人真的離開我們時,我們才能做回自己。

有一種愛,叫放手。這種愛,是對自己真正的愛。

人的每一個進步都是在不斷的覺知中實現的。王浩威說,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常常不自覺地給自己戴上「人格面具」,讓別人看到自己好的一面,而把不好的一面隱藏起來。這就像《一一》開頭展示的那樣,喜慶的婚宴、相敬如賓的夫妻、平靜安然的家庭,這一切都是表演給外人看的。

電影中的婆婆昏迷後,家中每個人跟婆婆講話時,他們的內心衝突便體現出來。與其說,他們在跟「植物人」婆婆對話,倒不如說是自己跟自己對話。當他們真誠地去面對自己時,都崩潰了。

榮格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陰暗面,我們要不斷地正視自己的陰影,因為只有認識、了解和接受自己的陰影,才能找到新的力量,才能自在、真實地生活。顯然,我們大多數人都像劇中人一樣,做不到真誠地直面自己。

直面和接納自己最大的障礙,源於我們的潛意識。

在《心靈捕手》中,心理學家肖恩對威爾的創傷治療遭受了威爾潛意識的強大阻抗。張天布將此總結為:情感隔離、對攻擊者認同、化被動為主動、投射性認同等。這些來自潛意識的阻礙,可以屏蔽掉直面自己時出現的難以承受的痛苦情緒,使我們躲在看似安全的自我厭惡的角落中。

只有接納自己,我們才可以不受制於愛與恨的強大牽制,真實地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們的情緒,無非是愛或恨,而誠如張沛超所言:愛與恨,同根人生。愛是對恨的防禦,而恨是對愛的防禦。

愛和恨把我們鎖在自己的夢裡,當我們能夠真實地接納自己時,也就不需要用愛來防禦恨、用恨來防禦愛了,這樣,我們才能找回愛的力量。

GIF

05

學會處理創傷

找到適合自己的療愈方式

《放牛班的春天》用音樂治癒了孩子們的靈魂。在電影中,教養院的孩子們被公認為一生註定毫無價值、毫無前途,這其實是社會層面的精神虐待,勢必會給他們造成創傷。

孩子們對破壞性行為的熱衷,其實反映了他們對社會的恨,對自己沒有歸屬感和自尊感的恨,這種恨如果繼續下去,會毀滅他們的一生。

幸運的是,他們遇到了馬修老師。馬修老師通過對孩子們情緒的覺察、共情,藉助音樂與他們建立了深層聯結,改變了他們對社會的認知,激發出他們對美的追求。

高天說,每個人都有天使的一面和惡魔的一面,你天使的一面還是惡魔的一面被激活,成為天使還是惡魔,完全取決於你的生活、教育和環境。

馬修通過音樂,潛移默化地讓孩子們建立起自我價值感和成就動機,產生了被主流社會認可的期待。這是對他們靈魂的改造。可以說,是音樂挽救了這幫孩子。

電影《弗里達》中的女主弗里達,則是用繪畫療愈自己。弗里達一生坎坷:6歲患小兒麻痹症,18歲遭遇車禍導致盆骨斷裂,經歷了35次痛不欲生的手術,終生靠咖啡度日;丈夫迭戈整日尋歡作樂,還出軌自己的妹妹,致使自己流產。

弗里達把所有痛苦傾注在了自己的畫里,用繪畫疏解自己壓抑的情和性。

孟沛欣說,繪畫療愈是我們心有所感而口不能言時最好的表達方式之一,尤其是孤獨、抑鬱時,繪畫可以成為更好的療愈夥伴。

弗里達顯然認識到了這一點,她通過繪畫把自己的痛苦和創傷呈現出來,化解了傷痛,療愈了自己。

如果你擅長寫作,歡迎加入——

你最喜歡哪一部電影,為什麼喜歡?歡迎留言互動,8月24日前點贊最多的留言作者(不能低於50個),可以免費獲得下面圖書中的任意一本。

《觀影療心:10位心理學家的電影療愈課》

《釋夢人生:首部再現心理師群體真實人生的療愈小說》

《心理諮詢師的部落傳說:人人都能讀懂的超萌極簡心理學史》

《我的心理治療之路:中德班15位心理專家自述個人成長和個案實戰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森心理 的精彩文章:

你以為孩子很乖巧,其實只是為了活下去在對你討好
徐勇:治療師如何面對來訪者的「攻擊」

TAG:開森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