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會100以內加減法就是數學啟蒙?手把手教你在家做數學思維啟蒙

會100以內加減法就是數學啟蒙?手把手教你在家做數學思維啟蒙

GIF

口述/盒子媽媽 撰稿/邢燕

說到數學啟蒙,大部分的家長都會認為只要會「計算」,能把計算題做好了就可以了。這個認識是很片面的。真正的數學啟蒙是數學思維的啟蒙,不只是計算。

對大部分人來說,對數學的理解第一反應就是「計算」,所以判斷孩子數學能力的標準也是簡單的「會10以內的計算」、「會20以內的計算」、「會100以內的計算」。

其實計算只是數學啟蒙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啟蒙是對其背後數學含義的理解。我給盒子做數學啟蒙三年了,現在能很好地適應小學數學的學習,下面給大家分享下我們在家啟蒙的經驗。

3+2=5背後的數學思維啟蒙

數學啟蒙主要是數學思維的啟蒙,孩子在「會計算」之前,還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比如要理解計數、一一對應、部分與整體、守恆等數學概念,還有一些與計算無關,但卻特別重要的數學思維,比如表徵、規律、排序、類比推理等等。

看上去是不是感覺很複雜?我給大家簡單舉個跟計算有關的例子,就知道為什麼一個簡單的計算會涉及到這麼多的數學概念和思維了。

比如下面這個算式:

3+2=5

最開始,小朋友在計算3+2的時候,如果我們直接告訴他3+2=5,那他可能就只是記住了這個答案,至於這個算式成立背後具體的思維過程,他是沒有任何理解的。

那對於這個算式來講,真正的數學思維訓練過程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首先,將「3」和「2」用某個具象的物體代替,孩子通過計數知道了「3」代表的是三個杯子、三塊石頭、三張紙;「2」代表兩個杯子、兩塊石頭、兩張紙等等。

其次,「+」也是一個思維過程,是「合併」的過程。

△用積木玩數字遊戲

接著,就可以開始給孩子講了。這裡有兩堆石頭,一堆有三塊,一堆有兩塊,現在將這兩堆石頭合併在一起,形成了新的一堆石頭,有五塊。

另外,這裡的「3」除了代表計數外,還有一個「集合」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要把這三塊石頭看成一個整體,把那兩塊石頭看成一個整體,或者說看成一個集合,把這兩個集合合併在一起,才是「3+2=5」這個背後的實物含義。

他知道實物含義了之後,他才能知道3個物體和2個物體合併在一起,最後是5個物體,這個才是「3+2=5」對他來講完整的一個具象含義。

他需要把無數的具象東西總結出來,抽象出什麼是「3」,什麼是「2」,什麼是「+」,什麼是「=」,然後才能真正學會計算得出「3+2=5」的答案。

所以,一道簡單的算式,要想讓孩子真正理解背後的邏輯,真正學會計算,一定需要先掌握諸如計數、部分、整體、集合、合併等概念。我們認為簡單的東西,孩子不一定認為簡單。他一定是需要從最基本的內容開始一點一點去理解的。

下面我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給孩子做數學啟蒙的大致步驟。

計數

數學啟蒙從小朋友能有「數」的概念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最好的啟蒙年齡大概是4到5歲,這個時候大腦已經發展搭配可以勝任理解數學概念的重任了。但這並不代表必須4到5歲才能開始,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比如我家老二小奇,現在不到3歲,我已經慢慢在給他做這方面的啟蒙了。

我會讓他數一些東西,當然在數的時候,如果他不知道怎麼數,我就會帶著他數,慢慢的去影響他。

他現在基本上能分清楚兩個物體,我買了兩個梨拿到小奇面前。

我:小奇,這是幾個梨啊?

小奇:2!(他的第一反應是知道這是2,並不代表他能數出這是2。)

我:那你數數唄!

小奇:(用手點著一個梨)123456

我:(用手指著另一個梨)這個呢?

小奇:……

這裡就涉及到一對一計數的概念,需要孩子手點著一個梨說「1」,手點著另外一個梨說「1」。小奇因為年齡還小,所以他雖然直覺能反應出來這是2個,但是點數的時候他說不出2個。

當他能一對一計數後,會出現另外一種情況。

我:小奇數數這是幾個梨?

小奇:(用手點著一個梨)1,(用手點著另一個梨)2。

我:那一共有幾個梨?

