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加息要摧毀香港樓市?內地樓市也慌了

加息要摧毀香港樓市?內地樓市也慌了

香港樓市再一次成為了焦點。

進入炎炎酷暑的8月,香港的樓市卻沒能延續此前的火熱。市場上一系列變化似乎預示著——這個全球第一豪的房產市場正在急剎車。

《南華早報》在近期的報道中寫道,早已習慣了供應緊張下的房價不斷上漲、貸款成本低廉和競爭激烈的市場正在起變化,香港房產的訂購熱潮正在消退。

1.突然「毀約」,買家不惜損失幾十萬

進入2018年,政策收緊導致內地一二線城市房地產被凍結。這股風現在吹到香港了。根據《南華早報》的報道,7月以來,香港罕見地出現多起購房毀約案例。

兩周前,已經定下新界大埔一處價值725萬港幣房產的買家,突然於上周四提出取消認購,等於說買方將拿不到已經交付的5%的定金,相當於362,700港元(約合31.6萬人民幣)!

無獨有偶,位於馬頭角的一處項目也被爆料,買家於7月底退還了4月份簽訂的合同。買方因取消交易面臨超過200萬港元的損失。而相對管控更嚴、價格更高的二手房市場也被波及。上周,位於九龍紅磡的海濱南岸社區一棟約55平方米的二手公寓樓交易被買家終止,買方損失了近40萬港元定金。

一毀約就損失幾十萬,甚至百萬?這相當於一個普通香港人一年甚至更久的工資。這些買家是腦袋秀逗了嗎?

沒這麼簡單。在人們忙著取消訂單時,開發商們也沒閑著,正考慮著給新房降價。

香港最大開發商——新鴻基已將其中一個項目的房屋降價出售,這是不到一個月內這家開發商第二次降價。經過價格優惠後,這處位於九龍區南昌MTR站的房產已經降到2.4萬港幣/平方英尺,比去年12月上一批銷售時的價格降了10%!

有跡象顯示,其他開發商也將在不久之後追隨新鴻基的步伐,對新房打折。

看明白了吧?香港買家也很精打細算,如果他們沒有違約,簽約後又碰上開發商讓利10個點,他們就等於凈損失了兩倍於違約金的錢。若違約能讓他們在付出少得多,拿計算器算一算都知道這樣最划算。

高力國際的報告中還道出了另一個影響香港樓市的因素起了變化:來自中國內地的購房資金正在急劇下滑。2018年上半年,中國內地對香港住宅用地的投資金額累計8.35億美元,而去年全年的數字則高達70億美元。

這樣看來,開頭說的異動就在於此。

買房熱潮正在退去,此趨勢下,香港8月的銷售數據並不樂觀。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截至8月15日,房屋買賣情況較7月同期明顯下跌,預測8月的整體銷售量將環比下跌17.3%,連續兩個月下跌。

香港樓市拐點悄然而至。過去十五年,港府房價就像一輛失控的火車,現在踩下了急剎車。

2.樓市連漲十五年 有三大原因

香港房價畸高。

在中國大陸的最南端,香港創造了一個神話,房價連續上漲十五年。自2003年,香港的私人住宅售價指數由61.6點飆升至去年的333.9點。

即使是面積不足40㎡的「鴿子籠」,價格也在700萬元左右。沒有1500萬港幣,買不下一套三居或者四居房。英國房地產服務商Savills的數據表明,香港樓房的平均售價是24900港元/平方英尺,是倫敦市市中心房價的1.25倍,新加坡的2倍。

高出天際的房價,榨乾了香港幾代人的積蓄。香港流傳這麼一句話:「買樓靠父干」,說的是香港父母拿出畢生積蓄為子女買房,甚至不惜將自住房進行在按揭或者加按揭,這一場面常常在新盤售樓現場上演。

高昂的房價和供應量短缺,讓香港成為全球購房難度最高的城市,並且連續8年蟬聯冠軍。

香港泡沫愈加絢麗。即便十年前房價泡沫高峰期,香港樓市的租金回報水平還有4.3%至5%,如今的年租金回報率已經下降至2.24%。這種水平的租金回報,意味著要把房子出租至少40年才能收回購房款,遠遠低於20年的最低正常值。多出來的那20年,全是為泡沫支付的代價。

