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眾說「越千年」王永新書法精品展系列之六

眾說「越千年」王永新書法精品展系列之六

8月8日-8月22日

一個展覽就是一卷北戴河的歷史

一個展覽就是一部書法的演變史

創作內容

詠北戴河詩詞的時間跨度超過2000年

創作書體

書法風格衍變的時間跨度超過3000年

兩個維度的千年跨越在同一個書法展里相映呈現

故名「越千年」

即日起,推出系列評說和作品呈現

網友墨行者:筆墨的觀照

在藝術的修行中,子逸無疑是神奇的捭闔者。

他可以有多種藝術語言表達對一個地方、一件事物、一種情懷的真切感念,諸如詩詞、散文。而在北戴河,子逸選擇了書法。他說,是一種穿越的透見激活了他藝術創作的能量!

子逸幾乎是用筆墨的千年穿越形態表達了北戴河的千年人文厚重。

這是一種巧合,更是一種思考。我以為,藝術家貴在思想性表達,而思想性的構成方式就是相對完整性的多元序列呈現。在「越千年」這樣一種主題性書法個展中,子逸便很智慧地找到了這個點,試圖用一種互為觀照、時序對稱、系列呈現的方式,全方位調動幾乎所有的書法形態,對北戴河人文歷史做了一次傳統筆墨的解讀與傳續。

神奇在於,似乎子逸能夠敢於嘗試,並能夠精彩呈現。

有什麼能夠比歷代名人詩更能體現一個地方的歷史人文呢?子逸的創作主體便選擇了北戴河詩詞。北戴河的久遠厚重,以詩為鑒。從秦始皇的《碣石門辭》到曹操的《觀滄海》,從楊廣的《望海》到李世民的《春日望海》,歷代帝王將相來此巡幸紀功,歌以詠志;1898年,光緒的一紙聖詔,將北戴河闢為「允中外人士雜居」的避暑之地,從此中外名人云集,一百多年的風雲際會和開發建設,更是留下了大量的佳作名篇。康有為的「天開圖畫成樂土」寫盡了北戴河的如詩勝境;毛澤東的「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成就了北戴河的不朽傳奇。展覽出的60幅作品,詩詞選擇從秦始皇到現代詩人,時間跨度穿越了兩千多年,這樣的時序組合充分地表現了北戴河的歷史,也充分契合了紀念北戴河闢為避暑地120周年的主題。

對於一般性的書家而言,創作內容的主題性選擇應該不是難題。而難點在於,怎樣實現書體風格與創作內容的時序漸變和相互映照,並且同時做到規避雷同和變化萬千。子逸書法最大的特點就是真草隸篆行諸體兼工,而且每一種書體兼能多種風格。比如其隸書,既有漢碑,又有秦隸;既有帛書,又有簡書。即使是漢碑,也能夠有《曹全碑》《史晨碑》《好大王碑》《石門頌》等不同風格體現。豐富的書體風格儲備和兼容變幻能力,讓子逸有信心實現書體風格與創作內容的時序對應和多元表達。與此同時,子逸書法創作非常重視章法構成和形式設計,用現代審美方式調動古人的字形,這樣的布白通變能力不是一般性書家所能。所以,展覽最後呈現給觀者的印象就是:風格多樣,變化萬千!

作為子逸的長期關注者,我能夠從其作品中讀懂他的韻致、風神,甚至是情緒。子逸不是簡單的技法論者,他更注重書法的格調和境界。所以,不論是他的書法,還是他的散文詩詞,都能夠高度一致地給人以一種清新脫俗的信息傳達。作為藝術家,這是難能可貴的。

展出部分作品

藝術簡介

王永新

筆名子逸

滿族

1973年生

河北青龍人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龍美文化簽約藝術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孔見 的精彩文章:

元代「巴西先生」寫小楷,鋒芒畢露!
國展評委:書法展覽投稿作品的幾個通病

TAG:書法孔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