小奇:3個

這也就是說,他不能把這個集合裡面他點的最後一個數字2,當做這個集合的整體就是2。這個是正常現象,需要小朋友在不斷的練習中慢慢自己去總結去領會,作為家長不要太著急。

△用積木玩奇偶數

這種計數的練習,我們在家中無時無刻都可以做。記得當年我給盒子做數學啟蒙的時候,我們幾乎無處不玩數學,無處不點數。

帶盒子買菜的時候,我會讓她幫我拿3個西紅柿,2根黃瓜。

擺放碗筷的時候,我會讓盒子數一下家裡有4個人,幫忙拿出4個碗。

晾衣服的時候,我會讓她幫我數一下有10件衣服,然後跑去拿10個衣架。

盒子要吃零食,我問她吃幾顆葡萄乾,她說5顆,那麼自己去數出5顆葡萄乾。

該做飯了,我讓盒子幫忙從冰箱里拿出3個雞蛋,2個西紅柿,準備做西紅柿炒雞蛋。

整理存錢罐的時候,盒子會幫我數出有多少個1元的硬幣。

……

上面這些小練習都是一個一個的數,其實,數數的方式不止這一種,在孩子一個個點數熟練了之後,可以嘗試著讓他進行2個2個的數、3個3個的數、4個4個的數、5個5個的數……

最初,盒子是很抗拒的,因為她數不過來。於是我開始找尋別的方法。

利用音樂節拍中的強拍和弱拍。以3個3個的數來進行舉例,具體操作是:3個一組,她就可以邊點數邊說:1(弱)2(弱)3(強)4(弱)5(弱)6(強)……

還可以用蹦跳的方式,邊蹦邊數,1(小蹦)2(小蹦)3(蹦高)4(小蹦)5(小蹦)6(蹦高),與上面音樂節拍的強拍、弱拍同理。

用這些方法可以讓她初步建立每組多個的概念。

分類

在訓練計數的過程中,我還會給孩子穿插一下有關分類的概念和訓練。當要數的物品不是一個種類的時候,首先得先要分好類,然後才能數,對吧?

比如說我有3個蘋果,2個梨。我如果問「這是幾個水果」,孩子首先要知道這些都是水果,所以可以數出5個。

那如果我問「有幾個蘋果?」那他在頭腦里首先要把蘋果分出來,然後再去數。

這種分類的練習,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刻意信手拈來的操作。

洗完碗,我請盒子幫我把洗好的碗筷放好,她會把筷子、碗、盤等分類放好。

在收拾玩具的時候,她會把積木放在相應的積木箱子里,軌道類的積木放進軌道箱子里,磁力片積木放進磁力片箱子里。

出門回來,她撿的石頭、樹枝都分別放好。

她和小奇擁有多格子的衣櫥,長袖、短袖、長褲、短褲、外套等分門別類,她會按照她事先分好的內容,把每次洗乾淨的衣服進行擺放。

她的書架上,英文的分級讀物和中文的繪本都是分開擺放的,她每次拿出來,再分類放回去。

……

以上的這些分類,有我們之前分類擺放好,她遵照執行的,也有她自己設立標準進行分類然後執行的。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一下:

孩子們的分類標準可能與我們不一致。

他們會慢慢把分類標準向著成人認同的靠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分類就是錯的。所以,當孩子與我們的分類標準不一致的時候,我們可以問問他們分類的標準是什麼。

有一次出去玩,盒子和她的好朋友撿了很多花花草草回來,我讓他們對這些花花草草進行分類。結果,一支幹枯的蒲公英,他倆的分類就不同,一個孩子因為它是蒲公英,把它歸到蒲公英那類;一個孩子因為它的顏色已經枯黃,單把它拿出來作為一類。這兩種分類都有道理,也都能接受,就是每個孩子的分類標準不同。

又比如,對於一個西紅柿來說,按顏色分類,西紅柿歸於紅色的類別;按照品種來分類,西紅柿歸於蔬菜,於是,就有了以下的集合與交集。

表徵

當孩子的計數能力沒問題,數得清楚以後,就可以去做表徵的訓練啦!通俗來講,表徵就是用一個東西去代表另外一個東西的數量,分為一對一表徵和一對多表徵。我都是在跟孩子玩的過程中對他們進行訓練的。

我拿出一個球,告訴孩子,你跑一圈兒,我就把這個球放在這裡,你跑兩圈兒,我再放一個球,這裡就有兩個球。最後你來看一看,這裡有幾個球?那你跑了幾圈兒啊?這個遊戲就是用球的數量去代表他跑的圈數。

等孩子上了小學,會有一些很基礎的題目是涉及到表徵的概念的,如果前期不進行這些啟蒙和訓練的話,那這部分的內容就比較不容易理解。

有這麼一道應用題:

已知1隻猴子吃1個桃子,現在樹上有3個桃子,那4隻猴子現在還需要幾個桃子?

