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氣,有啥習俗,如何養生?一篇全都告訴你!
8月23日
農曆 七月十三
星期四
12:08:30
將迎來「處暑」節氣,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處暑節氣,有啥習俗?
習俗一:放河燈,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上一座燈盞或者是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它自由的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習俗二:開漁節,百舸競發,捕獲海鮮
對於沿海的漁民來說,處暑以後,是漁業收穫的一個大好時節,每年處暑節氣,在浙江省沿海一帶,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
開漁節的主要內容,有千家萬戶掛漁燈、千舟競發儀式、文藝晚會專場、海島旅遊、特色產品展銷、地方民間文藝演出等活動。
習俗三:迎秋,出遊正當時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
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
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習俗四:拜土地爺,殺牲祭拜,插旗感恩
處暑,正值農作物收成時刻,農家紛紛舉行各種儀式來拜謝土地爺。
有的殺牲口,到土地廟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還有的這一天從田裡幹活回家不洗腳,恐把到手的豐收洗掉。
處暑節氣,如何養生?
一:飲食,吃「三寶」
處暑時節,適合吃「三寶」:胡蘿蔔、鴨肉、蓮藕。
胡蘿蔔
味甘、性平,具有清熱解毒,補中安臟之功效。
胡蘿蔔富含維生素A、B、C,並有輕微而持續發汗的作用,可刺激皮膚的新陳代謝,增進血液循環,從而使膚色紅潤,胃腸暢通,對美容健膚有獨到作用。
鴨肉
味甘、咸、性涼,《名醫別錄》中稱,鴨肉為「妙藥」和滋補上品,民間認為老鴨湯是「補虛勞的聖葯」。
中醫認為,鴨肉可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具有養胃生津、清熱健脾的功效。
老鴨湯富含骨膠原蛋白、鈣、磷、鐵等成分,更營養,也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飲食的消費潮流。
蓮藕
味甘,性寒,自古就被視為祛淤生津之佳品。
藕含豐富的維他命C及礦物質,具有藥效,有益於心臟,有促進新陳代謝、防止皮膚粗糙的效果。
蓮藕能消除疲勞,安慰精神。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調中開胃,益血補髓,安神健腦,具延年益壽之功。
處暑時節,不妨吃點蓮藕,滋補更健康。
二:茶飲,喝「葯三茶」
處暑過後,天氣乾燥,此時要預防秋燥,危害身體健康,喝點茶飲,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藥茶,將葯與茶,完美結合,能防疾病,能品茶趣,常飲能祛頑疾、強體魄、安心神、潤喉腸、降脂減肥、益壽延年。
處暑時節,不妨喝「葯三茶」,對抗秋燥,更健康。
1、蒲公英茶
蒲公英,是「葯食兩用」的小植物,在夏末秋初之時,蒲公英已經長大,藥用價值更高。
此時,用蒲公英,炒製成茶,泡水,如果,是脾胃虛寒者,可以用紅茶發酵工藝,製成蒲公英紅茶,可大大降低寒性,更適宜秋冬季節飲用,
蒲公英泡水,可去火消炎,因為,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稱,對各種慢性炎症皆有效,可以對抗夏末秋初時節,上火發炎的情況。
蒲公英入肝、胃二經,擅長排肝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保護肝臟健康,亦可清胃熱,消胃炎,緩解胃脘痛,對幽門螺桿菌也有抑制作用。
所以,用蒲公英泡水,是不錯的選擇,不妨泡上一杯吧。
製作方法:
1、挖取大葉的蒲公英,取葉去根(根單獨炒制),葉子洗凈。
2、洗凈的葉子,瀝干水分,切段,注意,不要切得太短,可以稍微長一點。
3、中火入鍋,炒十分鐘後,如果出水多,可以將水倒掉,然後轉最小火,炒一個小時左右,注意,要勤翻炒,不要炒糊了,炒出茶香即可。
4、每次取2-5g,熱水沖泡,靜待3-5分鐘,即可飲用!
二:龍鬚茶
龍鬚,就是玉米須,用其煮水飲,被稱為「龍鬚茶」。
龍鬚,味甘、性平,不僅入陰陽胃經,而且歸腎、肝、膽經。可利水消腫、清肝利膽。
現在藥理研究證實,玉米須有降血糖、抗癌、抑菌、增強免疫功能、利尿、降血壓等作用。
所以,夏末秋初只是,泡點龍鬚茶水,也是不錯的選擇。
製作方法:
1、選取苞米葉子包裹的玉米須,洗凈,切段;
2、太陽下,直接晒乾(或者,熱鍋烘乾)即可;
3、每次取干制玉米須,煮水(或者泡水)即可。
三:玉竹根茶
玉竹根,是「葯食兩用」的小植物,《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皆將其列為上品。
玉竹的補益作用,可與人蔘、黃芪相比
玉竹具有「補益五臟,滋養氣血、平補而潤,兼除風熱」之功效。
玉竹,味甘多脂,質柔而潤,是一味養陰生津的良藥。而且,玉竹中所含的維生素A,對改善乾裂、粗糙的皮膚狀況有不錯的作用。
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玉竹具有保護心臟、血管,清理體內垃圾,延緩衰老等作用。
所以,夏末秋初之時,泡上一杯玉竹茶水,可以很好的對抗秋燥,滋陰補益。
製作方法:
1、挖取新鮮玉竹根莖,將其洗乾淨,要多洗幾遍,以免殘留泥沙,影響口感;
2、將玉竹根莖上的須子剪乾淨,只留根莖;
3、將剪好的玉竹根蒸煮至熟;
4、蒸好的玉竹根,晾曬至半干;
5、將半乾的玉竹根莖,切成小段,然後烘乾炒製成茶,即可。
6、每日取2-5g,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可反覆沖泡2-3次。
三:起居,多睡一小時
處暑,是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
因此,此時起居作息應作相應調整,建議增加睡眠一小時,並且保證有質量的午覺。
這樣做,可以讓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來臨之前保存能量,養精蓄銳。
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並且,堅持午睡的好習慣,即使睡不著,但閉目養神也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
對於年輕人來說,充足的睡眠,可以讓學習工作更精力充沛,同時也可以減少「秋困」的出現。
四:運動,要適量,莫大汗
處暑過後,氣候清爽宜人,多到戶外走走,勤曬太陽,適當做些有氧運動。
但運動不宜太過,盡量選擇運動量較小的活動,避免大量出汗,以傷陽氣。
可根據個人的體質,做一些登山、慢跑、郊遊等戶外運動,但要多注意滋脾補筋。
在運動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劇烈,做好準備活動,避免傷筋。老人鍛煉以早晚為好。
每日凌晨,正坐,向左右轉頭,兩手捶背各五到七次,然後牙齒叩動三十六次,吞咽津液。
清晨閉目叩齒 21次,咽吞津液,用兩手搓熱後,扶熨眼睛3秒,做8次,不僅能明目而且對肝、肺、心都有益處。
此外,伸伸懶腰、做廣播體操、打太極拳、散步等也可緩解秋 乏,特別是下午感到特別疲乏,伸個懶腰就會馬上覺得全身舒展。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明日初伏,喝一茶,吃二豆,按三穴位,護住陽氣,少生病,更健康
※出現5個癥狀,說明體內有「毒」,排毒做好「四個字」,事半功倍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