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豆種子大小馴化轉錄組進化研究獲進展

大豆種子大小馴化轉錄組進化研究獲進展

栽培大豆(Glycine max)是由其近緣種野大豆(Glycine soja)馴化而來。栽培大豆和野大豆果實發育過程中基因的差異表達可能影響種子大小,參與大豆種子的馴化。然而,大豆馴化的遺傳變異基礎尚不清楚。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賀超英研究組針對大豆種子大小馴化開展了轉錄組比較研究。研究人員發現,栽培大豆和野大豆之間約37.44%的基因存在差異表達,且在受精後15天(G15)果實間的基因表達差異最大。研究人員進一步鑒定了一個在野大豆G15果實中顯著下調錶達的基因共表達模塊,並篩選到與大豆百粒重、種子含油量QTL及基因組受選擇區域共定位的G15時期差異表達基因,發現它們與細胞分裂、激素應答和種子成熟過程等相關。

該研究工作揭示了大豆馴化過程中基因轉錄變化的作用、規律和調控機制,對理解大豆果實大小馴化具重要科學意義,並為大豆高產育種提供了系列重要候選基因。

該成果已於8月3日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賀超英研究組的碩博連讀生高慧慧和助理研究員王艷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賀超英為論文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中科院分子模塊設計育種創新體系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資助。

栽培大豆和野大豆間的基因共表達模塊和差異表達基因

來源: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研究揭示野生植物種子儲藏物質與種子萌發的關係
甘肅武威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系統全面完成檢測報告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