這個題目就涉及到了表徵,因為猴子的數量和桃子的數量是一對一表徵,1隻猴子對應1個桃子,4隻猴子是要需要4個桃子的,已經有了3個,所以還需要1個。就是這麼一個解題方式,孩子不會看到了4,看到了3就能輕易得出1的。

讓我把題目改一下,改成一對多的表徵:

1隻猴子吃2個桃子,那現在有4隻猴子,書上只有3個桃子,還需要幾個桃子?

這裡的猴子數量和桃子數量是一對多表徵,即1隻猴子對應2個桃子。

同時這部分也會涉及到點數。看到這題我們的直覺會說這不是乘法嘛,4乘2等於8,但是對小朋友來講,不用乘法依然可以解。

比如用點數的方式。有四隻猴子,數1、2、3、4,如果每隻猴子需要一個桃子,則桃子的數量就是1、2、3、4。那如果每隻猴子需要兩個桃子,則可以在第一隻猴子那點數1、2,第二隻猴子在那兒點數3、4,第三隻猴子那兒點數5、6,第四隻點7、8,孩子是能把它算出來的。

這是小學的題目,但是這裡的邏輯基礎是咱們前面說過的一對多的點數,一對多的表徵,孩子掌握了這些之後,這種題目就不在話下啦!

部分和整體

在整個數學啟蒙的過程中,我會給孩子穿插訓練部分和整體的概念,因為部分和整體是所有的四則運算的基礎,比如說加法。

5+3=8,5是一個部分,3是一個部分,整體是把他們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8。那在這個過程中,小朋友要知道部分是什麼,整體是什麼,包括把幾部分合併成一個整體,把整體拆成幾部分。這部分都是他要清楚的,因為加減乘除都離不開部分和整體,所以部分和整體不是說啟蒙的一個基礎,而是貫穿於整個全過程。

當盒子在準備切西紅柿的時候,我會圈住所有的西紅柿說,「這些西紅柿可以看成一個整體」,然後,我拿起一個西紅柿,說「這是其中的一部分」,然後我拿起其中的一個西紅柿,繼續說「如果我們把這個西紅柿看成一個整體」,等她把這個西紅柿切完後,我拿起其中的一塊說「這塊是剛才那個西紅柿的一部分」。

就這麼一次次的跟她在不同的情境下重複著整體和部分,她慢慢的明白,原來整體和部分是統一的,整體和部分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規律模式和類比推理

再往深了學習,接下來就該涉及到規律模式和類比推理了。

規律模式這裡要引入序數。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計數特別熟練了之後,才能去發展序數,就是第一個、第二個這樣,一共有幾個,從左往右數第幾個等等。這涉及到一個排序的問題,跟方向有關,跟計數有關。

比如說這裡有5個蘋果,孩子必須得先能數清楚了以後,才能讓她去找第一個還是第三個。

規律模式通俗來講就是找規律。我們所說的找規律,會有數字找規律,還有圖形找規律。

數字的找規律肯定是建立在計數的基礎上,圖形找規律會跟方向有關,會跟它的擺放位置、個數等都相關,所以這個裡面還會有一些空間部分的,這部分基本上我都是帶他用積木來解決的,我覺得就是實務操作的效果會很好。

孩子學會找規律後就可以進行類比推理了。

10+4=14

100+4=104

1000+4=1004

10000+4=

小朋友肯定不會做那麼大位數的計算,但是他可以通過觀察觀察去找規律。

第一個算式中,等號前面的1後面是一個0,等號後面1後面沒有零;

第二個算式中,等號前面的1後面是兩個0,等號後面1後面一個零;

第三個算式中,等號前面的1後面是三個0,等號後面1後面兩個零。

第四個算式中,等號前面的1後面是四個0,等號後面1後面就應該是三個零了,所以?的位置應該是10004

這就是通過規律進行推理,所以類比推理一定是建立在規律模式的基礎上的。

以上就是我帶孩子做數學啟蒙的由易到難的步驟。這個過程中很多內容其實是會有穿插的,並不是嚴格有時間劃分。比如說計數、分類、部分和整體這些就會貫穿於全過程的,並沒有嚴格的時間段。而規律模式和類比推理,則是要建立在前面熟悉的基礎上才能進行的。

和孩子玩數學啟蒙的TIPs

最後,有關對孩子的數學啟蒙,在分享幾個小tips:

1、數學繪本要不要用?