香港樓市巨大泡沫的背後至少有三個原因。

一,是香港的低息環境。2008年金融危機後,全球進入量化寬鬆時代,美國一放水,緊盯美元的港元就跟著發洪水。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還吸引了巨量資金的流入。自2009年美國量化寬鬆政策至2017年底,流入香港的資金高達1300億美元。寬鬆的資金和低息環境下,貸款成本極低。而且香港可投資的資產品類不多,熱錢持續流入房地產。

二,海外購房者持續湧入,使香港有充分的購房需求。內地買家是香港房產的最大買主之一。隨著收緊房地產政策,有資產配置需要的內地人,將注意力轉向了隔壁的香港樓市。統計表明,最近五年,香港成交的豪宅,超過60%由內地買家拿下。

三,香港普通住宅市場不乏投機客。高昂的稅費阻止內地買家進入這個市場,所以有本地投機者獨自翻雲覆雨。香港的小戶型佔據的市場份額雖小,但增長是最快的。每平米平均售價過高,只有通過小戶型才能實現擁有房產的夢想。但是根據香港本地的房屋中介機構,有三分之一的小戶型被投資客買走了。

3.加息周期開啟 泡沫破裂逼近

曾經助推香港房地產泡沫的動力正在消失。

影響最大的就是美聯儲加息。美元進入加息周期,新興市場承壓,香港也不好過,會被迫結束低息時代。

由於特殊的匯率制度,香港在加息方面沒有絲毫猶豫,美聯儲加息多少,它就加息多少,並且美聯儲加息後幾個小時,香港就會採取行動。香港金管局上次加息時間點是6月14日上午,將貼現窗基本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2.25%。

政策利率上調,市場利率也開始走高。8月初,花旗、中行、渣打、滙豐等多家銀行宣布上調按揭利率,這些銀行解釋說,此次調整是綜合考慮了市場情況及利率走勢等因素,根據自身業務策略而審慎管理風險的舉動。

坦白講,這點加息,對樓市的實際影響有限,但是這是大趨勢的開端,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影響。

香港陷入了兩難:不加息,跟美國利差擴大,資本外流,匯率要垮,香港金管局已經多次出手捍衛聯繫匯率制度;加息的話,香港樓市又承受不起。

更讓香港頭疼的事,美聯儲加息,步履不停。2018年預計還有兩次加息,9月加息的概率已超過90%。香港騎虎難下,還會硬著頭皮加息,瑞銀預計,香港按揭利率將上升50~75個基點。

投資者正在拋棄香港樓市,流向香港房地產行業的內地資金迅速放緩。

根據高力國際數據,2018年上半年,中國內地對香港住宅的投資金額僅8.35億美元。對比去年全年70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約76%。

需要注意的是,香港豪宅市場急劇火爆,香港二季度單宗交易金額過億港元的豪宅達到12宗,累計金額為107.97億港元,環比激增617.4%。香港豪宅火爆,跟內地富豪密切相關,有人調侃,香港頂級豪宅的山頭都全說普通話了。

除去火爆的豪宅市場,大陸去香港買房的資金就更少了。

香港終於開始著手整治瘋狂的樓市了。6月29日,香港公布6項房屋政策新措施,最重磅的就是對一手房徵收空置稅。這也極大的打擊了香港的樓市炒作。

香港樓市恐慌,內地樓市也瑟瑟發抖,畢竟跟香港相比,內地樓市的泡沫一點兒也不小。

早在2016年,中國家庭總資產中,房產佔比就高達75.5%。任澤平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房地產總市值佔GDP的比例為411%。2017年中國GDP是13萬億美元,美國是19萬億美元。換算過來,那就是中國的房地產總值將高達至少52萬億美元。

賣掉大陸所有地區的房子,足足可買下一個美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身在寧波 的精彩文章:

TAG:身在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