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化解當代「認同危機」:需穿越歷史,尋找答案

化解當代「認同危機」:需穿越歷史,尋找答案

《共產黨宣言》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盪。」170年前,《共產黨宣言》發表。馬克思、恩格斯用詩一般的文字,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真理之光,穿越歷史,照亮今天。我們隆重地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是想向世界人民昭示: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義務和使命。隨著時代的躍遷,中國社會的文化認同問題日益凸顯:對馬克思主義的認同危機、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危機、對中國文化整體特性的認同危機。如何化解這些問題與危機,構建當代文化認同?圍繞相關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同舫、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系主任陳立新。

原文 :《發展馬克思主義重在構建當代文化認同》

本報記者 海印子

圖片 |網路

記者:2018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也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同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您認為,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視界,讀出《宣言》蘊藏的深刻思想、理解《宣言》的時代價值呢?

劉同舫:馬克思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舉行3000多人的會議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這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如此隆重地紀念馬克思,是想向世界人民昭示: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義務和使命。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具有時代特性,其基本原理卻包含著超越文本時間限定的普遍性。《宣言》雖已發表170周年,但其蘊藏的深刻思想是永恆的。

《宣言》的「言」是宣什麼言,言說的究竟是什麼?我認為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最核心的表達:第一,「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盪」;第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第三,「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第四,「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第五,「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第六,「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等等。從哲學的視界而言,這些觀點歸結為一點,就是對人類命運的回答。

陳立新:我們今天要以「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視界,認真閱讀《宣言》,深切把握和弘揚《宣言》的基本思想。

「不忘本來」,是指深入領會和運用《宣言》的基本思想,即每一歷史時代的經濟生產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的政治和精神的基礎。更為簡練的表述,就是物質生產或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基礎。這一思想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主幹,它所揭示或表達的社會現實至今沒有實質性的改變。諸如虛擬經濟、消費社會等等當代生活中炙手可熱的新穎變化,不是離開或否定了實體經濟,相反恰恰是以實體經濟的強盛為前提的。

「吸收外來」,是指《宣言》指證了資產階級在歷史上「非常革命」的作用,開啟了一個把握時代走向並給予實質性闡發的理論視野。資產階級創造了有史以來最發達最豐富的生產力或物質文明,構造了現代世界,這是資本的「文明一面」。當代中國的發展,依然需要面對資產階級的歷史成就,合理借鑒當今西方發達國家先進的發展經驗。

「面向未來」,是指《宣言》闡述了共產主義革命的雙重任務,即同「傳統的所有制關係」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傳統的所有制關係」以資本原則為導向;「傳統的觀念」以形而上學為軸心,是資本原則「抽象統治」的「觀念上的補充」;「最徹底的決裂」是基於原則分野或立場分殊的視差之別。資產階級創造的現代世界,依照資本原則組織社會生活,製造了「物的依賴關係」的這種自身不能擺脫的「文明缺陷」,共產主義革命無疑要開啟新型的文明,實現社會生活以勞動為原則導向的根本轉型。這些思想已經在當今世界獲得越來越多的肯認,並程度不同地得以實現。

記者:在近現代中國歷史上,中華民族曾經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來重建民族文化認同,而有人認為,當代中國在多元文化思潮的衝擊下面臨文化認同的危機,在您看來,這種危機應當如何化解?當代中國如何構建文化認同?

劉同舫:構建和增進文化認同,應當直面文化認同危機,摒棄文化認同中的不良心態,釐清文化認同的三對重要關係。

第一,切忌舉旗不定,釐清一元指導與多元文化發展的關係。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能搞指導思想多元化。同時,必須正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文化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並以此充實和豐富馬克思主義的主導性。做到在多元文化環境中強化馬克思主義的一元指導地位,並用其引導和促進文化多樣性的發展,實現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一元指導的前提下發展文化多樣性,在發展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主導性。