我在給孩子進行數學啟蒙的過程中,並沒有用過數學繪本。現在很多家長都是用數學繪本給孩子做數學啟蒙,不是不可以,我覺得關鍵是要清楚一點,就是小朋友的認知一定是從具象到抽象的,用實物給孩子真正的感受,然後用繪本作為輔助。

我是在盒子她五歲多的時候,我給她買了兩套安野光雅的繪本,《走進奇妙數學世界》和《十個人快樂大搬家》,但是我並沒有怎麼給她講,而是讓她自己看的。因為那時候我已經給她將基本的數學概念和思維啟蒙的差不多了,所以繪本里大部分的東西她都可以理解,她自己讀起來還非常有成就感。

2、孩子不配合怎麼辦?

在跟孩子陪玩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熱臉貼冷屁股」的情況,孩子不感興趣,或者乾脆說「我不會」。這太正常了!

分析原因,可能有兩種,一是孩子不感興趣,另一種可能是玩的內容超出了孩子可以理解的難度。

如果孩子對當前玩的內容不感興趣,跑掉了,那就跑掉好了,與其我們生一肚子悶氣,倒不如默默的把東西收拾好,去干點別的。

如果孩子感興趣其他的事,那我們能否靈活應變一點,把數學啟蒙的內容融入進孩子的興趣點裡呢?

△彩虹糖實驗+數個數

比如盒子感興趣的是吃東西,我想讓她玩加法,我會走過去,一手拿幾個棗,另一個手拿幾個棗,說「盒子,來猜猜我手裡有幾個棗吧?」她興緻立馬來了,猜來猜去,猜中了,「那好,一共有幾個啊?」她默默的算完,美顛顛的吃去了。

所以,如果你想讓孩子點數積木,可是孩子沉迷於玩車,那麼,車也是可以點數的嘛,只需要順勢而為就可以啦!

如果玩的內容超出了孩子理解的難度,那麼就降低難度,或者幫孩子把難度進行分解,一步步的解決問題。

有一次跟盒子玩對稱找不同的遊戲,她遇到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組成的正方形,立馬就暈掉,說不會做。我跟她一塊一塊的點著找,最後完成了。小盆友再之後遇到類似的,就會一塊塊的分析,而不是直接說「我不會」了。

3、善於利用啟發性思維

在正面管教中,經常強調要問孩子啟發性問題,在玩的過程中也不例外。

我經常會問問她,你覺得呢?如果她說出了一個答案,我就會說,那讓我們來驗證一下吧!在驗證的過程中,也是她確認和糾錯的過程,這和我直接告訴她答案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有時候,她會犯顯而易見的錯誤,我會克制住自己給她指出來,忍著忍著,直到她自己發現問題,如果她最後還是沒有發現,我會跟她說,你再檢查一下唄,或者,這部分有點問題哎!

4、要多動手多實踐

孩子在玩數學的過程中,經常會陷入思維定式,這時我們不妨讓他多動手去做做,在實踐中找答案。刻意多問問孩子,還有沒有其他可能性呢?動手試試吧!經常這樣會收穫驚喜的。

比如有次切豆腐。我問盒子切一刀能切成幾塊?2塊。切兩刀呢?4塊。我當即問她「真的嗎?你自己試試吧!」。然後,她不但切了一刀、兩刀,還切出了3刀的,再然後,她尋找很到了多種切法。

5、當孩子玩得百無聊賴了怎麼辦?

這種時候,我就示弱,故意說錯或者說不會,她就美滋滋的開始給我講了。或者還可以讓她給我出題,出類似的題,小盆友興緻可高啦!

小愛碎碎念:盒子媽的數學思維啟蒙經驗我讀了好幾遍後,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看《漢聲數學》第一眼時會說看不懂,覺得書中的數學概念是不是超前了?其實這些概念才是數學思維背後的邏輯所在。這套書的跨度比較大,建議父母在教孩子看之前,先看配套的父母手冊,自己掌握後再給孩子讀。

△戳上方鏈接直接購買

是盒子媽?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口述:盒子媽媽

撰稿:邢燕

排版:劉雪瑩

審核:周玲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小愛玩 的精彩文章:

順義居然有這麼多好玩的,承包我們的周末沒問題!
兩步就能做出的INS爆紅夏日冰品,還有手繪步驟圖!

TAG:大小愛玩 |