第二,切忌數典忘祖,釐清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關係。增進文化認同必須在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做足功課。既要多維度、深層次地強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傳播,深入挖掘、不斷吸收、大力推廣傳統文化的優秀價值理念,喚醒沉睡於每個中國人細胞中的傳統文化認同基因,又要與時俱進、積極推進文化創新,為傳統文化注入新活力、新內涵與新形式。要高舉文化創新的大旗,藉助文化產業、文化事業蓬勃發展的東風,生產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彰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的高品質文化產品,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心理認同。

第三,切忌妄自菲薄,釐清差異與差距的關係。釐清文化的「差異」與「差距」是我們找准自身文化定位、增進自我認同的重要發力點。承認差距、針對不足、有的放矢地補齊短板,推動文化良性發展和繁榮進步固然重要,但以西方文化作為自我評價的標杆,將「未病」當作「已病」,不分青紅皂白地給自己胡亂開藥則大可不必。只有在文化比較中認清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質與不同文化表現形式帶來的差異,珍視和善存中國文化獨有的群體個性,才能避免走進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認同誤區,挺起文化自信的脊樑。

陳立新:文化作為社會生活結構的構成要素,總是依附於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並反作用於社會經濟基礎的。文化認同上出現了問題,原因不在文化本身,而是植根於社會經濟基礎。「人們的意識,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人們的社會關係、人們的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正是這樣,我們思考和解答文化認同問題,需要透過文化認同問題的表象,而深入於問題之根基

文化有自身的相對獨立性,文化認同遇到了問題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好的。改革開放以後,國外各種文化思潮蜂擁而入,魚龍混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提出及其實施,前無先例,現實生活世界由之發生改變則是不言而喻的。諸如此類的多重原因,當代中國告別近代以來的文化困局,重建文化認同,可謂任重而道遠。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當代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從而能夠以正常的心態與「他者」進行對話,能夠客觀理性地處理古今、中西問題,圍繞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而重建民族文化認同。

記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由「新時期」推進到「新時代」。隨著時代的躍遷,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請問如何化解新時代的主要矛盾?

劉同舫:根據主要矛盾來確定發展目標和工作重心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在十九大之後,著力化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自然成為黨和國家下一階段的重要工作任務。

第一,找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問題是化解矛盾的基本前提。在新時代的主要矛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是能動的一方,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要著眼於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我們不僅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還應當抓住矛盾主要方面的主要問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在現實中表現為各種具體問題。相比於「不充分的發展」而言,「不平衡的發展」問題更加嚴峻,在當前諸多發展不平衡問題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社會貧富差距問題。

第二,通過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進而抓住主要方面的主要問題。化解新時代主要矛盾聚焦為一個重要任務:如何在保持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妥善地解決社會貧富差距的問題,使發展成果為人民所共享。分配正義是化解新時代主要矛盾的階段性必然要求,羅爾斯關於分配正義的兩條原則,對於我們推行分配正義頗有裨益:其一,社會上所有職務和地位應向所有人開放,為全體社會成員能夠平等享受教育、就業等基本公共服務創造必要的機制和條件,防止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化。其二,社會分配應當將弱勢群體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最大限度地提升弱勢群體的福利,不斷擴大發展成果的覆蓋人群,使發展成果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所享有,縮小已有的貧富差距。當然,僅僅依靠分配領域的正義並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羅爾斯建構的正義原則只是一種「權宜之計」,問題的最終解決要汲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智慧。正如馬克思所強調的,生產決定分配,只有從生產領域入手,以生產力的極大豐富為前提,實現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人類才能完全擺脫貧富差距、公平正義等問題的困擾,從而進入真正的自由王國。

陳立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論斷是根據當代中國已經告別貧困、跨越溫飽、即將實現全面小康的現實狀況而提出的。正是基於科學把握當今中國社會的實情,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概述,是我們正確認識當下中國社會性質的根本遵循。就這一矛盾本身來看,矛盾的主要方面乃是「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我們由此能夠發現化解矛盾的著力點。首先,發展依然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總鑰匙,我們必須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建構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其次,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落到實處。第三,毫不動搖地貫徹實施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第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全社會的創造力,追求可持續的發展。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21期第1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百分制健身指數公布,全國兒童青少年的排名和問題都在這兒了
居伊·伏思達:「美國優先」意味著「歐洲抱團」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